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衛視《今日聚焦》——大地增綠 農民增收

生態優化與經濟發展如何兼顧

局地發展到連片開花

看臨夏州如何借“林”發力,做足“林”文章。

臨夏回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的過度地帶,在發展優質林果、苗木種植方面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優越的氣候條件。近年來,當地借“林”發力,做足“林”文章,一方面發展花椒、啤特果、核桃、苗木等特色林果產業,有力促進生態扶貧;另一方面強力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加快推進城鄉綠化美化一體化進程,探索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脫貧新路。

甘肅衛視《今日聚焦》——大地增綠 農民增收

在積石山縣銀川鄉魯家灣村,每到固定的時節,臨夏州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的技術人員,都會給村民們來講授花椒樹的種植、管理技術。

積石山縣黃河沿岸乾旱山區,自然資源缺乏,卻是喜光,耐瘠薄,抗寒能力強的花椒樹的適宜生長區,這裡產出的花椒產量高、品質好、香味濃,已成為當地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累計栽植量達256550畝。

甘肅衛視《今日聚焦》——大地增綠 農民增收

栽下花椒樹,引得小康來。可是積石山縣屬於少數民族聚集區,當地群眾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花椒樹的管護經驗和技術,花椒的產量一直上不去。

為了解決花椒病蟲害這一難題,當地林業部門申請了2019年中央財政林業技術示範資金推廣項目,將花椒病蟲害綜合管理技術應用到包括積石山縣在內的臨夏縣、永靖縣、東鄉縣4個示範區。

除了春季的病蟲害防治、從花椒園夏季的修剪,再到秋季的採收、烘乾,臨夏州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的技術人員不斷加強對椒農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做為積石山縣魯家灣村、 陽坡村、柏楊樹村的幫扶單位,臨夏州林草局為當地無償提供苗木18000株,同時提供技術服務,帶動150戶貧困戶脫貧。

甘肅衛視《今日聚焦》——大地增綠 農民增收

花椒有了產量,但如何銷售出去,卻成了不得不面對的難題。為了擴大銷路,當地建立了花椒供銷合作社,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記者見到李建東的時候,他剛剛收購了滿滿一車花椒回來。

李建東以前是當地的花椒種植大戶,每年自家就能產花椒2000斤,但常常豐收了卻難以變現。

近年以來,臨夏州各級政府和林草部門把生態建設和產業建設作為工作重點,突出區域特色,擴大基地模式,全州經濟林總面積達到193.5萬畝,產量10.78萬噸,產值6.5億元。基本形成了東北部乾旱半乾旱地區以花椒、核桃產業為主,西南部二陰山區以啤特果產業為主,川塬河谷區以大接杏、蘋果、紅棗、油桃等產業為主的三大優質林果產業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守好寸土,才有寸金。在臨夏縣坡頭鄉大澮水流域,一場自發的植樹活動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當地群眾將羊腸小道推成了道路,持續不斷造林植樹為山樑溝壑披上綠裝。目前已種植啤特果等經濟樹種1500畝。

靠山吃山,還要護山養山,在經濟林的不遠處,是大澮水流域生態治理的二期工程,主要種植了抗旱的側柏、沙柳等樹種,既防止了水土的流失,綠化了環境,又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的生態綜合治理。

甘肅衛視《今日聚焦》——大地增綠 農民增收

眼下正是綠化的高峰期,側柏、刺槐、雲杉等耐旱樹種的苗木供不應求。藉著這個勢頭,康樂縣的苗木合作社也迎來了銷售高峰。已經是晚上八點鐘了,田仲華還忙碌在裝運苗木的現場。

為了擴大銷量,帶動更多的貧困戶通過種植苗木致富,當地的苗木合作社也在積極尋找銷售途徑。

在和政縣買家集鎮牙塘村,提起康珍無人不曉。他用33年的堅持,將當地的“狼窩”荒地綠化成了鳥語花香的青山。如今,這裡白楊樹、柳樹種植面積達600畝,啤特果種植面積達100多畝。一棵棵白楊,如一個個哨兵,陪伴著老人守護著寂靜的山嶺,別人或許難以體會到康老漢的艱辛和付出,但是滿山的樹木卻見證了老人綠樹青山的夢想變為現實。

甘肅衛視《今日聚焦》——大地增綠 農民增收

三年苗成木,五年木成林,種苗是林業建設的基礎,而培育壯大林業經濟則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臨夏州各級林草部門已實現了單純的種植生態保護向“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高質量轉變。截至目前,全州銷售各類苗木418多萬株,銷售額近5407萬元。完成人工造林6.5萬畝,生態林3.1萬畝,經濟林3.4萬畝,綠色通道綠化美化504公里。臨夏“山山水水綠起來,大街小巷靚起來,千村萬戶美起來”的綠色夢想正在逐步變為現實。

因樹而興,因苗而富,臨夏州以苗木產業為主,發展林果經濟等方式,統籌生態優化與經濟發展,既要保護秀美山川,又要向林果經濟要效益,如今,臨夏州的林果經濟正在從局地發展到連片開花,為綠色發展注入新活力,構築百姓的森林銀行,打造經濟林果扶貧“特色牌”。

來源: 甘肅廣電總檯·電視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