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生長隱患多爭議中的電子煙該何去何從?

近年來,傳統菸草企業、互聯網企業、風投企業爭相入局電子煙產業,國內井噴式地湧現出一批電子煙品牌。在資本大量湧入時,魚龍混雜的電子煙產品涉嫌虛假宣傳、對身體有害等諸多爭議卻從未停止。為解決這些問題,一些地方政府已著手加強對電子煙產業的規範和管理。與此同時,電子煙相關標準也已進入批准階段,未來或將終結電子煙的“野蠻生長”狀態。

多方入局

野蠻生長隱患多爭議中的電子煙該何去何從?


在趨冷的創業環境中,電子煙卻燃起新的熱度。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四年內,每年平均新增電子煙企業超過1000家。今年4月,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在微博披露了其與錘子前高管彭錦洲共同創立電子煙品牌——小野電子煙,再次將電子煙話題拉進公眾的視野。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電子煙產業投資案例超過35筆。不過,其中大部分公司獲得的融資在5000萬元以下。有消息稱,今年7月,小野電子煙已經完成了3000萬元左右的融資;9月,魔笛MOTI、靈犀、YOUME、NUT也相繼獲得融資。

在此背景下,電子煙產業鏈迅速形成。廣發證券發佈的報告顯示,電子煙產業鏈包含上游原材料企業、中游電子煙設計製造企業以及下游銷售企業。

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副會長林漢鐘錶示,市場上常見的電子煙主要分為霧化類電子煙和加熱不燃燒類電子煙。事實上,目前國內電子煙市場規模較小,滲透率較低。據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統計,去年國內電子煙消費市場規模為40億元,國內電子煙銷售量僅佔其出口的14%左右。由此可見,我國電子煙行業仍以出口為主。

隨著近年來國內電子煙消費人群的增長,電子煙產品開始迴流國內市場。“在人們印象中,電子煙是暴利行業,利潤空間大。面對全球247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如果利潤率能保持在40%左右,這將是一塊巨大的利潤蛋糕,這也是今年電子煙市場入局者眾多,並且深入開發國內市場的原因。”林漢鐘錶示。

不過,電子煙產業中亦有退出者。近日,美團運營主體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發生經營範圍變更,經營範圍不再包含零售菸草(含電子煙)。而在今年7月,美團剛剛將零售菸草(含電子煙)增添進其經營範圍內,時間僅過去不到三個月。

爭議不斷

野蠻生長隱患多爭議中的電子煙該何去何從?


在利潤的刺激下,入局電子煙市場的企業不斷增加,但關於電子煙的爭議卻從未停止。

作為資本關注的新風口,電子煙銷售渠道多、門檻低,更易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新型菸草製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電子煙企業近4000家,僅深圳地區的數量就超過500家,分佈於深圳的沙井、福永、西鄉、公明、龍華等地,不過,50人以下的小規模企業佔到80%左右。

“目前,一些電子煙產品工藝技術非常落後,且抄襲現象嚴重,甚至有的產品還停留在鋰電池、霧化器和煙彈三個部件簡單拼湊的階段。”一位電子煙銷售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除此之外,由於電子煙產品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售後服務等方面並無統一標準,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上述報告顯示,鉅額資本的湧入加劇了行業競爭程度。各大品牌的融資用途多用於線上、線下營銷,而非產品研發。對此,林漢鐘錶示,隨著資本的大量湧入,部分新入局企業希望快速上市獲利,忽略了產品研發和質量要求。

在電子煙營銷中,或清新或酷炫的廣告層出不窮,“健康”“戒菸”“清肺”是最吸引眼球的賣點。然而,今年3·15晚會揭露稱,長時間吸食電子煙也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這與電子煙固有的“健康”的形象截然相反。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球菸草流行報告》中顯示,電子煙對身體健康的長期影響尚不明確,不過,沒有充足證據表明電子煙有助於戒菸。有業內人士認為,部分電子煙損傷身體健康往往是用了不標準的煙油、不標準的生產工藝和違規添加量。

對此,林漢鐘錶示,電子煙行業委員會多次召開規範宣傳會,呼籲企業在廣告宣傳中規範用詞,不使用“替代性”“戒菸神器”“健康降害”等帶有引導性、誤導性的詞語,這也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保護。

與此同時,電子煙在國內市場的迅速推廣、擴張,也令一些控煙人士擔憂電子煙的危害,特別是對青少年造成的潛在不良影響。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毛群安曾表示,部分國際研究表明,電子煙的使用容易誘導青少年嘗試使用傳統的捲菸,這樣就加快了吸菸人群的年輕化趨勢。

目前,眾多電子煙品牌也開始加大線下推廣力度,KTV、酒吧、便利店成為電子煙鋪貨的重點。

何去何從

野蠻生長隱患多爭議中的電子煙該何去何從?


電子煙行業野蠻生長帶來諸多隱患,行業亟待規範。事實上,今年以來,全球範圍內多地開始嚴控電子煙。9月18日,印度政府宣佈將全面禁止電子煙;9月20日,沃爾瑪在美國門店全面停售電子煙;隨後美國馬薩諸塞州宣佈全面禁止銷售電子煙。隨著美國對電子煙品類管控加強,阿里巴巴和京東均表示將暫停向美國買家銷售電子煙。

我國對於電子煙的監管工作也正在逐步推進。一些地方陸續開始對電子煙作出明確定義,將其納入“菸草製品”範疇。10月1日,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菸條例》開始實施,其中明確,電子煙是指汽化並向使用者的肺部輸送由尼古丁(或者無尼古丁)、丙二醇和其他化學物質組成的混合物的一種裝置,屬於菸草製品。

與此同時,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顯示,於2017年著手製定的國家標準計劃《電子煙》和國家標準計劃《電子煙液菸鹼、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測定氣相色譜法》已進行到批准階段。另有消息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電子煙監管的研究,計劃要通過立法的方式對電子煙進行監管。

前瞻產業研究院表示,電子煙行業國家標準的發佈與實施將讓行業發展有據可循,加速不達標企業的出清和淘汰。另一方面,行業標準將對電子霧化煙煙油中的菸鹼、丙二醇、萃取溶劑等物質的限值作出明確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將有望降低電子霧化煙有害物質的釋放。上述銷售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電子煙標準出臺意味著電子煙不合規產品將面臨退市,電子煙品牌在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上也有規可循,利於行業良性發展。

林漢鐘錶示,電子煙在監管上需要多部門協同,除此之外,對於不同品類的電子煙產品的監管也要分門別類,例如對是否含有尼古丁、以及尼古丁含量的電子煙產品分類監管。

(文章來源:中國商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