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瑞浦衝刺科創板:神祕“客戶A”貢獻六成營收,上市前夕華為子公司入股

思瑞浦衝刺科創板:神秘“客戶A”貢獻六成營收,上市前夕華為子公司入股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超 見習記者 王穎 無錫報道

近日,思瑞浦微電子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瑞浦”)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

據瞭解,思瑞浦主營業務為模擬集成電路芯片的研發和銷售。招股書介紹,思瑞浦的模擬芯片產品已進入眾多知名客戶的供應鏈體系,包括中興、海爾、寧德時代、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

而從股權結構看,思瑞浦無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是知名的半導體投資基金華芯創投。值得關注的是,思瑞浦還與華為是關聯方,在思瑞浦接受上市輔導的半年前,華為新設全資子公司哈勃科技入股思瑞浦,成為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8%。

思瑞浦於2016年掛牌新三板,證券代碼為837539,目前仍是新三板掛牌狀態。“這不影響它申請科創板上市。對於掛牌公司申報IPO,涉及在新三板的信息披露、停復牌、終止掛牌等事項的辦理,目前已有成熟的制度安排,對申報科創板上市的掛牌公司同樣適用,可正常辦理。這在2019年3月就開始推行。”從事金融服務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業績波動大

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2016年-2019年),思瑞浦營收分別為1.12億元、1.14億元、3.04億元,2018年和2019年營收增幅分別為1.91%和166.47%。2019年公司營收上升的主要原因為,自2016年至2018年,公司先後進行了新系列轉換器產品和新系列線性產品的開發,2019年該產品銷售開始放量。

2016年—2019年,思瑞浦實現歸母淨利潤512.47萬元、-888.94萬元、7098.02萬元,2018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273.46%,2019年就扭虧為盈,歸母淨利潤增幅達898.48%。思瑞浦表示,淨利潤先降後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2018 年加大了研發及銷售方面的投入,在收入成本較上年變動不大的情況下,研發費用及銷售費用分別增加1208.24 萬元和387.66萬元,導致淨利潤較上年有所下降;2019 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較多,導致淨利潤較上年增長較大。

思瑞浦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分為信號鏈模擬芯片和電源管理模擬芯片兩部分。其中,信號鏈模擬芯片(包括線性產品、轉換器產品、接口產品)在公司近三年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99.81%、99.77%、97.92%;電源管理模擬芯片收入佔比分別為0.19%、0.23%、2.08%。

思瑞浦表示,信號鏈模擬芯片產品銷售均價在2019年度較2018年度有明顯的上升,主要系產品結構變化所致。2019年度公司向通信市場銷售的產品開始放量,且所銷售的產品技術含量和集成度較高,導致成本較高,因此銷售均價高於公司以往銷售的其他型號。

2019年,公司信號鏈模擬芯片收入2.97億元,是上一年該產品收入的2.6倍。信號鏈模擬芯片的價格也同比提升了96%,從2018年0.28元/顆提升至2019年的0.56元/顆。

第一大客戶營收佔比近六成

細究思瑞浦2019年營收暴增近兩倍的原因,除了前述思瑞浦所稱“產品結構變化”,或與其2019年新增的第一大客戶——“客戶A”有關。

2017-2019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戶合計銷售金額佔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2.06%、45.74%、73.50%,公司第一大客戶佔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3.09%、12.06%、57.13%。顯然,2019年度前五大客戶銷售額佔比陡增是因第一大客戶佔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較高所致。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思瑞浦近三年前五大客戶名單,2017-2018年,思瑞浦的前五大客戶較為穩定,分別上海三目寶、深圳中電、廣州周立功、深圳沃萊特和上海藍伯科,僅排名不同。而2019年前五大客戶則新增了客戶A和深圳中興康訊。

其中,未披露公司名稱的客戶A頗為神秘。客戶A為思瑞浦關聯方,2019年一躍成為思瑞浦第一大客戶,思瑞浦對其銷售金額1.73億元,在營收中佔比高達57.13%。深圳中興康訊亦為中興公司關聯公司,思瑞浦2019年對其銷售金額1284.89萬元,在營收中佔比4.23%。

對於客戶A的身份,《華夏時報》記者致電思瑞浦,其工作人員表示會轉達給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有公司人士聯繫本報記者。不過,思瑞浦工作人員日前曾對媒體表示:“客戶A全稱已申請豁免披露。公司與客戶A之間的合作合理合規,不存在賒銷做大營收。”

根據招股書中對客戶A的描述,該公司為本土的系統廠商,2016年開始,思瑞浦與其建立合作關係,著手為其開發多種高難度的模擬芯片;2017年底,思瑞浦獲得客戶A合格供應商認證;2018年底,思瑞浦獲得客戶A認可而開始被其採購;2019年度,客戶A向思瑞浦的採購開始放量,成為思瑞浦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公司向客戶A銷售的產品已用於其終端產品中。

思瑞浦強調,雖然公司對客戶A的銷售額佔當年總收入的比例超過50%,但公司對其他重要客戶的銷售額同樣有所增長,故不存在嚴重依賴少數客戶的情況。

華為供應鏈國產替代再下一環

招股書顯示,思瑞浦股權結構較為分散,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為華芯創投,一支專門定位於半導體業的投資基金,投持股比例為24.74%,未超過30%,且根據公司目前的實際經營管理情況,公司重要決策均屬於各方共同參與決策。

住的注意的是,思瑞浦第六大股東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哈勃科技”),是華為全資子公司。2019年4月1日,思瑞浦召開股東大會決議同意增發股份,增發部分由哈勃科技全部認購; 5月15日,思瑞浦原股東與哈勃科技簽署《投資協議》,確定哈勃科技認購金額合計7200萬元,單價32.13元/股。

自成立以來,哈勃先後投資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龍頭企業山東天嶽、專注晶圓級光芯片的鯤遊光電、高速傳輸芯片設計公司新港海岸等。顯然,哈勃的投資專注於華為供應鏈上下游國產替代的需求,而對思瑞浦的投資,也是這條產業鏈上的一環。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此前多家券商在研報中將思瑞浦視為模擬芯片的國產替代標的,不過,其產品與國際龍頭企業相比應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思瑞浦在招股書中坦言,與國際模擬芯片企業相比,中國本土公司發展時間較短,在技術儲備和產品種類上仍存在一定差距,導致產品結構的多樣性不足。在高精度運放、低噪聲儀表放大器、高速接口芯片、高性能電源管理、高速ADC芯片等高端模擬芯片細分領域,國內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在設計環境、設計工具、設計人才和設計經驗等核心技術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

“但是在半導體核心器件國產替代加速以及下游終端應用爆發大背景下,相關企業將充分受益。雖然沒有數字芯片那樣大賺眼球,但模擬芯片應用場景廣泛,5G、AIoT和自動駕駛等熱門領域,均是模擬芯片未來的機遇。當前,華為等終端廠商正在推進核心器件國產化,模擬芯片國產替代將是大勢所趨。”高端製造行業分析師張雨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