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第一名》 :逃離“完美主義”傷害,接納孩子的本性


《叫我第一名》 :逃離“完美主義”傷害,接納孩子的本性

影片《叫我第一名》上映於2008年, 是一部輕鬆浪漫的美國勵志電影,取材於真實人物故事,講述了患有妥瑞氏症( 抽動症) 的男主人公佈萊德,憑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最終成功實現了自己人生理想的故事。

導演彼得·維納(Peter Werner),拍攝影片眾多,但多年以來不溫不火。他沒有獲得什麼出眾的獎項,但一直鍥而不捨地在這個行業耕耘。亦如他影片中關注的人物,平凡但不平庸,他們以獨特的方式,為自己平凡的美國夢努力奮鬥,為自己的理想鍥而不捨。

布萊德的飾演者是大名鼎鼎的“喜劇小王子”詹姆斯-沃克,這位出生於藝術家庭的演員,其獨具魅力的笑容和天然樂觀的精神,感染著每一位觀眾。

影片在輕鬆而浪漫的氛圍中,向觀眾展現布萊德的成長歲月,聚焦被莫名疾病困擾的邊緣人,揭示他們的成長困境。在影片中,有人看到母愛鍥而不捨的堅持,有人看到離異家庭的特殊相處模式,有人看到科恩身上的 “美國式”奮鬥精神。每個普通人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01 “不完美”,不是孩子的錯

1. 受完美主義困擾,焦躁的父親失去耐心


《叫我第一名》 :逃離“完美主義”傷害,接納孩子的本性

男主人公,布萊德父母早年離異,他隨弟弟一起同母親生活,週末偶爾和父親一起出行。6歲那年,他開始時不時地脖子抽筋,發出怪異的聲音。自此他開始了看醫生、服用藥物的幾年人生,他見醫生和吃藥的次數多到,弟弟都嘲笑地稱他為“醫生”。但是一切都沒有任何改善,他還是剋制不住,抽筋、發出怪聲。

有一些缺陷是可以看見的,有一些缺陷是看不見的,有一些缺陷是可以看見卻超出了人們的認知界限。12歲那一年,布萊德再次與父親出行,父親告訴布萊德他準備二婚的消息。父親的話還沒有說完,布萊德就忍不住發出怪聲,父親的講述多次被打斷。

多年來,一直剋制的父親,失去了所有的耐心,在車裡大發脾氣。父親回想起,多年來,他只想和兒子過正常的生活,可是每次和布萊德外出就餐,或者是去公眾場所玩,都因為遭受異樣的眼光,不歡而散。

父親急促地口吻告訴布萊德,“自控,自控,自控!”,越是在緊張的情況下,布萊德的情況越是嚴重,發出怪聲的頻率越發增加。父親把這當成是對自己的牴觸,而實際上,這不過是布萊德自己都無法解釋的“失控”。

2.受完美主義困擾,束手無策的老師選擇放棄


《叫我第一名》 :逃離“完美主義”傷害,接納孩子的本性

布萊德遭到父親的指責,在學校遭到同學的欺凌,在課堂上遭到老師的誤解。同學們給布萊德起綽號,叫他“怪物”,排擠他,甚至會拳腳相加。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仍然樂觀,對這些嘲笑,他只是默然視之。

上課時,老師叫他們寫作業,他忍不住發出聲音。老師以為他搞惡作劇,故意影響其他同學學習,讓他當眾給所有同學道歉,並保證以後不再發出怪聲。話音剛落,他就又開始發出怪聲。老師對他忍無可忍,把他交到了學校教導處。面對所有的誤解,布萊德也十分無奈,他比任何其他人都希望自己是正常人。

布萊德很愛學習,他相信知識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即使有難以控制的病症,他也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放棄學習,他只是比別人更慢一些,別人一個小時可以學會的,他可能需要三小時。但這一切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病症,就這樣把他與學校隔絕起來。

3. 受完美主義困擾,病人選擇自我放棄


《叫我第一名》 :逃離“完美主義”傷害,接納孩子的本性

母親帶布萊德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認為是父母離異給孩子帶來的焦慮,使孩子出現失控行為。事實上,布萊德的父母,雖然離異,但是相互模式仍然融洽,母親從未對父親惡言相加,反而是敬重有加。

這麼多年,只有母親能把這種症狀當成是一種疾病來看待,所有其他人都認為是布萊德刻意為之,心裡醫生也是束手無策。第一次布萊德被迫離開學校,母親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圖書館借了一本《精神病學》書。

如果所有的醫生,都沒有辦法給出答案,那她只能自己嘗試去書裡面探尋答案。夜以繼日地閱讀,終於有一天,母親在書中找到這種症狀的描述,叫做“妥瑞氏症”,是一種神經受損的疾病,目前無藥可醫。

順著線索,母親找到“妥瑞氏症”,互助中心,原本希望在這個地方找到解決方案,結果卻發現,互助中心的人,都是被社會和家人放棄的人,他們脫離社會獨自生活,心裡也處於邊緣狀態。正如,布萊德,圖書館、電影院這些需要安靜的地方都成了他們的禁地。

02 “完美主義”困境,背後的深層原因

1. 完美主義陷阱,過度關注孩子的缺陷,忽略孩子感受


《叫我第一名》 :逃離“完美主義”傷害,接納孩子的本性


對於身體健康的人,父母希望孩子其他方面也優秀,對於身體有某種缺陷的人,父母希望孩子正常,父母對孩子的期待,總是不知不覺中陷入過度的完美主義陷阱。

心理學家把完美主義分為兩種,順應型完美主義和順應不良型完美主義。前者具有積極的作用,把挫折當成動力,越挫越勇,腳踏實地的通過努力來改變自己。而後者會過度的關注錯誤,當目標和表現之間太大,會容易產生自責、恐慌,甚至氣憤。

在孩子成長教育中,家長很容易陷入“完美主義”的陷阱,過度關注孩子能力不足的一面。布萊德的父親,期望孩子是一個正常人,可以好好地外出就餐,不被歧視,但是孩子的問題,註定他是不正常的,他期望孩子能做出改變,但是孩子無力做到這點。

陷入“完美主義”的家長,可能會總是忍不住在自己孩子面前,誇耀別人家孩子,責備自己孩子。這種過度“完美主義”,忽略了孩子自尊和自信的需求,打破了孩子自信的內在心理胚胎。父母在陷入“完美主義”陷阱的同時,把孩子也推向了“完美主義”的深淵。

孩子慢慢覺得被父母愛,不是因為TA是誰,而是因為TA做了什麼,事事都要做到完美來討好父母,如果做不到,很容易就陷入沮喪和恐懼之中。孩子的幸福感不斷降低,父母也陷入死循環。如何接受每個人的侷限性,跳出“完美主義”的怪圈,是為人父母需要學習的重要的一課。

2.現實和完美主義存在差距導致悲觀情緒

當遭遇不幸時,大部分人會陷入悲觀情緒,降低他們對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期待。心理學上,把悲觀可以分為3類,第一種是氣質性悲觀,是指一種整體的傾向性,即人們在對未來的看法上,長期傾向於期待壞的結果。第二種是歸因性悲觀,也被稱為解釋性悲觀,在對一件事情進行解釋時,總會採取內在的、穩定歸因,比如一次做錯一件事情,便認為自己能力不行。第三種是防禦性悲觀,是指人們在事件發生前,將期待降到比較低的水平,想象出最壞的情景。

並不是所有的悲觀主義都是負面的。防禦性悲觀者“凡是先往壞處想”,悲觀被當成一種焦慮管理策略,這是一種通過運用“降低期望”的做法,來消除心中的慌亂,某種程度上,這種悲觀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是歸因性悲觀,更多的是一種負面的悲觀主義。悲觀的人更容易相信所有的壞事,都是自己的錯,負面偏好讓他們首先關注壞的一面,然後把事情越想越壞。影片中“妥瑞氏症”互助中心的人,就是這樣這樣一群人。因為患有病症,他們把自己與社會隔離起來,大部分人一輩子躲在家裡,陷入無盡的悲傷循環之中。

除此之外,布萊德父親以及社會上許多人都有一種負面的悲觀情緒。布萊德的願望是做老師,布萊德的父親從來不抱希望。大學畢業之後,布萊德面試了25所學校,都被學校拒絕,他們認為患有這種病症的人,沒法好好地教學生。最後,布萊德在一所小學找到工作,一個學生的家長,見到布萊德的症狀,給孩子轉班,家長不相信這種老師,可以教好孩子。面對某種疾病,社會、家人甚至自己,都容易產生負面的悲觀主義。

03 如何走出“完美主義”陷阱,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面對所有的逆境,布萊德並沒有放棄,他用他的人生,告訴人們如何應對逆境。

1. 積極的期待,從積極的權威期待,到積極的自我期待


《叫我第一名》 :逃離“完美主義”傷害,接納孩子的本性


心裡學上有個概念叫“權威的期待”,假設我們把來自外界的反饋都比喻成鏡子,那麼在所有的鏡子裡,有一面會對人有巨大的影響,這面鏡子叫“權威期待”。當一面權威的鏡子,對一個自我比較弱小的人說:你是壞的,你是差勁的,你是糟糕的,這個破壞力尤其巨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和老師,通常是最重要的權威,他們對孩子有什麼樣的期待,常常會成為孩子最初的命運。

布萊德的母親一直相信孩子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相信他可以完成學業,實現自己的教師夢。母親的這種積極期待,也內化為孩子內心的積極期待。在看到布萊德樂觀性格的同事,我們也看到母親積極期待對孩子產生的巨大影響。

不僅布萊德有一個這樣的母親,還有一個小男孩也有。這個小男孩兒說他將來相當總統,他的媽媽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的兒子就是未來的總統,她見人就說“我的兒子可以做到一切他想做的事”。結果這個男孩真的成了總統,他就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深深影響著孩子的自我意識。

2. 積極的權威期待背後是母愛的“抱持”

心理學精神分析領域有個概念叫“抱持”,這個概念認為,最好的養育壞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備兩個基本特徵:孩子發展好的時候,認可TA,孩子受挫的時候,支持TA。支持包括積極期待,以孩子為中心,而不是以父母頭腦中的想象為中心。

布萊德的母親一直扮演這個“抱持”的角色,她始終沒有失掉對兒子的信心。尋醫問藥無果後, 她大海撈針般地查閱醫學資料, 理解兒子的症狀。面對熟人的譏諷,她竭力捍衛兒子的尊嚴,面對兒子受挫的時刻,她總是循循善誘地鼓勵兒子,“你能過正常的生活”。

父母沒有權利選擇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就像孩子沒有辦法選擇是否患上神經性疾病,父母最大的主動權就在於可以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父母。父母的“抱持”是教育的入口,也是教育的出口。《天生有罪》的作者,出生在南非種族隔離時代,母親偷偷藏藏地養育他,在暴力、剝削、犯罪的成長環境中,憑藉自己的樂觀的心態和偉大的母愛,養育出一個自信勇敢的孩子。母愛的“抱持”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幫助孩子面對生活的一切逆境。這種力量,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感受過,《天生有罪》的作者崔娃得到過,影片的布萊德也正是在這種力量的“抱持”之下,一步一步突破人生的困境,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3.從積極的“權威期待”,內化為積極的“自我接納”


《叫我第一名》 :逃離“完美主義”傷害,接納孩子的本性

心裡學上說,孩子內心的精神胚胎,是與父母關係的直接反應。一個深愛自己的母親,一個接納自己的母親,是孩子學會自我接納的基礎。自我接納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接納自己的優點,一部分是接納自己的缺點。接納自己的優點容易,接納自己的缺點卻需要巨大的勇氣,尤其是在所有人眼中,這個缺點都是巨大的問題。

要自我接納,第一,明白自我接納不需要條件。愛自己和接納自己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無論你是怎麼樣的,你擁有什麼外部特徵,你都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一份子,你的使命是讓這個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更多樣、更豐富,所以你天然就應該被接納、被珍愛。

第二,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洛克菲勒是石油大王,他有學習障礙,但他是社交能手;梵高受情緒困擾,但他視覺上的成就非凡;貝多芬失聰,但他是樂壇的巨人。

一開始,布萊德也把“妥瑞氏症”當成自我發展的阻礙,但是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他發現正是因為“妥瑞氏症”,讓他獨一無二的氣質越發突出。在與病症的長期相處之中,“妥瑞氏症”成了他的朋友,他的老師。“妥瑞氏症”教會布萊德永不放棄的精神,培養了他每個孩子都是獨特存在的世界觀,讓他擁有了接納自己不完美的豁達。

結語

影片《叫我第一名》像一面豐富多變的鏡子,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獲得一定的心靈淨化。如果你正在為生活的困境而掙扎,你會在布萊德的故事找到,直面困境的勇氣;如果你是正在為孩子的教育而糾結的母親,你會在布萊德母親的身上看到,愛是教育的出口;如果你是一位老師,你會在布萊德身上看到,教育的意義是培養孩子包容的世界觀,讓他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獨一無二,他們的存在讓這個世界更加豐富而多彩。電影講的是對布萊德“妥瑞氏症”的接納,也是在講社會、學校和家庭,對孩子的“不完美”的接納,更是每個人對自己“不完美的”的接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