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賣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選教科書,卻遭家長質疑,只因這7字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他常為普通百姓發聲,寫了很多諷喻詩。

例如《輕肥》,“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權貴的驕奢淫逸和貧民的艱難困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他的憂國憂民的思想。

這一點上,和“詩聖”杜甫倒是不謀而合。

他還曾為賣炭老人抱不平,寫下一首詩,入選中學課本,這首詩就是《賣炭翁》。

白居易的賣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選教科書,卻遭家長質疑,只因這7字

眾所周知,如今採用的部編版語文教材,是在人教版的基礎上改編的,自然少不刪減、替換和增加。

而白居易的這首《賣炭翁》正是取代了杜甫的《石壕吏》。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便漸漸走下坡路,白居易寫這首詩時是元和年間,當時的皇帝是唐憲宗李純。

唐憲宗和唐玄宗一樣,是前明後暗,一開始也曾勵精圖治,後來卻漸漸迷失了本心,政治也日益黑暗。

他重用宦官,甚至讓心腹宦官擔任神策將軍一職,領兵出征。

正是唐憲宗的寵幸和縱容,使得當時的宦官橫行無忌,連原本屬於官吏的採買權也被他們奪了去。

他們常常以低價購買物品,有時甚至分文不給,強取豪奪。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白居易寫了這首《賣炭翁》,表達了他對窮苦百姓的無限同情以及對宦官的憤恨之情。

白居易的賣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選教科書,卻遭家長質疑,只因這7字

詩歌開頭幾句極寫賣炭翁之艱辛。

他整日在南山伐木燒炭,他的臉上滿是灰塵,露出被火薰染的顏色,他的十根手指黑漆漆的,兩鬢也早已發白。

這幾句便將賣炭翁又苦又老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而賣炭翁越辛苦衰老,也就越能反襯後文宦官的囂張跋扈。

接下來的四句從側面突出賣炭翁的艱難生活。

詩人沒有直接描寫賣炭翁的生活如何,而是通過問答來凸顯他的不易。

他賣炭得來的錢用來幹什麼呢?不過是為了換取身上的衣物,口中的糧食罷了。

換句話說他只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罷了。

在這樣寒冷的季節,他穿著單薄的衣裳,可是卻希望更冷一些,這樣他的炭就能賣個好價錢了。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這兩句突出了他內心的矛盾,也進一步反映了當時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是有多艱難。

白居易的賣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選教科書,卻遭家長質疑,只因這7字

幸好天公作美,昨晚下了一場大雪,賣炭翁拉著一車的炭,來到了城門口。

此時集市的大門還沒開,又困又累的他便在城外的泥地中稍作休息。

雖然是“牛困人機”,但是當時賣炭翁的心中應該是很高興的,如果這一車炭都賣出去了,也許他就能過個暖冬了。

可是偏偏來了幾個“黃衣使者白衫兒”,他們打著為皇宮採買的旗號,硬是將這一車炭給拉走了。

而他們留給老翁的不過是“半匹紅紗一丈綾”,還不到這車炭百分之一的價錢,其實就是等於巧取豪奪了。

即使賣炭翁百般不捨,卻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這最後幾句將宦官搶奪百姓的野蠻行徑,和賣炭翁飽受欺壓的無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了詩人對底層百姓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的賣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選教科書,卻遭家長質疑,只因這7字

整首詩通過一個普通賣炭翁的經歷,揭露了當時宦官對百姓的壓迫,具有很典型的社會意義,歷來為人所稱道。

從大方向上來說,這首詩和杜甫的《石壕吏》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寫統治階級對於底層人民的剝削,也從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唐朝的歷史,無論哪首入選教科書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近來卻有家長質疑《賣炭翁》,只因“心憂炭賤願天寒”這七字。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有家長認為賣炭翁太自私了,他只想著若是天冷了,他的炭可以賣得好,可是卻沒想到同樣和他飽受飢寒的其他窮苦人。

這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人非完人,聖人尚且是“窮則獨善其身”,何況是賣炭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