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藝術家與協會票友共同表演京劇《大登殿》

承認戲曲有危機存在,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隻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就夠了。但是,要想認識造成危機的原因,那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因為,造成戲曲危機的原因是複雜的、多方面的。這裡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戲曲自身的原因,而所有這些原因中,又都包含著多種因素。要想對這些原因做全面的深入的分析,不是筆者這本小書所能勝任的。這裡只能就其大者條分變析,而重點則放在戲曲自身存在的問題上。由外到內、由表及裡是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我們在觀察戲曲遇到的麻煩時,也是從尋找外部原因開始的。這裡所謂的外部原因,實際上主要是指激烈的藝術競爭對戲曲的衝擊。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省京劇團演出之——失街亭劇照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和千百年來陽關鎖國局畫的結束,隨著社會生活越來越豐富、紛繁、複雜,隨著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和智力開發的迅速發展,社會的文化生活結構發生很大變化,人們的審美習慣和葵學趣味也在潛移默化地有所改變。這些變化反映到文學藝術領域內,引起了小說、電影、電視等藝術形式的迅速發展。小說以其靈活的表現方法和巨大的生活容量,獨佔文學的整頭。電影和電視則藉助現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豐富的表現力,以及人們對現代物質文明的柴滿心理,成為藝術領域的驕子。在這裡,生活與藝術、內容與形式的矛盾較小。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湖南衛視華人春晚,黃聖依首次跨界京劇表演

因此,無論是古代生活,還是現實生活中各類題材、思想、感情,都可以在這些藝術形式中得到迅速而深刻的反映。戲曲則是一種極為特殊的綜合藝術,它館歌舞和表演於一爐,以唱、念、做、打為表現手段。這種反映生活的獨特方式,以及它的寫意性、程式性等特徵,即使它產生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也給它帶來很大侷限。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提出的“減頭緒,立主腦”的編劇主張,既抓住了戲曲的結構規律,同時也是對戲曲的侷限性的認同。因為演出時間的限制和表現方法的要求,使一齣戲不可能有過大的生活容量,也不允許有過多的糾葛和頭緒。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戲曲的綜合性特點,不但對劇作家 而且對演員乃至觀眾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致使不具備較高的、多方面的藝術素養和豐富的舞臺經驗的人,很難打出好的本子來而不具備一定的唱唸做打天賦的人,也很難成為一個好的演員。至於說要做一個較有藝術修養,能夠較好地欣賞戲曲的觀眾,如果不認真地看幾十出戏,沒有一個陶冶的過程,恐怕也是很難奏效的。由於戲曲的特定的藝術形式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較大,這就使它在表現現實題材時,在生活與藝術、內容與形式之間存在較大的矛盾。這樣一來,戲曲在表現現代觀眾最關心的社會問題,傳達時代的心聲時,就會比電影、電視和話劇遇到的困難多一些。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小說、電影、電視、話劇等藝術形式,都屬於寫實藝術範疇,而戲曲則以寫意為重要審美特徵。寫實藝術與寫意藝術的表現方法不同,審美效應也不同,這樣就形成了兩種審美習慣 在現代社會里,大量的觀眾是在寫實藝術的引亭下開始審美活動的,他們也因此培養了自己在這方面的露賞力和審美趣味。當他們習慣於這種欣貨活動,並得到感情上的滿足和美的享受後,再去接觸戲曲時,便會對戲曲的表現形式和手法感到困惑,甚至是無法理解,與此同時,另一種情況也出現了,戲曲觀眾中的很大一部分入同時又是電影、電視劇等現代藝術樣式的愛好者。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加拿大米西索加市,張火丁與徐暢表演京劇《鎖麟囊》

膠賞過程本事就包含著比較和鑑別,他們發現,戲曲的表現內容、思想意識、表現形式和手法,常常都顯得過於凝圍、沉悶和陳舊,因此很多人轉移了對戲曲的興趣。我們一般都有這方面的體會,在觀看電艦時,一看到播送戲曲,一些人往往會改換別的頻道。這反映了很多人的欣賞時尚的變化。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重要的人為的原因,就是十年浩劫,長期的文化禁鋼使戲曲失去了一代觀眾。很多年輕人對戲曲的全部知識,就是八個樣板戲。待到社會昌明、戲曲復興時,由手他們對這種民族的傳統藝術所知甚少,再來培養他們在這方面的興趣,普及戲曲藝術的常識,都已經為時過晚了。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基於上述原因,戲曲在周現代藝術的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是不可避免的。據北京大學電影愛好者協會和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調查氯對北大、清華等首都八所高等院校所作的調查,在519人次的大學生調查中,對電影最感興趣的85人次,佔19.8%,對電視最感興趣的38人次,佔8.9%;對話劇最感興趣的10人次,佔2.3%;對其他戲劇最感興趣的7人次,僅佔1.6%。戲曲在現代大學生心目中的位置,由此可見一斑。戲曲受到的挑戰是多方面的。我們知道,隨著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我國的舞臺藝術一直在走綜合化的道路,其結果是,歌唱、表演和舞蹈等藝術越來越向戲曲中綜合。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沿著戲劇化的方面發展,它們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則失去了獨立發展的能力。然而,現代社會改變了這種趨勢,各種藝術都在爭取獨立,並努力開拓自己的發展空間。在種舞蹈藝術樣式中,造型藝術較它們被戲曲綜合之前有了不可思議的發展。同樣,由於現代音樂中多種形式的聲樂與管絃樂作品的廣泛流傳,多聲部已經普及到人們的生活之中,為他們的聽覺開拓了一個新的境界。當人們從合聲效果豐滿的多聲部合唱中,獲得一種充分的藝術享受時,就會對戲曲的單聲部的旋律和簡單的伴奏形武感到不能滿足了。在話劇藝術中,表演技巧有很大發展,並在理論上進行了許多總結,從藝術競爭的角度上看,這當然也是對戲曲的表演藝術的一種挑戰。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總之,電影、電視等現藝術的迅猛發展,使戲曲藝術失去了昔日獨尊的地位;歌唱、舞蹈、表演等藝術樣式的獨立化趨勢和高度發展,則反襯出戲曲藝術的綜合內容和表現手段的陳舊。然而,在這樣空前激烈的競爭中,戲曲不但沒有表現出令人振奮的優勢和潛力,相反,它的扁限性和墮性卻暴露得愈加突出和徹底,其處境當然可想而知。有些同志不認為戲曲受到了電影和電視的衝擊,理由是現在電影也在叫喊危機,而電視劇的收看率也並不理想。毫無疑問這是事實。但是,從各種社會調查的數據以及我們平常的觀察看,就總體而言,電影的觀眾是越來越多;人們在電視機前消磨的時間,也遠遠超過他們走入劇場的次數。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不管它們自身的水平如何,也不管它們存在著多少問題,它們在人們文化生活中所佔的比重,的確是超過了戲曲。如果我們承認這是事實,那麼這一事實本身就意味著對戲出觀眾的爭奪。儘管在現階段藝術危機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同樣是危機,卻有本質、程度、範圍的不同。處於上升階段的現代藝術的危機,同古老的藝術的危機,恐怕不能同日而語。電影和電視的危機,主要表現為如何提高藝術水平的問題,而戲曲藝術面臨的則懸如何實現更新換代,以順應時代發展的問題,這要經過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輕而易舉解決的。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所以我們說,電影、電視的困難與戲曲相比,是不同性質和不同層次的危機。我們在討論戲曲遇到的問題時,大可不必拉上其他藝術做陪襯,這樣會人為地造成麻煩和錯覺。藝術競爭是一件好事,它標誌著藝術的發展和繁榮,同時也表明群眾文化生活結構的變化。八十年代的群眾業餘興趣和愛好,與五、六十年代相比,變化是十分明顯的。在對上海群眾文化生活狀況的調查中,可以請楚地看到這一點。電視機的普及,對戲劇的衝擊很大,很多人不願意拿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還要克服交通的困難,去坐在劇場中並不舒適的椅子上。現代社會使群眾的文化生活呈現出開放性和多元化的特點,人們對文化娛樂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戲曲危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而文化娛樂方式和內容的不斷增加,也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自由。除了舞臺、銀幕和瑩光屏之外,流行歌曲、輕音樂、體育競賽、電子遊戲、攝影等藝術或準藝術正在方興未艾,它們為人們追求多方面的精神享受創造了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想保持千百年來戲曲作為舞臺藝術的主導地位是不可能的,今後也不會再出現以一種藝術為中心的局面。各種藝術都要在新的文化生活結構的變化中尋找自己的位置,而它們的地位和影響也將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如果從這一角度看問題,那麼戲曲現眾的減少和影響的縮小,也是一種必然的事情,它是社會文化結構自我調節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