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陸楫觀點:奢靡能促進經濟增長,浪費給窮人創造財富

1859年,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生物進化論,從此打破了上帝造人說。但殊不知,在大明朝,思想家王廷相早達爾文300年提出了進化論與叢林法則。王廷相是以文御武的典型,曾擔任兵科給事中、巡撫、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王廷相是一位典型的唯物思想家,他對天文學、生物學、地理、音律都有深入研究。

王廷相提倡獨立思考,反對因襲舊說。王廷相認為那些將先古聖儒作為唯一評判標準的人實際上是因為他們自身水平低下,沒有超越前人的水平。這體現了王廷相堅持發展的思想。

王廷相的唯物論體現在對程朱理學的批判上。理學認為世界萬物的本源是意識的理,理生物質的氣,理在氣先,氣生萬物。王廷相還是個徹底的無神論者,他反對天地有主宰的學說,他說國家處於危難,人民流離失所,都是當政者失職,跟上天有何關係?祥瑞與災害是自然的作用,跟人的主觀有何聯繫?

在歷史觀上,王廷相跟馬克思一樣,堅持發展史觀。王廷相認為歷史是不斷由新的制度代替舊的制度組成的,而每種制度都有自己獨特的規律。王廷相說井田之後有阡陌,分封之後有郡縣,天下哪有不變的制度。這正好是跟戊戌變法中那些頑固派提出“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點針鋒相對。不僅如此,王廷相認為天下有許多國家,而中國僅僅是這其中一個國家而已,沒有必要將自己當做天下的中心。王廷相的這種觀點可以說是驚世駭俗的,在某種程度上,它跟哥白尼的日心說有殊途同歸之處。

王廷相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思想。他指出自然萬物非為人所設,只不過人比其他動物高級,能夠支配其他動物而已。王廷相的這種觀點不僅否定天生萬物,更是將人與動物拉到一個起跑線上,在儒學仍佔統治地位的大明朝,可以說是地動山搖之舉。

陸楫是明代中期的經濟思想家,禮部侍郎陸深之子,自小便顯示出與常人不一樣的性格。明代初期,社會淳樸之風興盛,從帝王到普通之家都崇尚節儉。從成化開始,隨著經濟發展,財富的積累,一股奢靡之風在社會中盛行。在政府不斷下禁奢令的同時,一些人士對政府的禁奢令提出了質疑,其中最著名的是陸楫的《禁奢辯》。

陸楫認為節儉能夠使一個家庭富有,但是對於整個社會卻無利。整個社會越奢侈,越有利於人民生計,撐船的、打漁的、唱戲的、賣酒的都能夠得利。陸楫認為吳越等地越奢靡,從事工商等末業者越多,越能搞活地方的經濟。可以說陸楫的觀點具備現代市場經濟的觀點,也就是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富人的浪費也帶動窮人收入的增加。

陸楫的奢靡促進經濟增長觀點反映了在商品經濟發展的大明王朝,人們對財富,對消費方式,對農工商的關係產生了新的理解,這種理解是革命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