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詩人海子離開世界,再也沒等到“春暖花開”

沒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沒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來。——海子

提起“詩人”,人們腦海裡最先浮現出來的詞便是“浪漫”。確實,很多詩歌都是浪漫的,而創作詩歌的詩人們,也似乎總是帶著一種浪漫的氣息。細看中國的文壇,總有一些詩人令人們心生觸動。

在1989年,有一位詩人做了一個決定——自殺,而這個生前無名、死後卻名聲大振的詩人,便是海子。

1989年,詩人海子離開世界,再也沒等到“春暖花開”

海子先生

那驟然消逝的生命

在1989年3月26日的黎明,在山海關的一個車站裡,一個身影默默地走上了站臺。和其他乘客不同的是,這個人只帶了四本書,除此之外,別無他物。此時的站臺上,幾乎沒有什麼人。

那個身影在站臺上徘徊了一會兒,隨後便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他爬下了站臺,走到了火車的軌道上,隨後便躺在了軌道上。

不一會兒,一輛火車在薄薄的黑霧中駛來,狠狠地軋過了這個人。直到清晨伴隨著花瓣上的露珠清醒之時,執勤的人員才發現了軌道上的屍體。

從這個人的衣服裡,人們找到了一封遺書——“我是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教師,我叫查海生,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1989年,詩人海子離開世界,再也沒等到“春暖花開”

曾經就坐在鐵軌上的海子

査海生,便是海子,那個曾以浪漫的筆觸,寫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而每年的3月26日,也成為了海子的忌日。

那時的海子,不過是一個籍籍無名的詩人,一個除了唏噓,無法再引起人們其他感觸的落魄教師。

那一天的黎明,似乎和其他的黎明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當眾人都沉睡在夢中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一顆即將照亮無數人的星星從此隕落了。

一個失意的天才

海子的童年和青年,一直都有一個詞與他相伴而行——天才,他從小便對文字有著特殊的感覺和遠超於常人的理解能力。

在他四歲的時候,鄉鎮裡舉辦了一場背誦主席語錄的比賽。

眾所周知,在主席的語錄,有一些詞彙,連普通的成年人都無法理解,更不用說是小孩子了。而海子卻硬生生地憑藉著其過人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拔得頭籌。

1989年,詩人海子離開世界,再也沒等到“春暖花開”

在15歲的時候,海子考上了北京大學。很多時候,人們所想的,與現實常常背道而馳,夢想有多麼的華麗,現實便是多麼的破碎。

從北京大學畢業後,海子成為了中國政法大學的一名教師。在人們的眼中,教師是鐵飯碗,是人人羨慕的穩定的工作。

但是與此同時,在人們的心中,教師也代表著不富裕。

在當時,中國政法大學幾個校區,而海子任教的校區便在昌平,一個離北京中心城區很遠的地方,一個在北京人心中代表著落後的地區。

那時的海子,出身於貧窮的山村,沒有出眾的樣貌,沒有大量的積蓄,甚至連工作的薪酬也不高,因此他也沒有多餘的錢財來打扮自己,或者給自己安置一套房子。

於是,在眾人的眼裡,他就是一個十足的鄉巴佬,甚至連他的學生都瞧不上他,連一聲“老師”也不願意稱呼他。

慢慢的,那個曾經被眾人羨慕的天才,被生活磋磨成了一個無法看到光明前途的失意者。

1989年,詩人海子離開世界,再也沒等到“春暖花開”

等不到的黎明

如果說小時的和大學時的海子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那麼踏入社會後的海子則終日被痛苦纏繞著。除了經濟上的痛苦之外,困擾他的,還有他的感情生活和他的是詩人夢。

海子的專業是法律系,一個需要時刻保持理性的專業。

不過,他註定無法完全勝任這個專業,因為在他的心中,始終埋藏著一顆浪漫的心。在大學期間,海子將他的浪漫和敏感,全部通過筆尖寫到了一張張紙上。

那時的他,初次接觸詩壇。初出茅廬的他滿心以為自己可以在詩壇上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如曾經的徐志摩。不過可惜的是,人們似乎並不看好他的詩歌,甚至對他所寫的詩歌大加批判,一副海子玷汙了詩壇的樣子。

1989年,詩人海子離開世界,再也沒等到“春暖花開”

海子手跡

有一次,海子坐上了從北京前往成都的火車,在車上,他認識了一位當時比較出名的詩人。

海子對那位詩人一見如故,向他傾訴所有的心事以及關於詩歌創作的想法和不解。

單純的他只以為那位詩人能夠理解他,卻沒料到沒過多久,那位看似知心哥哥的詩人公開針對他。在那個時候,海子哭的彷彿一個孩童。

在大學期間,海子認識了一個外語系的女生。那時的他已經開始寫詩了。在那個年代,詩人永遠是最受女孩子喜歡的,尤其是文科的女生。

那位外語系的女生在讀過海子的詩歌之後,便不可抑制地被詩歌吸引了。這對情竇初開的情侶因詩結緣,那時候,他們整日沉浸於詩歌的魅力之中而無法自拔。

可惜的是,不管是如何美妙的詩歌,最終都比不上生活的苟且。在看到海子貧窮的現狀後,那位女生向海子提出了分手,從此分別。

在1989年,那個早已成家立業的女孩又再次回到了北京,而她的歸來,加速了海子的滅亡。

1989年,詩人海子離開世界,再也沒等到“春暖花開”

再次見到初戀之後,海子滿心的心事和痛苦似乎決堤,那天晚上的他,不停地在喝酒,喝得大醉酩酊,喝得不省人事。

在第二天,酒醒之後,海子覺得自己在昨天晚上說了很多不應該說的話,因此非常內疚,而這種內疚,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一直纏繞著海子,令他時時刻刻處在窒息的愧疚之後。

最終,生活中所有的困難將海子擊潰,他無法再忍受活著的生活。於是,在1989年的春天,他選擇結束了自己生命——

帶著幾本最喜歡的書籍,徹底和現實告別。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海子也沒有等到那一天的黎明,也沒有看到他心中的春暖花開。

1989年,詩人海子離開世界,再也沒等到“春暖花開”

懷念海子

突如其來的盛名

在最初,海子的死亡並沒帶著人們太多的影響,因為當時的他只是一個看似瘋癲的不出名的詩人。

後來,在海子曾經生活過的地方,有人為他舉辦了一場紀念會,還為他建立了一座紀念館,從那之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如同一股春風吹遍了中國,無數的文藝青年為此感動。

於是,生前籍籍無名的海子,在去世之後卻成為了無數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曾經肆意貶低他的詩壇也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如今,海子依然是不少人心中的偶像,他曾經寫的詩歌,被廣泛地傳播,甚至變成人們心中白月光的存在。若海子在天有靈,不知他是否會為這突如其來的盛名感到開心。

1989年,詩人海子離開世界,再也沒等到“春暖花開”

海子生活的年代,是近幾十年來詩歌最繁盛的年代,在那個時代,一群可愛的詩人給了年輕人無數的感動。海子,是詩壇最後的巔峰,自他之後,中國的詩壇便開始慢慢沉寂。海子的隕落,是中國詩壇永久的損失!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