《我是餘歡水》:很多人焦慮,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01.

最近《我是餘歡水》熱播,一個唯唯諾諾的中年人在郭京飛的精彩演繹下立體呈現,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中年焦慮"再次成為了熱議的話題。

《我是餘歡水》:很多人焦慮,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我覺得觀眾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沒有那些糟糕體驗的人,他們看餘秋水的遭遇就只是在看別人的故事,並慶幸的說:"還好我不是餘秋水。"

第二種,是在餘秋水身上看到似曾相識的自己,不禁獲得一種認同,原來普通的我並不孤獨,那我對生活的處處容忍,也是可以被原諒的。

第三種,是突然在餘秋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才明白,自己就只是一個普通人,並且就像劇中的餘秋水一樣,就算有了種種常人難以碰到的奇遇,最後仍是屌絲一枚,逆襲的人生似乎遙不可及,於是更加焦慮

《我是餘歡水》:很多人焦慮,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這部直面現實的劇,把無數人拉到同一個層面,並引起了不同的反思,於是有句中年人自嘲的話又火了起來:"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真是人到中年兩不易,生不易,活不易。

但還有一類中年人是你永遠罵不到的,就是已經成功了的中年人,是你需要仰視的中年人,他們手握權柄,身有財富,是無數年輕人憧憬的未來自己的模樣。

但站在了人生高峰的中年人永遠只是少數,大部分曾經一被責罵就會立刻辭職的年輕人,漸漸活成了平庸的大多數中年人。

平庸的如同餘秋水一樣,在工作和生活的夾縫裡苦苦掙扎。有些人認識到了自己的普通,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努力拼搏。有些人卻覺得自己之所以沒有取得夢想的成就,只是因為沒有遇到合適的時機,自己是潛龍在淵,騰必九天。比如我曾經的一個男同事,總是覺得囿於崗位,自己很屈才,但想要出去發展卻又躊躇不捨,擰巴糾結的他,總是活在焦慮中,也就是我上面說的第三種人。

《我是餘歡水》:很多人焦慮,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02.

前段時間和老友聊天,我倆感慨著時間的無情,一晃已經步入了中年,漸漸感覺出了身心已不復年輕時候的活力狀態。我長吁短嘆道:"總覺得自己還沒有對生活發力呢,怎麼一下子就中年了呢?"

我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人幫忙,所以懷孕後就辭了職,做起了全職媽媽。時光如白駒過隙,孩子如今三歲多,而我在家也已經呆了四年,這四年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其中艱辛自不必說,但就是如此忙碌,焦慮仍能從偶爾的閒暇中冒出來,並如野草般蔓延開來,讓我寢食難安。

老友靜靜聽著我的牢騷,突然說了句讓我振聾發聵的話,你怎麼就不能接受你只是個普通人呢?

老友這句話猶如一支利箭,將我定在當場,疼痛漸漸溢出來,久久不能平復。當難受的情緒過去後,我細細思量,問題確實就在這裡,我當局者迷,一直沒能覺察到,我的很多焦慮都是緣於我明明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卻在內心深處一直認為自己不會只做個普通人。

明明光是帶孩子就已經讓我精疲力盡了,卻還想著自己能有更多的作為,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得到的只能是無盡的焦慮。

《我是餘歡水》:很多人焦慮,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深有感觸,裡邊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對於我自己來講,總覺得自己很特殊,很優秀,所以一開始完全抗拒自己只是個平凡人的想法,最後無情的事實證明,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到了現在的年紀,並沒有取得什麼突破性的成就,既不是處級幹部,也沒有賺到一個小目標,在某些領域也稱不上出類拔萃,這就是事實,大概率來講,我這一輩子就是一個相對普通且平凡的人。

我明白了,原來真正認識並接納自己只是個普通人,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必須要經歷的課題。

《我是餘歡水》:很多人焦慮,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03.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在他《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一書中指出:人們之所以會被負面情緒困擾,是因為人們沒有正確認識自己。

他在書中舉了個例子:撒哈拉沙漠的沙鼠,因為沒有囤積到足夠多的草根極度焦慮而死。

我想這個沙鼠就跟我們一樣,它之所以那麼焦慮,是因為它認為它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去囤積到足夠多的草根,卻並沒有去認真思考這兩個問題:第一、它需不需要那麼多的草根;第二、它所設立的目標是否遠遠超過了它的能力。

所以,如果想要過快樂的人生,我們首先要清楚的認識自己,明白自己的能力上限,然後接納自己。

《我是餘歡水》:很多人焦慮,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但接納自己,並不是說給自己一個可以不努力不上進的藉口,而是告訴自己不要自視過高,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努力奮鬥。

如同我上面提到的知乎上的那篇文章,他在後面接著寫到:接受事實之後,不是不努力,是更加認真的努力,下定決心,首先達到並實現人生的上限,在實現這個上限之後,站在這個高峰之上,再去考慮下一步的人生規劃。

秋葉大叔說:我是到32歲才意識到我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別人需要10年才能成功,我可能需要12年。所以我就變得特別踏實,心態平和,情緒穩定,我不會再浪費時間在自我情緒對抗和無效的人事糾紛上,向著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就好,成功無非是抓住時機,借勢而為。

有些人的悲劇是不肯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於是常常很焦慮,但於事無益,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我想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份勇氣,把自己拉下自己想象的神壇的勇氣,然後立足現實,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眼下,踏踏實實的一步一步走下去,這才是積累並提升自我最明智也最實用的方法。

《我是餘歡水》:很多人焦慮,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

感謝閱讀!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