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宛如天堂的阿尔卑斯山麓


《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冬日里的阿尔卑斯山

改编自小说《海蒂》的影片《海蒂与爷爷》,讲述的是孤儿海蒂自小跟姨母一起生活。有一天姨母要去远方工作,将海蒂带到阿尔卑山上,让远离村民独自生活的爷爷照顾她。爷爷性情古怪,很不喜欢海蒂,决定将他送走,但是善良天真又可爱的海蒂逐渐打开了爷爷的心房,爷爷越来越疼爱这个孙女。


《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然而有一天,姨妈来到山上,通过各种手段坑蒙拐骗,将海蒂卖到了法兰克福市的泽赛曼家里,作为小姐克拉拉的伴读。克拉拉的母亲很早去世了,父亲又常年出差在外,她双腿受伤站不起来,永远坐在轮椅上。虽然经济条件很好,但是克拉拉整日心事重重,忧郁度日,海蒂的到来给她带来了希望和快乐,看到海蒂毫无规矩大大咧咧,克拉拉满心欢笑,仿佛自己的生命也得到了释放,充满活力。


《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然而海蒂却越发思念自己的爷爷,思念她的好友羊倌彼得,记挂彼得的奶奶,甚至开始梦游。克拉拉的奶奶是个睿智大气的老人,她决定送海蒂回阿尔卑斯山,终于海蒂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山中,脱去一层层的裙裹,仿佛是卸下了大城市的伪装,海蒂光着脚丫自由自在的在山上疯跑,观众似乎隔着屏幕也能被她的快乐和自由感染,纷纷露出了微笑。

随后,克拉拉的奶奶和爸爸带着克拉拉来到了山上,看到克拉拉从未如此开心,奶奶决定让克拉拉在山上住一段时间。微风,蝴蝶,羊群,孩子与老人,一副无与伦比的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自由又温馨的环境中,克拉拉重新站立起来,那份生命的奇迹感染了所有观众。看,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观看影片的时候,除了一帧帧美轮美奂的阿尔卑山美景震撼到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海蒂,这样的孩子怎么培养出来的?

影片感动我们的或许不是阿尔卑斯山的旖旎风光,而是海蒂强大健康,温暖善良的心灵。

然而城镇化越来越加剧的今天,不要说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就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乡村,也已经凋零败落,大城市钢筋混凝土丛林中长大的我们的孩子,怎么培养才好呢?

带孩子领略壮美山川,欣赏星辰大海

著名儿童早期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有新引力的心灵》中说到,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儿童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探索环境时所获得的经验从而实现的”。可见环境对一个孩子的影响之大,这个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以及家庭在内的社会环境。

海蒂赤脚奔跑在阿尔卑斯山的草地上,仿佛精灵一般的自由美好,大地给了她灵魂,山上的风和云给了她自由想象的空间,她是如此的欢快!


《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经常带孩子走出房间,走出城市,享受大自然的微风白云,真正体会山河的壮美,大海的深沉,星辰的变幻。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1. 当孩子们真正看到感受到了春天万物勃发,夏天百鸟齐鸣 ,秋天落叶飘零,冬天白雪潇潇的时候,孩子才更加真切地认知生命,敬畏自然。
  2. 当孩子了解到一粒米一瓜一果是怎么发芽成长结果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对大自然充满感恩,从而培养孩子拥有感恩之心的博大胸怀。
  3. 当孩子感受过蔚蓝的大海,潺潺的小溪,会更加爱护环境,保护心中的那份美好。

营造自由的社会环境,让孩子脱离束缚

这个社会环境,对于孩子而言主要指的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海蒂的自由健康离不开爷爷对她的“散养”,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对孩子的早期心理建设很重要。对比克拉拉的家庭环境,就太过苛责和严厉。刚到克拉拉家的小海蒂明显不适应,处处犯错,每日提心吊胆的活着,郁郁寡欢。

电视剧《清平乐》皇帝的儿子宋英宗赵曙,幼年是在皇宫中度过的,宫中规矩甚多,曹皇后又不是他的生母,对他没有母亲那样的细腻温柔呵护,有的只是严格管教,只允许他认真读书,从不嬉戏玩闹,这个孩子是没有童年的。太过压抑的家庭环境直接导致了赵曙长大后的心理疾病以至最后英年早逝。

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由昭夫曾说:促使一个孩子智力发展的最好开端,是创造愉快宽松的家庭环境和和睦的夫妻关系。

一个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长大,充分享受了父母的呵护和疼爱,他的一生不论经历什么风雨都能淡定自若的处理,童年时期的情感缺失或环境严苛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弥补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培养孩子的钝感力,让孩子有一颗强大的心灵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海蒂刚到阿尔卑斯山,爷爷对她是很排斥的,这时候的海蒂做了什么?姨妈走了,爷爷又不要她,幼小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是嘤嘤哭泣还是大吵大叫?都没有,她没有太多的悲伤和郁闷,而是默默地跑到马厩里,跟羊群作伴,安然的睡了一觉。这是一个钝感力十足的孩子。


《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1. 什么是钝感力?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首次提到“钝感力”这个词,他把钝感力解释为“迟钝的力量”,也就是面对各种挫折和打击,仍然能保持淡定从容的能力。说的通俗点,就是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百折不挠,面对逆境一笑而过,随遇而安的强大心理抗击力。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钝感力十分强大的人,他屡遭贬谪,几乎一生都在被贬,却也从来不影响他游山玩水,吟诗作赋,顺道还研究出了一道名菜——东坡肉,他就是有名的大文豪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何等的豪迈洒脱。

2.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钝感力呢?我认为培养孩子的钝感力,应该排在文化教育的前面,非常迫切。为什么?

2019年《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提到,中国儿童的自杀率全球第一,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选择自杀,每分钟就有两个死于自杀。而自杀的原因仅仅是“学习压力过大”“早恋”“父母离异”。

可见,孩子的钝感力太差了,抗打击能力弱爆了。这样的小问题都会走向自杀,那往后的漫漫人生路该怎么走呢。

3.怎么培养钝感力?不溺爱不包办,尊重孩子是 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会放手。

《清平乐》中的福康公主赵徽柔,是仁宗青梅竹马的妃子所生,并且是老来得女(古代28岁可不年轻了),可谓是天之娇女,仁宗对其及其溺爱,真可谓要什么有什么,待遇超越太子 ,这养成了公主骄横跋扈恃强凌弱的性格,也为以后仁宗去世后她被虐死夫家埋下了隐患。如果仁宗没有那么溺爱她,或许她不至于惨死。

养育孩子就是不断放手的过程,这个过程父母要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切记不可溺爱,适当给予挫折,比如跟孩子下棋,孩子输了我们要鼓励他,并且告诉他:“胜败乃兵家常事”,孩子赢了我们要赞扬他,但同时要告诉他戒骄戒躁。

带着孩子“出门长见识”

山村教师问孩子们长大了做什么?彼得说长大了做牧羊人,像他的父亲一样;铁匠的儿子说长大了做铁匠;只有海蒂说长大了要写故事,做个写故事的人,大家都取笑她。

海蒂刚到克拉拉家的时候是不识字的,更别说写字了,克拉拉的奶奶要求海蒂必须学会读书写字。后来来到阿尔卑山接克拉拉回家的时候,她给了海蒂纸笔,让她写故事,实现自己的梦想。


《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海蒂与爷爷》没有阿尔卑斯山的风和云,我们怎么培养出海蒂?

一个见过世面的孩子有多厉害?黄磊家的黄多多已经给我们答案。一个不出门的孩子,没见过外面世界的孩子很容易就陷入了“放养——挣钱——娶媳妇——生娃——放养”的怪圈。

我们要经常带孩子出去,有条件的更要去国外看看,不要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旅行中的见闻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他们会思考,这儿跟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他喜欢哪一种。他可能记不住所有的景观,却可能被街上的某个人某件事所感动,旅行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锻炼了他们的独立,让他们学会思考。

写在最后

养孩子是一场修行,这场修行的成败关乎的不只是我们自己,而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修行中我们小心谨慎唯恐出错,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转的,怎么培养内心强大而温和的孩子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唯愿我们早日实现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