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提起古代人俑,我們總會想起氣勢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馬俑,不過人俑在各個古代文明中都很常見。四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就已經能夠製作相當精美的陪葬人俑了,當時中國大約處於商代。

下面這組木製人俑恰好出土了一百年——1920年3月17日,美國古埃及學者溫洛克在古埃及第十一王朝(公元前2135年—公元前1991年)一個高級官員的墓葬中發現了它們,這個生動的古代生活場景由此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富有的人正坐在門廊下,和四位書記官一起清點所擁有的牲畜。奴隸們趕著成群的牛從門廊前經過,牛的大小、花色不同,奴隸們的動作各異,甚至還有一個僕人正在用棍子毆打另一個奴隸。整個場面顯得那麼真實,就好像是現世生活場景的定格。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如此有趣的群像,完全不同於我們已經習慣了的古埃及雕像風格。當我們想起大英博物館中陳列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時,當我們走進女法老哈特舍普蘇特的葬祭廟、仰望她那男性化的木乃伊雕像時,我們會覺得奇怪,在那個神靈威嚴如鐵幕籠罩的時代,居然會有這麼“富有煙火氣”的小雕像……

它使我們看到了古埃及人曾經有過的另一面。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哈特舍普蘇特葬祭廟上層的奧西里斯式的哈特舍普蘇特木乃伊雕像

(一)正面律與正面律之外

古代埃及的雕像手法似乎在數千年裡都保持了相似的風格——固定的姿態,固定的裝束,甚至連表情都好像從沒變過。我們可以從卡夫拉河谷廟中發現的第四王朝卡夫拉雕像上看到這種早已程式化了的風格: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卡夫拉像


這個坐像製作於公元前2500年,如今保存在開羅埃及博物館,坐像高度為167.7釐米。卡夫拉河谷神廟大廳地面上的凹陷表明,這裡曾經有一排二十三尊國王坐像擺放在牆邊,但如今只有七尊保存下來,其中六尊損毀嚴重。僅存的這一尊雕像集中表現了古代埃及對上層人物的雕像標準:堅硬的閃長巖適合作高度的拋光,國王健壯的身軀也許曾經在四千五百年前的陽光下閃閃發亮,他坐得筆直,代表著荷魯斯的獵鷹張開雙翅,護住他的頭。他看起來很年輕,臉上沒有一點皺紋,就像永不衰老。他神情嚴肅,平視前方,彷彿正在觀看隆重的祭禮。他是這片廣闊土地上永遠的王,雕像中洋溢著屬於國王的神聖偉大的力量,每一個瞻仰雕像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崇高與威嚴。

這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古代埃及雕像類型。在著名的阿布辛貝神廟,我們看到拉美西斯二世的龐大雕像正是這樣嚴肅地端坐著。如果古代埃及的匠人們要雕刻國王的立像,他們同樣會讓國王(也許還有他們的王后)採取直挺挺的正面姿勢,因為只有這樣的姿勢才能表現國王的神聖不可侵犯。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孟卡拉王及其妻卡蒙若內比提王后雕像

不過古埃及也有一些雕像遊走於正面律之外,這些雕像反而令人感到親切。有的雕像主人是處於社會中上層的貴族男性官員,但他們無須被正面律束縛,因此姿態能夠放鬆一些。比如被稱為“村長像”的卡培爾雕像,木雕高達109釐米,卡培爾鑲著水晶眼睛,帶著權杖,他的體型看起來比較自然:這是一個有雙下巴和大肚子的粗壯中年官員形象。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卡培爾雕像,出土於薩卡拉,開羅埃及博物館藏

相比之下,溫洛克所發現的那些群像中的小人物們姿態就更加“散漫”了。這些生活氣息十足的小雕像暗示著古代埃及的藝術思維:地位越低,形體就越是無須做大,就越無須保持僵硬(但比較威嚴)的姿態,他們的動作就更加靈活、更加寫實,更能表現真實的生活場景,也更加吸引今天那些對埃及感興趣的人們。因為這些場景就好像是四千年前古埃及人的生活驟然定格,具有別樣的意味。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木工作坊

(二)為貴族勞動:多姿多彩的“服務雕像”

古埃及的古王國末期到第一中間期,貴族們常常在自己的墓葬中準備這種小型的陪葬用勞動者人俑,即服務雕像,它們在貴族墓葬之中的存在意義就是為上層階級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釀造啤酒、研磨穀子、烘烤麵包等家庭勞作,他們可能還會承擔木工、織布等工作任務,下面的這張照片就是開羅埃及博物館展出的“織布作坊”。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當這些勞動者人俑組合到一起時,就呈現出一個有條不紊、兢兢業業的勞作場景。它們與適應於國王、貴族的標準模式截然不同。它們的體型都比較小,沒有嚴格的造型限制,各自忙碌於所承擔的工序。小雕像的身體粗壯豐滿,但刻制比較粗糙。

在四千年前的古埃及,這一類“場景化”的群體性小雕像非常流行。每個小人俑各有其職位,共同參與進墓主的死後世界。下面這一件船和槳手小模型製作於第一中間期(公元前2160—前2055年),得益於埃及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它比較完好地保存了下來,船身明黃色的顏料依稀可見。船側繪有保護船隻航行平安的荷魯斯之眼。船工手握成拳,原本應該執有船槳。這件模型很可能展示了古埃及人乘船前往聖城阿拜多斯的旅程。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船和槳手小模型,第一中間期,拍攝於廣東省博物館。

有趣的是,埃及的艾斯尤特地區墓葬中曾經出土有約公元前2000年的彩繪士兵木雕。如果把士兵當成特殊的勞動者,那他們也能視為服務雕像之一種。

這些木雕製作於第十王朝時期,一共八十人,是排列整齊的兩組戰士。第一組是由每行四排的埃及戰士組成,一共十排,四十人。戰士們體型健壯,短髮遮耳,身著短裙,裸露在外的皮膚呈紅棕色。他們一隻手握著帶有銅尖的高大長矛,另一隻手持有盾牌,盾面上圖案不一。我們可以設想,當時真正的軍隊所用盾牌圖案就是這麼混雜。

另一組戰士由歸順的努比亞人組成,他們握有裝著燧石尖的箭和彎弓,採取同樣的編制。這八十件戰士模型製作堪稱精美,好像是即將出發戰鬥的樣子,似乎每個戰士的身材、造型都獨一無二。當然,這些戰士模型在數量和整體規模上都無法和中國秦始皇陵兵馬俑相比,但它是另一種古老文明的產物,它表現的是一支“虎虎有生氣”的古埃及武裝力量。有人認為,這種隊伍也許反映了第一中間期和中王國時代軍隊組織結構的基本形式。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小模型的特點:

首先,古埃及人相信在死後還有一個永恆的世界,死者只是換一種形式生活。從古埃及墓葬的壁畫和浮雕來看,當時貴族們的生活相當豐富多彩。有大量奴隸在他們的領土耕種與收穫,為他們畜養與屠宰家畜,貴族們以狩獵、釣魚、宴會歌舞作為娛樂,他們希望在死後維持這種美好的生活,因此,服務雕像誕生了。這些服務雕像大約從距今四千年前開始出現,有木、石等不同材質。它們被鄭重地放進貴族的墓葬中,是希望能像現實一樣照顧死者

其次,這些服務雕像的地位不算很高,製作並不特別精細。男性勞動者短髮或者光禿,常常幾乎是裸體,女性勞動者的形象往往也顯得“不修邊幅”,頭髮簡單而潦草。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另一件船和槳手小模型

再次,這些服務雕像往往各有其分工,按任務細緻地分成了生產美酒、負責船隻、製作食物乃至候用的雜工等不同職屬。其中又以從事食物生產、為墓主人提供食物的服務雕像為多。

下面這一件木製廚師小模型是古埃及中王國時期艾斯尤特地區手工藝人的代表性作品。廚師頭戴短髮套,身穿揹帶式半身裙他的幫手,蹲坐在灶臺前,模型另一端的盛物器皿和圓盤模擬了灶臺。這類在家庭中烹飪餐飲的小型人俑在服務雕像中所佔的比例相當大,畢竟“民以食為天”。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廚師小模型,公元前2055—前1650,拍攝於廣東省博物館。

(三)夏勃悌的勝利

這一類“場景化”表現的生動的人俑,在古埃及流行的時間並不算長。古王國末期到第一中間期的數百年間是它們大放異彩的時期,但到了中王國時期,另一種特製的人俑“夏勃悌”出現並逐漸取代服務雕像的地位,服務雕像開始退出歷史舞臺。

夏勃悌的勝利實在是理所當然。與服務雕像相比,夏勃悌的宗教意味更加濃厚。它通常是木乃伊的形象,剛開始出現時,夏勃悌身上還很少刻有大段的銘文,到了中王國末期,夏勃悌上就有大段來自亡靈書的第六章的銘文了。

在功能上,夏勃悌更加“好用”。服務雕像往往有細緻的分工,每個服務雕像只在所表現出的工作環境中承擔一種固定的工作任務,而作為僕人的夏勃悌雕像卻只有一種木乃伊的基礎形態,它不需要“沉浸”入某種工作場景之中。如果說服務雕像表現的是“正在執行”的狀態,那麼夏勃悌表現的是一種待命狀態,這種狀態具有無限可能。從宗教意義上說,夏勃悌能為墓主人承擔任何工作。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夏勃悌,雪花石膏,第十八王朝時期,拍攝於廣東省博物館

不過服務雕像並沒有立刻被夏勃悌完全取代。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有古埃及中王國時期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前1786年)的彩繪木雕人像,這可以視為服務雕像的一種過渡。

雕像所表現的這名女子身穿色彩豔麗斑斕的修身長裙,頸項、手腕與腳腕上都佩戴著精美的首飾,體態輕盈優美。如果不是頭頂裝著物品的籃子,手握斑鳩(也有人認為那是鴨子)的話,單單看她的穿著和髮型,會發現與其他貴族雕像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差別。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彩繪木雕人像,中王國時期,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由於有時會有肩扛酒瓶的男性小雕像與其共同出土,看起來就像是共同為墓主人服務的勞動者,有人認為他們的身份是僕役。但從其步伐動作和精心表現的比較高貴的外在形象來看,很難將它們的身份確定為僕人。

如果說這種雕像和早期的服務雕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代表了正為逝者送來供品的親人形象,應該比較合理。

超級“接地氣”的古埃及小型人俑:不同於兵馬俑的異國風味

送供品的人,中王國時期,拍攝於廣東省博物館


(四)趣味不再

即使從卡夫拉像開始算起,古埃及的人像藝術也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時期。但從審美性上,古埃及人物雕像卻並不像公元前五世紀左右的古希臘雕像一樣達到藝術的完滿境界。似乎在兩千年的歲月裡,古埃及人一直“偏執”地堅持著他們那僵化的正面律。

但我們再回頭看那些形體不大的服務雕像,再看看這些小型人俑所組成的活潑潑的勞作場景,我們會想,古埃及也曾經在宗教的重重圍困之下,爆出過一些世俗化、具有濃重生活氣息的火光。遺憾的是,宗教勢力在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反而更強大了,於是就連這種帶著一絲絲人間趣味的服務雕像也逐漸被夏勃悌取代。而夏勃悌的造型無疑比服務雕像更加生硬,更加乏味,於是這點人間煙火氣也逐漸消散……

否則,古埃及文化應該還有另一番模樣。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