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喀喇沁旗乃林鎮:大棚結出“致富果”

“在這裡工作除了請假之外,一年長期有活幹,工資都按時發放,一年能掙個三四萬塊錢。” 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鎮興隆莊村五組蔣雪梅高興地說,“現在從王國平棚區幹活,我的工資一個月能達到3000左右,我在棚裡主要是負責摘豆角、衝肥、澆水。”

據瞭解,內蒙古自治區喀喇沁旗乃林鎮興隆莊村設施農業扶貧產業園現有日光溫室53個,佔地334畝,主要種植農作物豆角和西紅柿。該日光溫室帶領乃林鎮6個村的122戶貧困戶共305人實現了脫貧,每人每年增收700元。

內蒙古喀喇沁旗乃林鎮:大棚結出“致富果”

乃林鎮貧困群眾在為尖椒剪枝

無獨有偶。走進乃林鎮北山根村設施農業區,已有多年種植經驗的李豔正在棚裡察看室溫。

“我種食用菌今年11年了,羊肚菌今年是第一年實驗,今年的產量還可以,一畝地能達到400斤左右,效益也可以,今年受疫情影響,鮮品走的比較慢,但是我們都烘乾了,幹品銷售應該沒有問題。”談起種植羊肚蘑,她侃侃而談:“種植大棚羊肚蘑最重要的是要選好菌料菌棒確保出菇率,全面掌握每個大棚的質量、棉被的厚度,掌控好室內的溫度、溼度,增強土地的肥力,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效益。”

乃林鎮農科站站長姚仲軍說:“今年乃林鎮引進羊肚菌種植實驗,是通過金鵬種植合作社引進來的,總共發展了15個棚。面積在20多畝地兒。從今年的試驗情況看有好有壞。最好的一畝地能達到四五百斤。鮮品的是80塊錢左右一斤,產值能達到四五萬塊錢,從經濟效益看還是比較可觀的。一旦技術成型了,我們黨委政府將要把這項產業做做大做強。豐富咱們設施農業的種植品種,為老百姓增收致富做出貢獻。”

興隆莊村的設施農業扶貧產業園和北山根村設施農業區是該鎮通過產業扶貧帶領貧困群眾走上致富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乃林鎮憑藉良好地理優勢和光熱資源,大力發展溫室大棚等高效設施農業,積極推廣引進熱銷品種,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設施農業使廣大農民打破了傳統的生產模式,衝破了自然條件的限制,帶動農業生產方式由傳統、粗放型向精細、集約型轉變,大棚種植的果蔬菌苗成為農民就業增收的“新引擎”。

內蒙古喀喇沁旗乃林鎮:大棚結出“致富果”

乃林鎮貧困群眾正在大棚內採摘油瓜

特別是疫情防控以來,該鎮還積極扶持扶貧產業園通過開通蔬菜綠色通道、種植技術指導、擴大新媒體銷售渠道、代買代送等有力措施幫助園區順利發展。

據瞭解,乃林鎮共有高效日光溫室1200畝,年可實現收入5000餘萬元。該鎮有貧困戶514戶、1252人,未脫貧11戶、21人,今年下半年將通過一戶多策確保未脫貧人口順利脫貧。截至目前,扶貧產業園已帶動貧困戶305人實現脫貧。同時積極拓展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就業渠道,為8名貧困戶人員提供施肥、採摘等崗位,每人每月增收2500多元。(通訊員 孫偉 王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