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范仲淹 《江上漁者》詩賞析

北宋 范仲淹 《江上漁者》詩賞析。

北宋  范仲淹  《江上漁者》詩賞析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幼年喪父,四歲時隨繼父遷至長山,勵志苦讀於醴泉寺。因家境貧寒,便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切為四塊,早晚各食兩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成年後,范仲淹又到應天書院刻苦攻讀,冬天讀書疲倦發睏時,就用冷水洗臉,沒有東西吃時,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卻從不叫苦。經過苦讀,范仲淹終於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

 范仲淹治理國家崇尚忠厚,勤政愛民,深得百姓愛戴。范仲淹戍邊西北時,邠州、慶州的百姓和眾多的羌部族,在其生前就懸掛他的畫像以祭拜。范仲淹去世後,聞知消息的人無不扼腕嘆息,羌部族的數百首領,像孝子一樣放聲痛哭,並齋戒三日以後才離開。

北宋  范仲淹  《江上漁者》詩賞析


范仲淹一生寫過不少憂國憂民的詩文,《江上漁者》就是其中一首。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譯文] 您看看那些辛苦的捕魚人吧,他們駕著小船,在大江上捕撈撒網。江面上風急浪高,小船在風浪中時隱時現,真讓人為他們心驚膽戰。

賞析:

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江上漁者》,在范仲淹的詩作裡具有代表性。范仲淹不愧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不贊同“守內虛外”的政策,曾親自戍邊防禦西夏,被稱為“小范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他力主革新,曾主持過為期短暫的“慶曆新政”;難能可貴的是,他具有以民為念,體恤民生疾苦的思想。這一思想,在其作品裡得到了充分的揭示,其名篇《岳陽樓記》,是以散文的形式直率明朗地加以反映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江上漁者》則是以詩的形式委婉含蓄地體現出來的。

北宋  范仲淹  《江上漁者》詩賞析


《江上漁者》紙短情長,藝術上頗具特色。全詩無一僻字生詞,通俗自然,可謂孺嬰會吟,老嫗能解。然而,它不像白開水般索然無味,而似醇醪般耐人尋味。於質樸中見厚意,於平淡處見深情,達到了蘇軾所說的“似淡實美”的境界,是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一大特色。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另一大特色是,言情述志,欲露還藏。陸時雍曾在《詩鏡總論》中提出這樣的詩美標準:“善言情者,吞吐淺深,欲露還藏,便覺此中無限。”大凡在發抒情感、表現主題上能真正做到“欲露還藏”的詩作,往往耐人咀嚼,回味無窮。《江上漁者》正是這樣的詩。詩旨在反映漁民江上捕魚的艱險,體恤民生疾苦。顯然,在詩意上,它是師承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像張志和的《漁父》詞寫漁父寫得那樣富有閒情逸致:“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而在表達上,又不似李詩那樣直言不諱。它猶如煙霧繚繞的山峰,乍看,藏頭納尾,或隱或現,朦朧不清,透過煙霧,則能識其“廬山真面目”;又彷彿是性格內向之人,其情愫蘊積於心,可謂聲色不露。

北宋  范仲淹  《江上漁者》詩賞析


這首詩,除詩題外,詩中無一“漁者”字樣,但通篇不離寫漁者。前兩句詩,似乎僅是在直截了當。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還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