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清時期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比較緩慢?

錫姆科釣翁


我是夜雨難聞,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你這問題有點意思,有點像“為什麼中國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沒有發展成現代資本主義”,但兩者有有些不同。

城市化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需要人口大量從農村湧入城市,二是要大量資金建設城市

先來看為什麼沒有大量人口湧入城市。首先中國古代的主體經濟是小農經濟,這就意味著中國大量人口被束縛在農村,農民需要從土地裡種出糧食才能吃得了飯,才能生存下去,

明朝中期以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出現的標誌:機戶,機工的出現。 早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明朝中後期手工業逐漸發達,體現在手工工場即家庭作坊的數量.規模擴大,生產工具與技術更新,產量增加。最重要的是當時在江浙一帶(如蘇州、松江)的絲織業出現了以出賣勞動力為生的“機工”和以生產絲綢獲取利潤的“機戶”,即早期僱傭工人與資本家。“機戶出資,技工出力”標誌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晚明中國確實出現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但是由於小農經濟阻礙,政府打壓已經沒有足夠的市場讓其發展,所以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始終沒有發展為民族資本主義。

正是因為資本主義萌芽沒有發展起來,沒有完成由手工業的發展進去工業時代,所以中國明清時期沒有明顯的城市化。因為農民被束縛在了土地上,農民依靠土地種出糧食和蔬菜,再養一些家禽就可以滿足平時肉類來源,而平時穿的也可以用織布機織出來,生活基本上可以滿足自給自足。既不缺吃用的,也沒有剩餘東西拿出來交易。

正是因為大多數人能夠自己滿足供求,所以中國市場太小,無法完成原始資本積累,無法進行工業化,更無法進行城市化。

歡迎各位看官在下方積極評論留言






夜雨難聞


有啊,唐宋朝就有進城這麼一說,還有夜市,不會到清朝就不是城市了?只是當時的科技不發達,現在看來似乎不是城市,但在當時看來是城市化


IfLuck


誰說的?周秦漢唐首都長安,宋代杭州不是城市?北宋時期開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