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四大財團,以及財團的演化史

2019年最新的韓國財團排名,第一名是三星集團,所屬企業62家,總資產415兆韓元,佔前59大財團總資產的20.3%;第二名是現代集團,所屬企業53家,總資產224兆韓元,佔總資產的11%;第三名是SK鮮京集團,所屬企業11家,總資產218兆韓元,佔總資產的10.7%;第四名是LG(樂喜金星)集團,所屬企業75家,總資產130兆韓元,佔總資產的6.4%。

韓國四大財團,以及財團的演化史

這就是韓國的四大財團,這四大財團在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中共有10家公司上榜,分別是隸屬三星集團,三星電子(15),三星人壽保險(426)和三星C&T公司(444);隸屬現代集團的現代汽車(94),起亞汽車(227),現代摩比斯公司(393);隸屬SK鮮京集團的SK集團(73),SK海力士(335);隸屬LG(樂喜金星)集團的LG電子(185),LG化學(490)。僅以這10家位列世界500強的公司為例,他們的年營業額佔韓國當年GDP的44.3%。

韓國四大財團,以及財團的演化史

那麼這些幾乎壟斷韓國的財團是如何形成的呢?

從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簽訂,日本開始對朝鮮半島的統治,受其侵佔中國大陸的兵站基地政策的影響,朝鮮半島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逐步形成了“北工南農”的產業機構,80%以上的化學,金屬,鐵礦,煤炭,電力等資源都集中在朝鮮半島北部,產業格局的嚴重不均衡,導致光復後的韓國經濟比日據期間還出現了嚴重的倒退,1948年的工業生產總值竟比1939年下降了83%,1947年的糧食產量也只有1940年至1944年間平均值的81%。糧食短缺,加上戰後人口大量湧入,致使通貨膨脹嚴重,1949年的物價竟比1945年上漲了123倍。韓國在建國初期面臨的是經濟上的一片狼藉。

韓國財團的形成

第一,通過對日本歸屬財產的分配

日本投降後,在朝鮮南部佔有的一切財富,均被當時的佔領軍美軍宣佈為敵產,予以沒收,這些財產佔光復後韓國總資產的80%,從1947年美軍爭廳開始處理歸屬財產。當李承晚政府成立後,除了重工業,金融業等少部分產業歸為國有,其他企業都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給私人,並且接受分期付款,考慮到物價的貶值,基本可以認為是白送給了購買者。與政府關係密切的三星財團,樂喜財團,東洋財團等就是這個時期成立。

第二,通過美國援助的重新分配

戰後,出於政治目的的需求,美國對韓國進行了大量資金及物資援助,李承晚政府在分配這些援助的過程中,如同轉賣日本遺留的歸屬財產一樣,以十分優惠的方式提供給予當局有關係的群體,由此又產生了一大批新的財團,如現代,鮮京等,而三星財團,樂喜財團的實力也在這一時期得以加強。

第三,通過一些特定的政府政策

韓國政府為了主導經濟的快速發展,頒佈一系列有利於大企業發展的特許經營牌照和相關的優惠政策,這包含

1.只允許政府批准的企業從事特定商品的進口

2.實行代替進口政策,鼓勵企業自行生產產品,通過對企業進行貸款,補貼,且不限定產品價格

3.公開支持大企業發展的政策

4.60年代後,大企業引進外資,相比中小企業在租稅和金融政策方面給予眾多優惠

這期間韓進,曉星等一批財團開始崛起,前面已經形成的財團實力得以進一步鞏固加強。

另外還有一批財團,是藉助越南戰爭的特殊需要,綜合貿易商社制度,公有企業的轉化等形成的

如錦湖,味元等。

正是在政府主導下韓國經濟突飛猛進,短短30年,韓國國民生產總值,從1962年的23億美元增長到1994年的3769億美元,人均收入從87美元增長到8483美元,韓國一躍成為發達國家,創造了“漢江奇蹟”,韓國也成為了發中國家的模板。

韓國四大財團,以及財團的演化史

對於韓國的發展模式,被韓國和國際學者歸結為“政府主導型經濟體制”,這種經濟模式的特點是,政府規劃經濟,政府指導經濟,政府管理經濟和政府調控經濟,政府依靠看得見的手,對經濟運行和發展進行推動。

正是這種政府主導的經濟體制下,韓國的財團也具備如下的特點:

政經結合密切

這種政府的主導經濟體制,偏重對財團的扶持,比如金融機構主要貸款對象是財團,貸款額佔70%,同時財團可以享受比中小企業低30%~40%貸款利率。同時財團的發展也有利於貫徹政府的決策。1968年政府進行工程額76%交給現代集團,到了1971年這個比例增加到了96%,現代集團在此期間賺取了高額利潤。到了近代,財團開始反向影響政治,朴槿惠案、張紫妍案就是眼前的典型案例,這個後面篇幅再展開。

韓國四大財團,以及財團的演化史

多元化經營

排名前幾名的財團分別擁有數十家乃至數百家的下屬企業,幾乎涉及了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所有領域。而作為財團,既有生產性的製造,建設,運輸業,又有非生產性的貿易,商業,金融,服務業等。財團幾乎壟斷了韓國各個生產部門,控制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家族式管理

韓國財團的所有權高度集中在財團的最高經營者及其家族手中,家族資本在所有制結構中佔主導支配地位。家族控制核心企業,再由核心企業通過參股支配作為子公司的系列企業。家族成員控制的各企業又相互持股,以此構成財團的“家族所有制框架”。韓國財團的繼承又大多采取世襲方式,多數由長子繼承。家族式管理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管理成本,同時增加業務的穩定性,據統計各大財團約有三分之一的銷售收入來自財團內部交易。

濃厚的儒家文化

在韓國支配社會的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它在形成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方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多數財團以三緣,即血緣,學緣,地緣關係為基礎,以家族所有與家族經營為中心的壟斷色彩非常濃厚。從各財團的經營哲學中也可以看出其與儒家文化的息息相關,如現代財團的財團訓“勤勉,儉樸,友愛”,樂喜金星財團的經營方針為“和睦團結,開拓精神,研究開發”。另外財團之間也形成了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會定期召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會議及各財團的社長團會議。

四大財團簡介

三星企業集團 /1938年創建 /創始人李秉哲

三星集團是家總部設於韓國首爾的國際跨國公司,經營領域涵蓋極廣,電子、金融業、保險、生物製藥、建設、化工業、醫療、航空零件、軍火、服裝、酒店、汽車等等。其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顯示、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絡、三星火災海上保險、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三星重工和三星生命等等多達85家子公司(不包含子公司的子公司),其中至少超過3家子公司為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之列。 2014年,三星集團擁有多達85家下屬子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員工總數為48.9萬人,總資產高達5,295億美元,營業額高達3,050億美元。

韓國四大財團,以及財團的演化史

現代企業集團 /1947年創建 / 創始人鄭周永

現代集團是由韓國商人鄭周永所創立的跨國企業,始建於1947年,建築業起家。 6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重工業,1997年擁有62家子公司,經營範圍涉及建築、汽車、造船、鋼鐵、鐵道車輛、海運、金融、貿易等多個領域,職工總數、資產額和銷售額曾雄踞韓國財團企業之首。

韓國四大財團,以及財團的演化史

SK鮮京集團 / 1953年創建 / 創始人崔舜健

SK集團是韓國的第三大財閥,總部位於韓國首爾。SK集團旗下擁有95家子公司和關聯企業,全球僱員人數超過三萬,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84。子公司SK能源是韓國最大的綜合能源化工企業,子公司SK電訊是韓國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在韓國的市場佔有率達到50%以上,也是全球十大蜂窩移動通信運營商之一。子公司SK海力士是SK集團涉足半導體行業的主力,海力士在DRAM市場的佔有率於全球僅次於三星電子。

韓國四大財團,以及財團的演化史

LG樂喜金星集團 / 1947年創建 / 創始人具仁會

LG集團(英語:Lucky-GoldStar,簡稱樂金、LG),是一家總部位於韓國首爾的跨國企業集團,主要經營範圍包括電子與通信技術、家電和化學三大領域,旗下擁有81家集團企業,130家海外當地法人,員工213000人。LG集團是韓國企業發展史中諸多“第一”的創作者,包括:創立韓國首家化學工業社“樂喜化學工業社”,並推出首個化妝品品牌“樂喜雪花膏”;最早進入塑料產業領域;創立韓國首家電子工業社“金星社”;生產出韓國的首部收音機、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家電產品;最早採用控股公司體制等。

韓國四大財團,以及財團的演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