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宛如天堂的阿爾卑斯山麓


《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冬日裡的阿爾卑斯山

改編自小說《海蒂》的影片《海蒂與爺爺》,講述的是孤兒海蒂自小跟姨母一起生活。有一天姨母要去遠方工作,將海蒂帶到阿爾卑山上,讓遠離村民獨自生活的爺爺照顧她。爺爺性情古怪,很不喜歡海蒂,決定將他送走,但是善良天真又可愛的海蒂逐漸打開了爺爺的心房,爺爺越來越疼愛這個孫女。


《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然而有一天,姨媽來到山上,通過各種手段坑蒙拐騙,將海蒂賣到了法蘭克福市的澤賽曼家裡,作為小姐克拉拉的伴讀。克拉拉的母親很早去世了,父親又常年出差在外,她雙腿受傷站不起來,永遠坐在輪椅上。雖然經濟條件很好,但是克拉拉整日心事重重,憂鬱度日,海蒂的到來給她帶來了希望和快樂,看到海蒂毫無規矩大大咧咧,克拉拉滿心歡笑,彷彿自己的生命也得到了釋放,充滿活力。


《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然而海蒂卻越發思念自己的爺爺,思念她的好友羊倌彼得,記掛彼得的奶奶,甚至開始夢遊。克拉拉的奶奶是個睿智大氣的老人,她決定送海蒂回阿爾卑斯山,終於海蒂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山中,脫去一層層的裙裹,彷彿是卸下了大城市的偽裝,海蒂光著腳丫自由自在的在山上瘋跑,觀眾似乎隔著屏幕也能被她的快樂和自由感染,紛紛露出了微笑。

隨後,克拉拉的奶奶和爸爸帶著克拉拉來到了山上,看到克拉拉從未如此開心,奶奶決定讓克拉拉在山上住一段時間。微風,蝴蝶,羊群,孩子與老人,一副無與倫比的美景展現在我們面前,在這自由又溫馨的環境中,克拉拉重新站立起來,那份生命的奇蹟感染了所有觀眾。看,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觀看影片的時候,除了一幀幀美輪美奐的阿爾卑山美景震撼到我,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困擾著我,海蒂,這樣的孩子怎麼培養出來的?

影片感動我們的或許不是阿爾卑斯山的旖旎風光,而是海蒂強大健康,溫暖善良的心靈。

然而城鎮化越來越加劇的今天,不要說阿爾卑斯山的美景,就是我們小時候生活的鄉村,也已經凋零敗落,大城市鋼筋混凝土叢林中長大的我們的孩子,怎麼培養才好呢?

帶孩子領略壯美山川,欣賞星辰大海

著名兒童早期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在《有新引力的心靈》中說到,兒童的心理發展既不是單純的內部成熟,也不是環境,教育的直接產物,而是兒童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是“通過探索環境時所獲得的經驗從而實現的”。可見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之大,這個環境包括了自然環境以及家庭在內的社會環境。

海蒂赤腳奔跑在阿爾卑斯山的草地上,彷彿精靈一般的自由美好,大地給了她靈魂,山上的風和雲給了她自由想象的空間,她是如此的歡快!


《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為人父母,我們一定要經常帶孩子走出房間,走出城市,享受大自然的微風白雲,真正體會山河的壯美,大海的深沉,星辰的變幻。這樣有什麼好處呢?

  1. 當孩子們真正看到感受到了春天萬物勃發,夏天百鳥齊鳴 ,秋天落葉飄零,冬天白雪瀟瀟的時候,孩子才更加真切地認知生命,敬畏自然。
  2. 當孩子瞭解到一粒米一瓜一果是怎麼發芽成長結果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對大自然充滿感恩,從而培養孩子擁有感恩之心的博大胸懷。
  3. 當孩子感受過蔚藍的大海,潺潺的小溪,會更加愛護環境,保護心中的那份美好。

營造自由的社會環境,讓孩子脫離束縛

這個社會環境,對於孩子而言主要指的是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

海蒂的自由健康離不開爺爺對她的“散養”,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對孩子的早期心理建設很重要。對比克拉拉的家庭環境,就太過苛責和嚴厲。剛到克拉拉家的小海蒂明顯不適應,處處犯錯,每日提心吊膽的活著,鬱鬱寡歡。

電視劇《清平樂》皇帝的兒子宋英宗趙曙,幼年是在皇宮中度過的,宮中規矩甚多,曹皇后又不是他的生母,對他沒有母親那樣的細膩溫柔呵護,有的只是嚴格管教,只允許他認真讀書,從不嬉戲玩鬧,這個孩子是沒有童年的。太過壓抑的家庭環境直接導致了趙曙長大後的心理疾病以至最後英年早逝。

日本索尼公司的創始人盛由昭夫曾說:促使一個孩子智力發展的最好開端,是創造愉快寬鬆的家庭環境和和睦的夫妻關係。

一個孩子在寬鬆的環境中長大,充分享受了父母的呵護和疼愛,他的一生不論經歷什麼風雨都能淡定自若的處理,童年時期的情感缺失或環境嚴苛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而彌補則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培養孩子的鈍感力,讓孩子有一顆強大的心靈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海蒂剛到阿爾卑斯山,爺爺對她是很排斥的,這時候的海蒂做了什麼?姨媽走了,爺爺又不要她,幼小的孩子該怎麼辦呢?是嚶嚶哭泣還是大吵大叫?都沒有,她沒有太多的悲傷和鬱悶,而是默默地跑到馬廄裡,跟羊群作伴,安然的睡了一覺。這是一個鈍感力十足的孩子。


《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1. 什麼是鈍感力?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鈍感力》一書中,首次提到“鈍感力”這個詞,他把鈍感力解釋為“遲鈍的力量”,也就是面對各種挫折和打擊,仍然能保持淡定從容的能力。說的通俗點,就是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百折不撓,面對逆境一笑而過,隨遇而安的強大心理抗擊力。

我國曆史上有一個鈍感力十分強大的人,他屢遭貶謫,幾乎一生都在被貶,卻也從來不影響他遊山玩水,吟詩作賦,順道還研究出了一道名菜——東坡肉,他就是有名的大文豪蘇軾。“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何等的豪邁灑脫。

2.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鈍感力呢?我認為培養孩子的鈍感力,應該排在文化教育的前面,非常迫切。為什麼?

2019年《中國兒童自殺報告》提到,中國兒童的自殺率全球第一,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選擇自殺,每分鐘就有兩個死於自殺。而自殺的原因僅僅是“學習壓力過大”“早戀”“父母離異”。

可見,孩子的鈍感力太差了,抗打擊能力弱爆了。這樣的小問題都會走向自殺,那往後的漫漫人生路該怎麼走呢。

3.怎麼培養鈍感力?不溺愛不包辦,尊重孩子是 一個獨立的個體,學會放手。

《清平樂》中的福康公主趙徽柔,是仁宗青梅竹馬的妃子所生,並且是老來得女(古代28歲可不年輕了),可謂是天之嬌女,仁宗對其及其溺愛,真可謂要什麼有什麼,待遇超越太子 ,這養成了公主驕橫跋扈恃強凌弱的性格,也為以後仁宗去世後她被虐死夫家埋下了隱患。如果仁宗沒有那麼溺愛她,或許她不至於慘死。

養育孩子就是不斷放手的過程,這個過程父母要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切記不可溺愛,適當給予挫折,比如跟孩子下棋,孩子輸了我們要鼓勵他,並且告訴他:“勝敗乃兵家常事”,孩子贏了我們要讚揚他,但同時要告訴他戒驕戒躁。

帶著孩子“出門長見識”

山村教師問孩子們長大了做什麼?彼得說長大了做牧羊人,像他的父親一樣;鐵匠的兒子說長大了做鐵匠;只有海蒂說長大了要寫故事,做個寫故事的人,大家都取笑她。

海蒂剛到克拉拉家的時候是不識字的,更別說寫字了,克拉拉的奶奶要求海蒂必須學會讀書寫字。後來來到阿爾卑山接克拉拉回家的時候,她給了海蒂紙筆,讓她寫故事,實現自己的夢想。


《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海蒂與爺爺》沒有阿爾卑斯山的風和雲,我們怎麼培養出海蒂?

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厲害?黃磊家的黃多多已經給我們答案。一個不出門的孩子,沒見過外面世界的孩子很容易就陷入了“放養——掙錢——娶媳婦——生娃——放養”的怪圈。

我們要經常帶孩子出去,有條件的更要去國外看看,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旅行中的見聞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他們會思考,這兒跟自己的生活有什麼不同,他喜歡哪一種。他可能記不住所有的景觀,卻可能被街上的某個人某件事所感動,旅行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鍛鍊了他們的獨立,讓他們學會思考。

寫在最後

養孩子是一場修行,這場修行的成敗關乎的不只是我們自己,而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修行中我們小心謹慎唯恐出錯,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轉的,怎麼培養內心強大而溫和的孩子是我們修行的目標,唯願我們早日實現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