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正文開始前,我們先來梳理一下前文

(文章鏈接:用地圖還原四川軍閥史1:北洋軍閥與西南軍閥四川大戰

辛亥革命後四川獨立,以尹昌衡、胡景伊為首的四川武備系軍閥統治四川。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期間,夾在滇、黔、桂等西南軍閥和北洋軍閥之間的四川成為歷次大戰的主戰場之一,各方勢力錯根盤結,尹昌衡、胡景伊等四川本土軍閥,陳宦等北洋軍閥、羅佩金等滇系軍閥、戴戡等黔系軍閥先後主政四川,又都匆匆下野。

到1917年,武備系出生的劉存厚、鐘體道、周道剛等四川第二代軍閥逐漸興起,打出“川人治川”的口號,併成功驅逐了四川內的滇黔兩系軍閥勢力,然而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襲來。

捲土重來,熊克武入主四川

劉存厚等在四川驅逐滇黔系軍閥的同時,新一輪的南北大戰也在醞釀之中。

張勳復辟失敗後,執掌中央政府的段祺瑞拒絕恢復被張勳廢黜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妄想通過操縱國會按照自己的意圖“再造共和”,做第二個袁世凱。

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張勳的辮子軍

1917年8月25日孫中山在廣東號召國會議員南下,並聯合滇系唐繼堯、桂系陸榮廷和黔系劉顯世等傳統“革命夥伴”在廣州成立非常國會和中華民國軍政府,與段祺瑞控制的北京政府公開決裂。

9月10日,孫中山在廣州就職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並誓師北伐,護法戰爭爆發。革命形勢看似一片大好,但軍政府內部卻貌合神離。

唐繼堯、陸榮廷作為北伐的主要力量,被非常國會任命為陸軍元帥,但唐繼堯等人並不願意屈居在孫大元帥之下,加入護法運動只是實現他們個人利益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北洋軍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皖系段祺瑞和直系馮國璋之間的虎狗相鬥(張士珍和馮、段三人並稱北洋三傑,人稱“龍虎狗”)也愈發激烈,廣州軍政府和北洋政府內部的撕裂,成為後來護法戰爭荒誕收場的主要原因

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護法戰爭南北形勢

我們把視線拉回四川。早在劉存厚在成都驅逐羅佩金、逼殺戴戡之時,唐繼堯就在雲南通電聲討劉存厚,並自任總司令,組織靖國軍入川“平叛”。劉存厚聯合鐘體道、周道剛擊退入川的滇黔聯軍後,唐繼堯披上孫中山“護法”的大旗,在川南伺機而動。

護法戰爭爆發後,熊克武川軍第五師,川東的石青陽、黃復生等紛紛響應孫中山號召,成立四川靖國軍,同時皖系將領長江上游總司令吳光新率北洋軍入駐重慶,再加上此前進入綦江的黔軍王文華部和川軍周道剛部,重慶地區一時間各方齊聚,大戰一觸即發。

由於此前川軍驅滇黔聯軍的戰略為“以先打滇軍,後打黔軍”,川軍三個師的主力此時都還在敘府、瀘州一帶,熊克武等人趁川軍和北洋軍還未匯合之際,聯合黔軍王文華部、四川靖國軍石青陽、黃復生部合圍剛剛進入重慶的北洋軍吳光新部。

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靖國戰爭第一階段

12月4日,靖國聯軍攻入重慶,吳光新撤退出川。與此同時,四川軍民發動“渾水摸魚”的天賦紛紛響應“靖國”,嚴德基在開江、達縣、宜漢一帶響應護法,成立靖國軍司令部,自領總司令;合江之夏之時,川西之陳澤霈,潼南之楊寶民,榮縣之鄭英,大竹之肖德明,寧遠之張煦等紛紛宣佈靖國護法。

失去了側翼又後方大亂的劉存厚被迫撤出川南,伺機而動的滇軍成績攻克瀘州。12月15日,川滇黔三省聯軍彙集重慶,共同推舉

唐繼堯為川滇黔靖國聯軍總司令,劉顯世為副司令,熊克武為四川靖國各路軍總司令,並決定兵分三路會攻成都,東路為滇軍顧品珍趙又新部;中路為王文華、袁祖銘等部;北路由但懋辛率領川軍第五師。

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靖國戰爭第二階段

1918年2月,川滇黔靖國聯軍在簡陽、金堂一帶大敗劉存厚部,完成對成都的合圍,自知大勢已去的川軍將領這時也動了自己的小心思。2月18日,川軍第一師師長徐孝剛、旅長劉湘,第二師旅長劉成勳、汪可權、陳洪範、舒雲衢等通電護法。劉存厚、鐘體道、張瀾等得知川軍叛變後,於第二日匆匆逃離成都,靖國軍各部先後進駐成都,四川境內的護法戰爭基本結束。

2月25日,唐繼堯以聯軍總司令的名義任命熊克武為四川督軍兼省長,三次入川、兩度敗逃的熊克武最終完成了他的革命目標,但歷史卻給熊克武開了一個玩笑:一個優秀的軍事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改革家。

熊克武劃分防區,終成軍閥割據

談及民國時期的四川軍閥,不得不提防區制

早在辛亥革命之時,入川滇軍為籌措軍餉,自行委派把持地方行政、委派稅收官吏,將滇軍控制區變成榨取餉銀的提款機。護國戰爭後,滇系軍閥羅佩金掌控四川軍政大權,進一步確定了就地籌餉的防區制。

“所有川東、南、北駐防各軍,前已特於通融,飭於就近駐在地方各公署及徵收機關,如額撥領,推行日久,似較便利......查現在陸漢各軍,業已漸次編定,其駐防區域,亦經分地點......所有駐防外縣軍隊撥領餉款事宜,現經本署訂訂規則,並刊就單據樣式,應即通發軍隊、財政廳、各道道尹暨各縣局一律遵辦,用歸劃一而免紛擾。”——羅佩金訓令

到熊克武主政四川之時,各地駐軍已經完全控制了地方財政,直接由駐軍首領委任稅收官員,所收之稅款大多被當地軍閥鯨吞,上交省財政的稅款九牛一毛,所謂防區與軍閥的自有領地並無區別。而靖國戰爭後,四川境內滇軍、黔軍、歸附的舊川軍和響應靖國各派地方軍之間矛盾重重,熊克武作為四川督軍兼省長,實際上並沒有能力完全控制四川各派勢力,對於各系軍閥將駐防區據為己有的事實也只能默認。

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1919年四川各軍閥防區

1919年4月,熊克武為避免四川境內各系軍閥為爭搶底盤而發生武裝衝突,正式頒佈“四川靖國各軍駐防區域表”,以防區的形式確定了各系軍閥的地盤,四川軍閥正式形成。

川滇黔大戰: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熊克武本是國民黨(前身為民盟)出生,但四川國民黨內部卻暗流湧動。辛亥革命後,四川的國民黨形成了兩大派系,一是以謝持、楊庶堪為首的實業團系(四川高等學堂師生和教育界人士組成),二是以熊克武、但懋辛為首的九人團(熊克武等九名同鄉、同學組成的團體)。

靖國戰爭後,熊克武主政四川,九人團崛起,而楊庶堪等實業團卻沒能拿到多少好處,心生怨恨。而唐繼堯、劉顯世等當初幫助熊克武入主四川,目的也只是為了拉攏熊以將川滇黔三省軍政民全部劃入聯軍司令部管轄。

1918年9月,唐繼堯、劉顯世提出《川滇黔三省同盟書》,意圖將四川資中、資陽、瀘州、重慶等近三分之二個四川化作滇黔軍駐防區,境內所有鹽稅、關稅、菸酒稅,兵工廠、鑄幣廠全部有滇黔軍掌管、支配。

這等“不要臉”的同盟書,自然遭到熊克武的強烈反對,川滇黔矛盾公開化。

為扳倒熊克武,唐繼堯和楊庶堪等國民黨實業團合流,形成反對熊克武的陣營,而為了加強自己的力量,削弱對方實力,唐繼堯和熊克武展開了一系列的“外交戰”。

唐繼堯以川軍總司令之職,成功拉攏熊克武麾下最強戰力的第五師師長呂超倒熊;熊克武以錢餉槍炮,拉攏滇軍第一軍軍長顧品珍,達成戰前默契。川軍新秀,第二師師長劉湘(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出生,速成系軍閥頭目,四川亂斗的最後贏家)在雙方的來回爭奪中,最終選擇站隊熊克武。

1920年4月30日,呂超、石青陽、盧師諦等在遂寧通電討熊,川滇黔大戰爆發。

熊克武以但懋辛為中路軍司令,率所部第一師和第三師鄧錫侯旅對簡陽、資中一帶的滇軍顧品珍部發起“進攻”;以劉成勳為南路司令,率所部第四師和第八師劉文輝旅,對自流井、富順一帶的滇軍趙又新部發起進攻;以劉湘為北路軍司令,帥所部第二師和江防軍對重慶地區的黔軍王文華部發起進攻。

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川滇黔大戰第一階段

由於顧品珍的倒戈討唐,獨立承受兩路大軍的趙又新很快就敗退瀘州,而劉湘亦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扭轉了此前江防軍的劣勢,並圍困石青陽第六師於順慶一帶。在川軍的勝利攻勢,使得包括呂超在內的川軍各部紛紛宣佈“保川討唐”

滇系這邊,第一軍軍長顧品珍反叛;黔系那邊,將在外的王文華也漸漸不受劉顯世控制。為了挽回頹勢,唐繼堯、劉顯世宣佈辭去雲南督軍和貴州督軍的職位,以督軍寶座重新拉攏滇黔內部團結,同時從省內調軍,加強滇軍趙又新、黔軍王文華的力量。

6月,滇軍葉荃部與趙又新匯合,之前反叛的顧品珍也在唐繼堯的威逼利誘下重回滇軍,聯合討熊。

由於顧品珍的復叛,原計劃進攻趙又新的第四師劉成勳部只能轉向內江與中路的但懋辛匯合,不料卻在途中碰到了顧品珍,隨機展開大戰。因為之前的叛唐行徑,顧品珍在這場戰鬥中分外用力,在付出了傷亡五千的巨大代價後擊敗劉成勳和但懋辛兩師。

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川滇黔大戰第二階段

7月10日,在滇黔聯軍和倒熊川軍的聯合進攻下,熊克武決定撤出成都,集合四個師最後三萬多兵力於閬中一帶。7月18日,呂超進入成都,按照之前的協議自領川軍總司令,任向傳義為第一軍軍長、盧師諦為第二軍軍長、石青陽為第三軍軍長。

落敗的熊克武為徹底驅逐滇黔軍閥在四川的勢力,找上了曾經的死對頭,同樣痛恨滇黔軍閥的劉存厚,“同病相憐”的熊、劉二人迅速化敵為友,共同對付滇黔聯軍。

8月6日,劉存厚在陝西漢中組建靖川軍,以田頌堯為第一路司令,唐延牧為第二路司令,張邦本為第三路司令,賴心輝為川北邊防司令,分四路向四川進軍,計劃向成都方向攻去。熊克武則以但懋辛為第一軍、劉湘為第二軍、劉成勳為第三軍、叛唐投武的楊森為第九師師長,計劃向重慶方向攻去。

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川滇黔大戰第三階段

熊、劉反擊戰打響後,呂超和滇黔系再次就川滇黔三省同盟的事發生衝突,熊克武和劉存厚決定改變策略,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先合兵解決成都的川軍,再南下瀘州擊敗川南的滇軍,最後圍攻重慶擊敗川東的黔軍和石青陽、黃復生、嚴德基等。

劉存厚、熊克武二人都曾主政四川,有不少擁護者,當二人合兵進逼成都之時,川軍第三師鄧錫侯部、劉斌部、何光烈部先後歸附。9月5日,呂超逃離成都,與駐紮在龍泉驛的滇軍顧品珍匯合。

從9月8日到21日,劉存厚、熊克武聯軍同顧品珍、呂超聯軍在成都近郊血戰14個日夜,劉、熊聯軍艱難取勝。10月5日,劉、熊聯軍會攻瀘州,擊斃滇軍第二軍軍長趙又新,顧品珍帶殘軍退回雲南老家。

10月11日,劉、熊聯軍乘勝圍攻重慶,重慶黔軍總司令王文華乘船逃往上海,留盧濤代理總司令。15日,劉伯承(新中國開國將軍)率領第一軍第一團攻入重慶,擊斃滇軍旅長魯子才,呂超、石青陽、黃復生、盧師諦等殘部敗退涪陵,後被各軍收編。

民國四川軍閥史2:川滇黔三省大戰,軍閥割據形成

川滇黔大戰第四階段

到11月,劉存厚、熊克武完全驅逐了入川滇黔軍閥,此後滇黔軍閥再也沒能進入四川。而窺視四川已久的唐繼堯在幾年後來的四鎮使亂雲南的風波中下野,劉顯世也在貴州舊興義派和新興義派的鬥爭中,被外甥王文華篡了權。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熊克武聯合劉存厚成功驅逐滇黔軍閥後,他們兩人的合作也走到盡頭,而在這幾輪大戰中,以

劉湘、鄧錫侯、劉文輝、湯森等為代表的四川第二代軍閥也快速成長起來,接過民國軍閥“內鬥”的傳統,為民國時期的四川亂局“添磚加瓦”。

劉、熊二人的命運如何,劉湘、鄧錫侯等新軍閥如何撬動四川局勢,我們下期接著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