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騶虞》:爭議!它是獸官還是獵人?

今天這首詩歌《召南.騶虞》是國風召南的最後一篇。它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歌謠,一共六句話,26個字。這首詩歌因為太短,包含的信息也有限,反倒容易產生歧義,文學歷史上爭議也較大。

標題為騶虞,騶虞是《山海經》之裡的一種神獸的名字。那這首詩為什麼會用神獸的名字為題,先看看原文: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于嗟乎騶虞!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于嗟乎騶虞!

騶(音鄒)虞:神獸。

葭(音加):初生的蘆葦

發:驅趕 壹:語氣詞

五:數量詞,表示多

豝(音巴):野母豬

蓬:蓬蒿草

豵:小豬

大意是:

從那茂盛的蘆葦叢裡,趕出一群野母豬,啊!騶虞(好獸官)!

從那茂盛的蓬蒿叢裡,趕出一群小野豬,啊!騶虞(好獸官)!

詩經《騶虞》:爭議!它是獸官還是獵人?

光看翻譯我們會一頭霧水,這篇詩歌看似沒有交代什麼背景和鋪墊,似乎用一種跳躍式的思維把一個場景和一種莫名的角色聯繫在一起,不瞭解當時的歷史文化是絕對解不開這道“方程式”的。

那麼,我不妨先從這首詩的背景入手,據記載,當時周朝的皇帝喜歡打獵,有自己的圍場。圍場裡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動物供皇帝射擊圍獵。這些動物需要有專門的人去養殖,去管理。這個圍場的管理員,就好像今天的動物園園長的角色。每當皇帝過來打獵,這個管理員就需要把動物從趕到一個相對狹小的範圍內,方便皇帝射殺。管理員我們姑且稱他為獸官。

詩經《騶虞》:爭議!它是獸官還是獵人?

那麼詩中的騶虞為什麼可以解讀為獸官呢?獸官又為何被稱為騶虞?歷史上很多學者解讀騶虞為獵手有無道理呢?要想解開這個謎,我們需要先知道騶虞這種神獸的情況。

《山海經》裡說騶虞這種獸出自林氏國(古代的一個西域少數民族部落),長得虎身獅子頭。身上五彩斑斕,尾巴比身子還長,又名鄒吾,騎著它能日行千里。傳說這個騶虞是一種特別特別仁慈的獸類,生性慈悲,連青草都不忍踐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更別說吃自然界的小動物了。簡直和《大話西遊》裡的唐長老有有一拼。

詩經《騶虞》:爭議!它是獸官還是獵人?

如果說騶虞在詩中指的是獵手(許多學者的見解),“壹發五豝”解釋為一次射箭擊中好幾只母豬。箭法是好,但殘忍之極。這和騶虞的秉性完全相違背,又怎麼會在詩句中稱讚獵手為騶虞呢?說騶虞是掌管和保衛自然界生物的使者還差不多,怎麼能和獵手聯繫到一起呢?

所以我認為這裡的騶虞指的就是幫當時的皇帝飼養和管理動物的獸官。那麼結合文字可以說得通了,當皇帝來打獵,獸官立馬就可以供應上大大小小的野豬,說明獸官飼養管理得好,動物繁衍得興旺。這和騶虞倒是有幾分相似。於是詩句中感嘆獸官是個好獸官,以騶虞來做比喻。

詩經《騶虞》:爭議!它是獸官還是獵人?

其實關於騶虞的傳說,有另一個傳說可以參考,說當初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城,他的部下散宜生為了救他,向林氏國重金購得騶虞這隻日行千里的神獸,獻給殷紂王。殷紂王如獲至寶,一高興就把周文王放了。這個傳說大概被後人演說成騶虞是能救苦救難的善獸,所以才有了騶虞仁慈有愛的傳說。

到這裡,所有《國風.召南》的詩歌就全部介紹完畢,從下一篇起,我們將開啟《國風.邶風》的解讀之旅。《詩經》很多經典的婚戀詩歌都在其中哦。如果你感興趣,歡迎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