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2017年由叶伟民执导,谢霆锋与韩国演员郑容和主演的《决战食神》上映,其对烹饪拍摄角度的选取、快慢镜头的交替运用、料理食材方法的安排、上菜摆盘的抢眼设计都可圈可点,整个观影过程中让人垂涎欲滴。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但是,对美食文化的小格局设计、逻辑上的缺陷以及结尾的草草了事让本片只能沦为一部虎头蛇尾的爆米花合家欢电影。

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自古有之,2010年上映的电影《大兵小将》中,成龙饰演的老兵痞问王力宏饰演的贵族“你们不打仗的时候吃什么?”贵族回答“肉之美者,猩猩之唇,鱼之美者,东海之鲕”(来源《吕氏春秋·本味篇》)。

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人们在丰衣足食后,对美食品质的极致追求,这即是人性的反映同时也折射出背后文化的缩影。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在周星驰的《食神》中,美食文化是“心”,是对爱情痛彻心扉的感悟。

在大卫·贾柏的《寿司之神》里,美食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是对责任如信仰般的坚守。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美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背后的情感、家庭和浓浓的乡愁,这是一种人文情怀,更是中国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而《决战食神》里,美食则成了一种华丽外衣下杂乱无章的伦理关系。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以西方烹饪技法为代表的米其林三星厨师安东尼与中式菜系为代表的大排档厨师高天赐的厨艺比拼为切入点,力图展现中西方两种不同烹饪文化在新时代的碰撞。

本来主题还是挺有以点见面的深度和以小博大的聪明。但是,导演和编剧有意无意的穿插了父子关系的爱恨情仇、爱情背叛等狗血情节且没有及时调整,加上剪辑的问题让本来“好好的一锅饭煮夹生了”。

而且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本片其实从内核到外延都有“模仿”周星驰《食神》的痕迹:高峰教育少年的高天赐要用“心”烹饪(《食神》从一开始就谈“心”);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评委批评高天赐不重视仪表(《食神》的神桥段“你说我丑?!!)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导演设计出两家实力悬殊的餐厅,以七记大排档对抗摘星西餐厅乃至背后的地产集团(《食神》中街头撒尿牛丸大排档对决唐牛以及背后的饮食集团);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乃至最后的对决高峰那场戏,用的是一碗面(《食神》中用的是叉烧饭)。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模仿到这种地步其实已经让人觉得套路满满,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诟病的,最缺憾的是“凡事就怕比较”。

1996年上映的《食神》满打满算96分钟,但是却让观众看到既收获了喜悦又感悟了人生和爱情,而且通过倒叙、插叙的手法不断调动观众的情感,从而达到了周氏喜剧一个特质——笑中带泪、明喜暗思。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几乎同样98分钟的《决战食神》,除了烹饪对决时感叹一下快慢镜头的巧妙运用和谢霆锋、郑容和的颜值及葛大爷友情出演喜感加成外乏善可陈。

导演在处理中西方烹饪乃至两国文化冲突时候笔墨及其不够,从头到尾就是一句话“中国保守、西方进取”抛开这句话的合理性,”干货“太浅薄无法引起共鸣。

有谢霆锋,葛大爷,但它还是比《食神》差了100个《美人鱼》

片中黄秋生饰演的食神和谢霆锋饰演的高天赐以父子在比赛中相认形式作为影片高潮则瞬间拉低了电影档次,从文化下降到蹩脚的家庭伦理剧,而结尾的拜年桥段,则真是应了那句,过年嘛,乐呵,乐呵得了!科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