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孩子亂交朋友,該立規矩不要心慈

俗話說的好,慣孩子也要慣出個成色來。對孩子過於嚴苛,孩子會膽小、或叛逆,可是又如何在慣孩子的同時,幫助他們立規矩;如何既保護寶寶的天性,又可以防止他們養成壞的習慣。其實,給孩子立規矩也有黃金期,如何按照寶寶的生長規律和學習能力,制定相應的規矩,才可以讓教育“事半功倍”。

雞嫌狗不愛&錯過立規矩

寶寶是一家人的寶貝疙瘩,在家裡所有的人都心甘情願讓著寶寶,要什麼買什麼。出去玩生怕受一點點委屈,哪怕自己做的不對,也會護著自己的寶貝。

別跟孩子亂交朋友,該立規矩不要心慈

編輯

今天芽芽媽帶著芽芽出去玩,本身是孩子們的聚會,可是由於另一個孩子驕橫,每次都搶別人的玩具,所以總是被排斥、不合群,小朋友的媽媽開始試圖跟其他孩子講道理,為什麼不帶自己的寶寶一起玩耍,要讓著自己的孩子,原因是自己的孩子比較小,可是並沒有什麼幫助。

別跟孩子亂交朋友,該立規矩不要心慈


其實,如果不及時糾正孩子的驕橫,等養成習慣,很難再去改變。爸爸媽媽是孩子們的首任老師,也是時間最長的老師,他們的處事方式、生活習慣、甚至是三觀的養成,都需要爸爸媽媽的親力親為,需要爸爸媽媽的正確引導。所以在寶寶出現行為不正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幫助他們樹立規則意識。

別跟孩子亂交朋友,該立規矩不要心慈


立規矩的黃金時期

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各自的心理發育特點,而爸爸媽媽要做的正是根據這些規律,去幫助他們樹立規則意識。

別跟孩子亂交朋友,該立規矩不要心慈


3歲前

獨立&安全

寶寶在三歲之前能跑會跳、來去自如,詞彙量也越來越多,可以開始和家裡人正常交流,開始詢問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開始像個小話癆變身為“十萬個為什麼“,喜歡去探索周圍的環境、去探索周圍的小世界、去結交不同的朋友;開始逐漸模仿大人的說話方式、去模仿大人的走路模樣,甚至會像個小大人一樣跟其他人交流。

別跟孩子亂交朋友,該立規矩不要心慈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的行為, 爸爸媽媽要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基本的生活能力,比如鼓勵他們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玩具。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們獨立做事的能力,也可以讓他們知道什麼事情應該由自己完成。

安全知識:這個時候的寶寶對於周圍的環境是非常好奇的,充滿了探索精神,喜歡嘗試沒有見過的東西。此時,爸爸媽媽一定要反覆給孩子灌輸一些概念,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危險的。比如電池不能放進嘴裡,不要用手去觸碰插座,不要把小東西含在嘴裡,不要去碰燙的東西,不要爬到太高的地方,看到車一定要躲避等。

3~4歲

規則&專注力

寶寶已經上幼兒園了,有了自己的交友圈,開始獨立地和這個世界溝通交流。 家長們在寶寶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要灌輸上課和交友的禮儀

。比如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說話,不要自言自語或者和別的小朋友交流,下課玩耍的時候不要和小朋友搶玩具,要學會分享。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別跟孩子亂交朋友,該立規矩不要心慈


如果寶寶過於調皮,無法長時間端坐在教室,又比較愛動愛鬧, 那麼爸爸媽媽可以試圖用親子閱讀、親子繪畫等方式著重培養他們的專注力、責任感,

培養他們有始有終的習慣,樹立他們正確的規則意識。

4~6歲

是非觀

孩子逐漸有了自尊心,他們對於好、壞;對於是、非有開始有了自己的認識, 而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進一步明確他們的是非觀。

比如:告訴他們欺負別人、罵髒話是錯誤的;幫助別人、讚美別人是正確的。錯誤的事情不要做,正確的事情要堅持。如果孩子做錯了,爸爸媽媽一定不要縱容,可以拒絕買玩具、買零食,來給予他們一點小小的懲罰;反過來,如果表現好,家長也要適當給他們一些獎勵。

7歲以後

界限感

爸爸媽媽一定要給孩子樹立界限的意識,告訴他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範圍和底線。

比如作業沒有完成不可以看動畫片;比如吃飯前一定要等家人都坐齊才可以動筷子。

別跟孩子亂交朋友,該立規矩不要心慈


爸爸媽媽要試著把孩子的行為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讓他們知道對他的要求是為了像修剪長出枝杈的小樹,只有修剪了這些,小樹才能按著主幹越長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