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市副市長為小龍蝦代言引出話題:農產品“暢銷”如何變“常銷”

“天貓的粉絲們,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和各位網友相聚在天貓美食直播間。”4月9日,興化市副市長劉漢梅化身“主播”,為當地小龍蝦代言。這也是繼去年8月該市市長方捷“隔屏”吆喝大閘蟹後,興化市領導再次上線為農產品“打call”。

官員化身“主播”,形式很新鮮,市場也挺買賬。活動承辦方、興化市瀚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戚銀在直播後開心地說:“短短半個小時,就賣出了近1萬件!”這相當於瀚農商務平時5天的銷量。

藉助各類直播平臺,官員帶貨“引爆”銷售畢竟只是一時現象,產品如何實現從“一時暢銷”到“全年常銷”?

戚銀說,當然不能天天請市長當“推銷員”,要想長久常銷,關鍵還得要東西好、服務好、價格合理,要把品牌做出來。“企業創辦之初,我們的定位是‘不能只做賣蟹賣蝦的販子’。”戚銀告訴記者,去年公司投入200萬元購買一套液氮速凍設備,剛出鍋的小龍蝦只需3-5分鐘就完成速凍、包裝等工藝,最大程度保持了鮮美的口感。

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朱季康教授認為,有了政府官員的背書,農產品有了信譽保障,銷量暫時會有提高。但官員帶貨的意義不僅僅是幫助銷售了多少產品,更在於形成示範效應,吸引更多人參與到網絡銷售中。政府需要引導品牌至上的觀念,同時繼續當好服務企業、服務三農的“店小二”,讓農產品銷售“這把火”越燒越旺。

“農產品奔向‘常銷路’,硬品牌、軟環境缺一不可。”興化市商務局市場建設與商貿流通科高春年介紹,藉助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東風”,興化從2018年底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大力開展農產品網上銷售業務,鼓勵農產品交易市場和生產基地開展網上分銷和網上批發交易。重點打造興化大米、興化大閘蟹等特色農產品網絡營銷推介活動,不斷擴大全市農產品影響力。引導電商企業與社區便利店、快遞網點等合作,設立農產品體驗店、自提點和提貨櫃,開展農產品同城配送,探索生鮮農產品“基地+社區直供”模式。同時加強財政支持力度、稅費減免扶持以及金融信貸扶持等,充分放大本地特色產業、特色農業、特色產品和生態環境優勢。通訊員 史道智 吳俊翔 見習記者 董 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