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真正的香港“食神”

蔡澜:真正的香港“食神”

香港文化娱乐业的衰落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曾在八九十年代风光一时的港片已经鲜有佳作。流行音乐更是日暮西山。据说,TVB都离倒闭不远了。

徐克、陈可辛、王家卫等选择了北上,林青霞、张曼玉、钟楚红等早已隐退,陈百强、张国荣、梅艳芳等驾鹤西去,谢霆锋在忙着做菜,陈冠希移民美国,张柏芝三个孩子两个爹,阿娇下嫁给了整容医生。新生代的艺人鲜有给人印象深刻者,传唱率高的粤语歌踪迹难寻。

当年,”香港四大才子“曾经名满香江,撑起了香港文娱圈的半边天。尤其是金庸,已然成了一个文化符号。光是邵氏影业就拍过金庸22部作品,最早可以推至1967年《神剑震江湖》(改编自《倚天屠龙记》张翠山和殷素素的故事),近年来仍旧方兴未艾。“华山论剑”四个字甚至刻在了华山山顶。

黄沾留下了“沧海一声笑”等经典名曲。倪匡的“卫斯理系列”红了近四十年,改编的影视剧屡创票房记录。如今黄沾、金庸先后作古,“香港四大才子”只剩下了两个,倪业已封笔,唯有蔡澜风光依旧,出书,代言,开饭馆,上节目,做顾问……忙得不亦乐乎,也赚得盆满钵满。

蔡澜似乎没有什么代表作,不过,也不妨碍这小老头快乐似神仙。“食神”这个称号或许就是他的代表作,除了蔡澜,谁还更配称作香港的“食神”呢?

01

曾经有人问蔡澜为什么做美食节目,蔡澜就用招牌式的笑嘻嘻的态度回答:”因为名字喽,‘菜篮’嘛。“说的也对,‘菜篮’是干嘛用的?用来装吃的嘛!

蔡澜不是一般的爱吃,他吃出了境界,吃出了名堂,吃出了信仰,甚至不惜为美食竖碑立传,著书立说,一一品鉴,以便大开方便之门,与世人共享。

蔡澜的身份可不只是美食家。到书店寻觅蔡澜的著作,电影、游记、人物、人物、时尚、主持、笑话、人生哲学等等。五门八类,林林种种,花样多的很。简单浏览一遍,让你不由得感叹:”看来这老头没暴殄天物,好东西果然没白吃!“

不过,蔡澜最广为人知的身份,还是美食家!


蔡澜:真正的香港“食神”

蔡澜为何会如此钟情美食呢?追根溯源,还要从祖籍说起,蔡澜的祖籍乃是广东潮州。

潮州人是出了名爱吃,爱研究吃。潮州菜也是别具一格,自成一体。

有了这样神秘的美食基因,再加上因缘际会的后天发酵,一个美食家的诞生也就不奇怪了。

蔡澜的父亲名叫蔡文玄,笔名叫做柳北案,中学毕业后曾经考入南开大学,但是因为家境贫寒,难以凑够足够的学费,而不得不投笔从戎,从军北伐。

蔡文玄的从军经历并不长,很快就离开了军队。然而,即使做了平头百姓,仍旧保持着军人的气节和文人的风骨,由于为人过于耿介,曾被妻子洪芳娉大骂:“和平时的君子,乱世中的窝囊废。”


洪芳娉也绝非等闲之辈,做事果断,敢作敢为,曾经为争取求学的权力不惜绝食抗议,堪称女权主义的先驱。没有这样的性格,也断不敢”河东狮吼“!


为了躲避战乱,蔡文玄带领家眷来到了新加坡。这个陌生的国度里,一切都需要从新开始。幸亏,蔡文玄及时发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通过不断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和诗人。又因为掌握多种语言,有机会进入到了邵仁枚、邵逸夫兄弟开办的海星公司(邵氏兄弟公司前身)工作。除此之外,蔡文玄还当过教师,校长等工作。这样看来,绝对不是个“窝囊废”。

蔡澜:真正的香港“食神”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新加坡,还不是如今的花园国家,生活无着者到处都是。蔡文玄运气不错。生活条件很快得以改善。家中一共生了四个孩子。蔡澜排行第三,大姐蔡亮、大哥蔡丹、弟弟蔡萱。自打来到人世,物质上就相当优越,几乎没吃过什么苦头。

”达则兼济天下“,蔡澜和兄弟姐妹们经常跟父母一起去周济穷人。蔡文玄更是曾向邵仁枚、邵逸夫建议:每到年底,派发金钱及米粮给那些无依无靠,忍饥挨饿的老人家。

众所周知,邵逸夫爵士后来在国内盖了好多逸夫楼,是个著名的慈善家,所以对蔡文玄的建议也多有采纳,并委派他主理此事。

蔡澜现在还记得自己当年和母亲、奶妈一起做善事的情景:

年年都有统一的派发救济物资的时间,三个人每天都到合洛路的新加坡河边仓库,顶着夏日的酷暑,在充满树胶胶片的臭酸味中,汗流浃背地把两斤白米、一斤面粉、一斤白糖,分别称重后装入事先准备好的袋子中。一包一包扎紧,分别安放好,准备分发给需要救济的老人们。一般需要四天才能全部完成。尽管辛苦,但是心中十分快乐满足。

或许是因为遗传的缘故,蔡澜很小就表现出了文学才华,年仅14岁,就在《南洋商报》发表第一篇名为《疯人院》的影评。从这件事上既可以看出蔡澜的早慧。《南洋商报》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之一,也是《联合早报》的前身,如此的大报肯启用一个14岁少年郎的影评,也可以看出《南洋商报》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蔡澜:真正的香港“食神”

别看现在的蔡澜整日笑呵呵,像个老顽童。想当年也是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小鲜肉,而且颇受女孩子们欢迎。据说,年仅蔡澜十五岁时,就跟一个比自己大四五岁的女孩初尝了禁果。不过,这段感情并没有延续多久,很快因蔡澜第二年要到日本留学攻读电影无疾而终。

不要奇怪,蔡澜不但喜欢美食,也同样喜欢女人。而且跟对待美食一样,喜欢主动出击。

而且他对此毫不掩饰。

作家、出版人许知远曾好奇地询问蔡澜交往过多少个女朋友。蔡澜想了想,回答说得有几十个吧?

许知远不依不饶地追问到底有多少个。蔡澜笑着回答道:一年一个不过分吧?而接受这次采访时,蔡澜已经年过七旬。


02

蔡澜有过“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的名句。也有过“努力,努力,努力”这样的人生提醒。

蔡澜甚至说自己很少睡觉,是个搏命的人。如果蔡澜不搏命,恐怕也不会有那么多贵人相助。

1957年起,日本开始担任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那一年刚好16岁。不得不感叹老一辈的人实在是早熟得很。


当年,新加坡规定16岁要强制服兵役,或许是需要蔡澜在日本的”工作“,邵逸夫的哥哥邵仁枚将出国的机会给了他,让自己的儿子去服了兵役。所以,蔡澜之后在邵氏兄弟公司做监制,也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几乎什么题材都拍,以至于给自己弄了个“咸湿监制”的绰号。


1963年,22岁的蔡澜定居香港,任邵氏制作经理。


1970年,同样出身于邵氏的邹文怀自行创立了嘉禾电影,在70、80年代与邵氏兄弟形成对峙的局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拥有李小龙、成龙等众多王牌的嘉禾渐渐超过了邵氏,在香港电影节独领风骚,盘点从1970年到1999年,这30年的香港电影票房冠军,其中有14部出自嘉禾。

蔡澜:真正的香港“食神”

蔡澜相时而动,离开了邵氏,跳槽去了嘉禾。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开始任嘉禾电影公司副总裁。他监制的一系列成龙电影,《A计划》系列、《警察故事》系列、《红番区》等等,让成龙继李小龙之后,成为第二位国际功夫巨星。


对于这位出了名的花花公子,他曾做出了如下的评价:“成龙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轻浮不要紧,轻浮有时候很好的。”


他又说:“人无完人,看一个人最终看的是他的成绩和对社会的贡献,又有几个演员能达到成龙的高度呢?”


不知道,如果蔡澜看了成龙的传记,抑或是知道了成龙对吴绮莉的始乱终弃,对小龙女的置之不理,是不是也会做出这样的评价。从中可以看出蔡澜老于世故、圆滑处事的一面。


在拍电影的同时,蔡澜也开始多方位发展。在当时,“香港四大才子”的名头已经在香港传播开来。这四个才华横溢的男人知名度不亚于当年如日中天的四大天王。

很多香港人都对黄沾、蔡澜、倪匡当年合作主持香港亚视的《今夜不设防》(Celebrity Talk Show)印象深刻,张国荣、周润发、林青霞、许冠文、张曼玉、王祖贤、成龙、关之琳、罗大佑、梅艳芳……当时几乎所有的香港一线明星都上过这个电视节目,三个大才子大胆出位,经常讨论性爱话题,甚至于在节目内抽烟、饮酒和讲粗口。


蔡澜:真正的香港“食神”

因为信马由缰,毫不“设防”,经常将一些女星弄得面红耳赤。很多娱乐圈的秘密,都是从这个栏目里爆出来的,例如张国荣就曾回忆自己在英国的留学经历,形容那所大学所在的利兹是“穷乡僻壤”,男人喝不起白兰地,只有矜贵一点的女人才能喝雪莉酒。

当然,《今夜不设防》在出位的同时,也创造了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至今仍旧让人记忆犹新。

03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蔡澜出版了许多书籍,还在报纸上开辟了专栏,其中美食类的著作尤其深入人心,美食家的称呼也渐渐传扬开来。


蔡澜顺势而为,做起了美食类的电视栏目。各类美食和美女嘉宾交相辉映,让观众大流口水。再加上他老道的讲解,以及幽默风趣的调侃,让收视率居高不下。蔡澜又顺水推舟,开始向餐饮业进军,相继推出过“暴暴茶”、“暴暴饭”及“蔡澜酱料”等美食产品。

蔡澜:真正的香港“食神”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国内地这个充满生机的大市场。蔡澜也是如此。他利用书籍,报刊,电视等诸多媒体推介自己,线上主持饮食类综艺节目,线下开设美食城,旅行社、售卖本人监制的食品、酱料及茶饮。逐渐在大陆声名鹊起。


2012年起,蔡澜开始担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第二季及电影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总顾问。”


好像聘请了别人,这舌尖上的味道就没有了保证似的。食神的地位可谓稳如泰山。


无论是香港,还是大陆,抑或是台湾,像蔡澜这样年过七旬仍旧如此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娱圈人士可以说少之又少。


难怪他要得意洋洋地说:“年轻时候觉得赚钱不算什么。现在老了,还能赚钱,而且赚这么多。很过瘾哦!”


一天两天的成功或许是出于幸运,几十年的成功,若不是有点真本事,恐怕不容易做到。首先,蔡澜对美食是真心的热爱。据说,在香港,绝大部分餐厅都挂着蔡澜的照片,你要是进这家店之前,发现蔡澜的嘴角往下,则意味着要慎重考虑;要是蔡澜笑得很开心,则证明这家店的东西还不错。


蔡澜尤其鄙视那些所谓的吃播,因为他对美食的热爱,表现在浅尝辄止,得其真味即可。


对待美食,蔡澜就像对自己的形象一样重视。同时又不乏个性、洒脱和真性情。比如普通人看不上眼的猪油。凡是跟猪油沾边的美食,几乎都是蔡澜的心头爱。

有人劝他,上了年纪的人应该少吃油腻之物。


他则不高兴地回应说:“有一个老人家,每天要吃一大块肥肉,活到80多90岁,完全没问题。最重要的是,吃得开怀,吃得开心就行了!”


就是,只许苏东坡“拼命吃河豚”,为何不许蔡澜“拼命吃猪油”?


还有,我们品读蔡澜的作品,会发现都以海量阅读作为基础,用无数血汗浇灌,才能创作出来的文字。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电视栏目,抑或是节目主持,无不鉴证着蔡澜的勤奋、努力和才情,绝不是敷衍出来的东西。


蔡澜对吃不敷衍,对感情也是如是。年轻时风流,一旦结了婚,则从一而终,白头到老。蔡澜的太太方琼文与他算是同行,都曾做过电影监制。两人享受二人世界,一直没要孩子。


对这个贪吃的老顽童,方琼文评价说:嫁了这么个爱吃的男人,那就陪他一起吃;嫁了这么个不想要孩子的男人,那就陪他一起老。“


蔡澜:真正的香港“食神”


两人银婚纪念日上,朋友们逼他说出太太的优点。结果,蔡澜只用了七个字:“会做、爱吃、不管我。”

会做:抓住了蔡澜的味蕾。


爱吃:有了共同的语言。

不管我:给了他信任和自由。


也许,这就是能够携手此生的真谛吧?


对于蔡澜的性格,有一个小故事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


一次,蔡先生乘飞机出门旅行,途中遭遇了气流,飞机颠簸得厉害。

一个外国游客吓得面色苍白,双手紧抓住扶手瑟瑟发抖。


蔡先生可倒好,还是照样品着红酒,看上去淡定得很。


外国游客见他如此不以为意,开玩笑地问道:“老兄,难道你死过吗?”

蔡澜轻摇酒杯,懒洋洋地说:“不,我活过。”


外国游客问:“你难道不怕吗?”


蔡澜洒脱地笑着说道:“对我来说,这一生已经活得够痛快。”(END)


部分参考资料:

[1]《蔡澜家族》蔡亮、 蔡澜、 蔡萱,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2]蔡澜——百度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