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職場人曾想裸辭: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

現在很多HR反應說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幹得不開心,一言不合就想辭職成常態。



根據智聯招聘《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90.4%的職場人在上半年都有過裸辭的念頭,一言不合就想辭職成為職場人常態。

90.4%職場人曾想裸辭: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


其中,看不到發展前景是裸辭主要誘因,有75.8%的人選擇了此項,54.9%的人因為工資待遇差想裸辭。這也說明,相比眼前待遇,職場人更在意工作前景,他們最難忍受前景黯淡的工作。

頻繁更換工作,工作態度消極,逃避個人情緒,這些都是職業倦怠最典型的幾種表現。

職業倦怠的本質,是缺少成就感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成就可以帶來短暫收益,而成就感卻是驅使成就持續增長的源動力。

在我看來,職業倦怠的本質就是缺少成就感。

在一期《圓桌派》節目中,嘉賓分享過這樣一個話題:工作中的成就感究竟從哪來?許子東老師提到這樣一個關於成就感的公式:成就感=能力/理想。

90.4%職場人曾想裸辭: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


“假如說你的理想是一百,你的能力也是一百,那你的成就感就是1,那麼反過來,假如你的理想是兩百了,那你的能力還是一百,那成就感就只剩0.5了,你就會有失敗感。”

你在工作中想要獲得成就感,就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和理想在什麼位置。當兩者同步增長的時候,成就感才會直線上升。反之亦然。

也就是說,成就感來源於兩部分:興趣和能力。

第一,興趣是工作的根本。

起初,我們為了趕緊找到一份工作會漫無目的地四處撒網,最後糊里糊塗進入職場工作,往往忽略了自己內心真正感興趣的工作。

但是,時間一久我們就發現做什麼都沒動力,即使把本職工作做到滿分,仍舊無法獲得滿足感。究其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從興趣的角度去選擇工作,或者沒有把工作當做興趣去對待。

一個人如果對一件事情毫無興趣註定是無法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第二,能力是理想的槓桿。

我們常常喜歡談理想,卻忽略了實現理想的能力。一個人可以憑著自己的熱情努力工作,獲得相對有限的滿足。

當你有一天不再滿足於當下,就會發現自己能力有限。比如別人為什麼可以年薪百萬,我工作努力為何還是個月光族?不要以為只是別人運氣好,那是不可低估的能力帶來的質變。

所以,能力是撬動理想的槓桿,不管你的理想多大,沒有匹配的能力,成就感就會成為一個偽命題。
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

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有這麼三個方法,深圳直線管理諮詢的營銷顧問推薦大家嘗試。

1、使用“標杆管理法”設置工作目標

標杆管理法的步驟其實很簡單:

[1]不要設立遠大虛構的目標,一定要找一個非常具體的人作為你的目標。比如你工作清閒,又羨慕別人業餘職業賺錢,那麼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到一個目標,比如一個業內大咖,一個靠副業賺到零花錢的朋友。


[2]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出差距:比如他做過什麼事情,正在做什麼事情,有哪些成就;

[3]找出你們之間的產入差距:這部分就是你需要學習的能力;

[4]找出你們之間的渠道差距:專業的書籍和網絡課程可以讓你深入系統地進行學習;

[5]立馬按照以上步驟行動起來。

這個設置工作目標的方法不難,難的是堅持不懈的行動力。無論思想多麼清晰,不做就等於零。目標不是靠想象就能實現的,只有按照方法一步一步去行動,一切才有可能。

其次,重新審視工作源動力

如果拋開錢這個衡量標準,你問問自己還有什麼值得你繼續工作下去的動力嗎?工作的回報不是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麼,而是我們成長為什麼樣的人。

你從工作中學會了什麼,和之前比自己有什麼進步和優勢,這些都是為自己工作能力加分的增值項。多關注行業的學習和公司的經驗培訓,堅持下來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很多職場人士往往忽略了這一點,認為這是比較“虛”的價值,還不如來點實際的獎勵。但你要知道,當你準備跳槽的時候,下一個老闆不會看你的薪資,而他要看的就是這個你忽略的內在價值成長。

第三,創新工作法代替傳統工作法


對於日復一日的工作感到厭倦,提不起工作的興趣,你不妨試試創新工作法。

比如說你的工作是負責收集各種報表,統計文檔歸類,之前你可能只專注於把這個事情完成,現在你的目的是要把這個工作做得有趣。

以前統計一張報表你可能只會複製粘貼,但現在你可不可以試試函數公式呢?以前你可能需要手動記錄一些重點信息,但現在可不可以學習做電子化記錄呢?

這樣可以讓你時刻保持創新的工作思維,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會使你愛上自己的工作,獲得突破工作的成就感。

我們通過工作獲得成就感固然重要,但是學會持續獲得成就感的能力更重要。

認清目標,培養興趣,注重內在價值的提升這才是關乎成就感持續產生的能力關鍵。

興趣驅使動力,動力助力目標,目標帶來成就感。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掃除所有阻礙的絆腳石,讓你的能力和夢想齊頭並進。唯有這樣,你才能源源不斷地獲得成就感的滿足,成為職場上的大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