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东华村:民生工程让脱贫致富有“路”

  眼下正是涡阳县东华村楠睿种植大棚西红柿上市的时节,每天4万多斤的西红柿源源不断地送到周边大中城市。“由于品质好,现在西红柿的价格在4元钱左右,今年这一茬就能有400多万元的收入。”合作社负责人韩秀平说,合作社立足产业就业扶贫,为村里提供60个就业岗位,带动13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

  “给钱给物,不如给条致富路,关键要走好产业扶贫这条路”,张学杰,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和村干部一直在琢磨,如何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增加收入,走出贫困。

  曾经的东华村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全村缺乏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村里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经过和村干部一起深入调研,张学杰村决定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参与产业发展,鼓励规模化经营,在村产业与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收益之间建立利益链接机制。

  2018年该村实施了党建引领扶贫及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走产业发展的信心大增,形成《涡阳县新兴镇东华村产业扶贫发展规划(2017-2020)》,旨在依靠产业项目发挥持续“造血”功能,增强脱贫致富的后劲,力争做到“户户增收有项目、人人脱贫有门路”。

  东华村围绕贫困村“一村一品”项目,与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28万元的合作养羊项目,村集体经济收益3.72万元,养殖户每年每户收益800元。围绕农村“三变”改革,东华村“变资金为股金”,与涡阳县楠睿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25万元资金使用协议,年收益3万元,30户贫困户参与了分红,户均收益1000元。

  今年快60岁的贫困户候宋氏就是在村里的扶贫工作队介绍下,来到基地打工的。她高兴地说:“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现在在基地帮助管理一下蔬菜、采摘西红柿,每个月就有2600元的收入,而且活也不重,年底还有分红,确实给家里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党建引领扶贫及资产收益扶贫民生工程的实施让东华村的产业发展有“力”,脱贫致富有“路”。张学杰表示,脱贫致富的村民幸福指数也持续提升,“民生工程,有你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