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好網民丨張敏:記錄生活 網絡傳播溫暖故事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14日訊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濰坊昌樂丹河小學教師張敏在教書育人的之餘,熱愛文學,熱愛生活,隨記隨寫,常常感悟生活,完成多篇來自生活的敘事作品,疫情期間,她記錄生活,完成作品也較多,發表於省內多家報刊、媒體或公眾號等,傳播正能量。

濰坊好網民丨張敏:記錄生活 網絡傳播溫暖故事

《隔壁“小學生”已年邁》是張敏記錄的一段故事,講述了他的鄰居——一位年邁的大爺,疫情期間為了能多為大家做事,不惜隔牆向她“拜師”學上網技巧,通過網絡群聊給大家服務;疫情結束後成立“愛衛小分隊”,組織老哥姐發揮熱量;在家庭裡,拉著老伴一起練習普通話,為來自不同地方的小區居民解憂分難……的故事。

《隔壁“小學生”已年邁》

張敏

在城市裡,這些一樓帶院子的住戶比鄰而居,鄰里之間顯然要更熟悉、更親切一些。我家隔壁住著一老兩口,平時各忙各的,偶爾打個招呼,也沒什麼交集,只是,一陣柴火煙味飄來,就知道隔壁大爺又在院子裡燒水了,一串叮叮噹噹的響聲,不消說隔壁大爺又在整理傢伙什啦,近乎喊話的聊天,準時又在寬慰哪位老姐姐的心思啦,就連我家孩子都會喊著“隔壁爺爺又忙起來了……”

這位總也閒不住的大爺!

疫情突襲,我們居家隔離,城市頓時靜悄悄。隔壁大爺也沒暫停。當大家一下子從生活中停下來,便在網絡裡組群活動,我們也時不時的聊著家居需要、網絡段子、新聞軼事,隔壁有些落寞,常常靜靜的聽著我們有一搭無一搭的聊天不說話。如同從前,我們會將他們的聊天有意無意的全收囊中。“星星媽,你也教教我和你大媽上網吧,就像你平時教學那樣?”一天,隔牆收到大爺的喊話。

“啊,要進小區群是吧?”我有些不知所措了。儘管小小的院子都是人工包裹起來的如室內一般,但是隔牆聊天還是絲毫不影響。

“知道你平時教學生,也忙,這會兒還上網課,你就再多收倆小學生——我和你大媽,我們一準兒聽話!”隔牆便知那頭多麼虔誠。

“談不上收學生,你們有什麼問題,我全力解答便是。”

“老師,老師!”老倆喊著。

我開始從一點一點的將老人聊天移居網上,先是從半喊話的隔空聊天,到慢慢的從網上開始安靜的傳送信息,很快的,小區群裡有什麼信息都能看到大爺積極活躍了。那“小學生”的頭像是不是的跳動一下,倒是很可愛。

“星星媽,這倆小學生要上崗了!”好長時間不這麼喊我了,突然有些不適應。

“怎麼了?”我循聲摸起手機。

“星星媽,我們去當志願者啦!”院子裡的話又大了一些。

手機並沒有動靜,我起身往院子裡走,透過縫隙,厚重的外套層層包裹的背影一看就是老倆,“哇,去當志願者啦,怪不得要學會網絡交流呢!”當國家蒙受疫情侵襲,舉國暫停抗戰,醫務人員奮勇逆行,我其他人員默默廝守本職,固守後方。可這年邁的老人居然閒不住的跑出去幹志願者,是不是很危險呢?會不會有什麼意外呢?我心裡冒出一絲擔憂。忍不住網上查看情況。小區群裡不一會兒閃出一個身影,正是大爺在樓宇間巡邏呢!“都在家好好待著,不能聚堆聊天,有問題網上說話……”聽著大爺發出的語音,忍不住想笑,這倆可愛的“小學生”啊,原來這才是學習上網的真正用心啊,不過也真真是瞬間暖心。

柳條新舞,春天來啦,我在家給學生上網課,又有聲音喊我,“星星媽,菜給你放門口啦,記得先消毒再打開!”

“哦,哦,大爺,我沒從網上訂菜啊!”我也喊著回覆了一句。

“整天上課哪能不吃菜,門口取吧!”

又走了,遠遠的,那個包裹著厚重外套的身影,暖暖的撞了我一下,心裡甜甜的。當習慣成自然,依靠便熟悉。微信群裡常常有“小學生”的留言,窗外鳥鳴聲聲時不時傳來大爺喊話提升音,忠於職守如同執勤的小學生,也是如此,我們的日子在希望中前行。

……

疫情總算遠去,城市再次沸騰起來,匆忙如我們。嫋嫋的煙火氣總在繚繞,我們依舊交往不多,淡淡的生活在隔壁。這天中午,路過小區廣場,遠遠的看見大爺在撿拾風吹落的垃圾,吃力的彎腰便告訴我,年歲不饒人啊。

“你騎車子從後邊的樓空裡穿過來,別響鈴,有些下夜班的正睡覺呢!”

“哦,哦,我咋沒尋思到呢!”一臉不好意思。

還未打招呼,先聽到大爺在“指導”另一位大爺如何安靜的收拾小區公共衛生,好貼心,我不禁默默點贊。剛想著不打擾離開,卻被叫住了。

“星星媽,下次再上班,回頭看一眼,關好車庫門再走啊。”也是叮囑。

“哦,哦,我回來時看著關了啊。”我照實說。

“我給你關的,不關咋行?!”一句話,不討謝,不矯情。

“哦,哦,好的,好的。”我拍著腦袋趕緊離開了。

當生活恢復正常了,大爺已經習慣了小區裡轉轉,習慣了去幫個忙,用他的話便是“順手”做公益。後來,索性將曾經一起聊天的老哥姐們一起成立了愛衛行動小分隊。清理殘餘陳舊垃圾,管理公共綠地衛生,看管照顧居家孩子……能操心到的事,事事都多一眼關注。認真勁兒堪比新入校的小學生。

“下班了,老師!”有時候也打趣我一下。

“小學生,請指示?”我順著回了一嘴。我們的這種交流便是大爺又有網絡問題請教了。

“13號樓的腿腳不方便的那家,閨女回來了,感謝我總給她家老人倒垃圾便給我發了一個紅包,我咋個不要呢?”一股腦兒的全說了。

“不收就行。”我笑笑。

“我這裡還是看著有啊!”大爺急急的舉著手機湊到我跟前。

“你不收,24小時後紅包會自動退回去的。”我微笑著看著這位老人暗暗讚歎,真是心淨晶瑩!

“哦,我等著看。”大爺半信半疑的望著我。

“相信老師哦!”我禁不住打趣。

“那是,那是,自然相信老師!”大爺又恢復了往日的剛性。

“星星媽,你等著,你大媽煮的紅薯給你留了兩塊給孩子的,我取起!”匆匆轉回去了。

這不是親人,卻裝著親人的熱心鄰居哦,我們已重重的佔據了對方的新房一角,柔柔的牽住彼此。

……

早晨一陣怪異的讀書聲從隔壁傳來,我正納悶,

“老婆子,你快來跟我一起讀書!”

“我還是算了吧,多大年紀了,還練普通話?”大媽顯然抗拒了。

“咱都是‘小學生’啊,不都拜星星媽當老師了嗎,她的學生都是早晨讀書的,你忘了這兩天跟8號樓那個過來看孩子的北京老太太聊天嗎?人家都聽不懂你說啥,你不是也回來跟我抱怨嗎,都忘了嗎?”大爺繼續做工作。

“那我也彆扭。”大媽自然不能反駁自己倒出的苦水。

“你小聲讀,我大聲讀,慢慢的讀好了就習慣了!”繼續安慰。

隔牆聽個悄悄話,原本不地道。此時,我居然被感染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勁頭兒比我這當老師的都足,屋裡小兒正在背誦國學,隔壁老倆在努力練習朗讀,我禁不住拿起孔夫子的《論語》開始出聲朗讀,我想這麼一個晨讀開啟的早晨必然會陽光燦爛。

……

時間隨著日子的流水過,我們隔壁居住情淺淺的牽絆著,或有美食分享,一句“星星媽”喊話,如長輩般板起臉卻送出愛,照顧著年輕的我們;有時候又羞赧的如同班裡最安分的小學生,怯怯的“老師”後邊,一連串憋在心裡好幾天的困惑不得已全部倒出來,真誠的聆聽著時代發展後年輕人的知識傳遞,真誠又虛心。

哎,這可愛的隔壁鄰居,愛憐說不出,自有尊重隨我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