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卖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选教科书,却遭家长质疑,只因这7字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常为普通百姓发声,写了很多讽喻诗。

例如《轻肥》,“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权贵的骄奢淫逸和贫民的艰难困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这一点上,和“诗圣”杜甫倒是不谋而合。

他还曾为卖炭老人抱不平,写下一首诗,入选中学课本,这首诗就是《卖炭翁》。

白居易的卖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选教科书,却遭家长质疑,只因这7字

众所周知,如今采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是在人教版的基础上改编的,自然少不删减、替换和增加。

而白居易的这首《卖炭翁》正是取代了杜甫的《石壕吏》。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便渐渐走下坡路,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是元和年间,当时的皇帝是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和唐玄宗一样,是前明后暗,一开始也曾励精图治,后来却渐渐迷失了本心,政治也日益黑暗。

他重用宦官,甚至让心腹宦官担任神策将军一职,领兵出征。

正是唐宪宗的宠幸和纵容,使得当时的宦官横行无忌,连原本属于官吏的采买权也被他们夺了去。

他们常常以低价购买物品,有时甚至分文不给,强取豪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写了这首《卖炭翁》,表达了他对穷苦百姓的无限同情以及对宦官的愤恨之情。

白居易的卖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选教科书,却遭家长质疑,只因这7字

诗歌开头几句极写卖炭翁之艰辛。

他整日在南山伐木烧炭,他的脸上满是灰尘,露出被火熏染的颜色,他的十根手指黑漆漆的,两鬓也早已发白。

这几句便将卖炭翁又苦又老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卖炭翁越辛苦衰老,也就越能反衬后文宦官的嚣张跋扈。

接下来的四句从侧面突出卖炭翁的艰难生活。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卖炭翁的生活如何,而是通过问答来凸显他的不易。

他卖炭得来的钱用来干什么呢?不过是为了换取身上的衣物,口中的粮食罢了。

换句话说他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罢了。

在这样寒冷的季节,他穿着单薄的衣裳,可是却希望更冷一些,这样他的炭就能卖个好价钱了。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两句突出了他内心的矛盾,也进一步反映了当时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是有多艰难。

白居易的卖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选教科书,却遭家长质疑,只因这7字

幸好天公作美,昨晚下了一场大雪,卖炭翁拉着一车的炭,来到了城门口。

此时集市的大门还没开,又困又累的他便在城外的泥地中稍作休息。

虽然是“牛困人机”,但是当时卖炭翁的心中应该是很高兴的,如果这一车炭都卖出去了,也许他就能过个暖冬了。

可是偏偏来了几个“黄衣使者白衫儿”,他们打着为皇宫采买的旗号,硬是将这一车炭给拉走了。

而他们留给老翁的不过是“半匹红纱一丈绫”,还不到这车炭百分之一的价钱,其实就是等于巧取豪夺了。

即使卖炭翁百般不舍,却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最后几句将宦官抢夺百姓的野蛮行径,和卖炭翁饱受欺压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的卖炭翁取代石壕吏入选教科书,却遭家长质疑,只因这7字

整首诗通过一个普通卖炭翁的经历,揭露了当时宦官对百姓的压迫,具有很典型的社会意义,历来为人所称道。

从大方向上来说,这首诗和杜甫的《石壕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写统治阶级对于底层人民的剥削,也从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唐朝的历史,无论哪首入选教科书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近来却有家长质疑《卖炭翁》,只因“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七字。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有家长认为卖炭翁太自私了,他只想着若是天冷了,他的炭可以卖得好,可是却没想到同样和他饱受饥寒的其他穷苦人。

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人非完人,圣人尚且是“穷则独善其身”,何况是卖炭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