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和长沙都允许摆摊了,可在武汉的小区周边我看到小摊贩被驱离

随着全国疫情趋稳,各地陆续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阶段,工作和生活都逐步恢复。持续近半年的疫情,给个体户和中小企业经营者造成极大打击:收入减少甚至零收入,却仍要承担商铺租金费用。同时,疫情造成的经济下滑也令不少人面临失业,许多失业人员难以再就业。不少城市管理者为帮助个体户尽快恢复生气,也让失业市民可以找到办法维持生计,开始逐步放松城市中的摆摊经营活动,印象中就有成都市最早实施允许市民摆摊经营,解决了不少人的灵活就业问题。最近又听闻长沙也逐渐尝试允许占道经营,获得民众的一些肯定。

然而在最早爆发疫情的城市武汉,城市管理方面似乎仍没有松动的迹象。这天是五月下旬一个周五的上午,天下着中雨,笔者来到武汉市洪山区某小区的菜市场附近,看到身着制服的保安人员在驱赶一群摆摊卖菜的商贩。

成都和长沙都允许摆摊了,可在武汉的小区周边我看到小摊贩被驱离

在身着制服的保安人员监督下,卖菜的小贩无奈收走摊位


因为位于菜市场附近,所以这边的人流量还不错,从询价的人的数量来看,的确是摆摊的好地方。


成都和长沙都允许摆摊了,可在武汉的小区周边我看到小摊贩被驱离

小商贩们在雨中摆摊卖菜

成都和长沙都允许摆摊了,可在武汉的小区周边我看到小摊贩被驱离

穿着制服的两个人喊着“这里不准摆摊!”摊主们无奈的说:“那我们去哪里呢?”

心中很为这些小贩觉得难过:冒雨出来摆摊,还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这样的下雨天,谁不想安安稳稳呆在家里刷手机、看电视?如果有的选,他们还会冒雨出来摆摊吗?忽然想起上学时学过的一篇文章《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可是那些安保人员就该被谴责吗?他们也只是奉命行事,如果不能驱离这些小摊贩,他们的工作考核就不会达标,可能这个月的绩效又会减少。每个人的背后似乎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不远处就是农贸超市,这里的关卡还没有撤,出入都得扫码、量体温。对于老百姓来说,有时候嫌麻烦,可能并不喜欢这样的管理方式。同时,因农贸超市内的摊位费推高了成本,因此蔬菜价格无法与小摊贩相竞争。

成都和长沙都允许摆摊了,可在武汉的小区周边我看到小摊贩被驱离

农贸超市入口需要扫码、测体温才能进入

进入农贸超市,发现很多摊位和门面没有开。这些门面和摊位都是由公司集中管理,费用应该不低,这次疫情对武汉的经济造成很大影响,许多个体经营户撑不下去,只能选择收摊、关店。

成都和长沙都允许摆摊了,可在武汉的小区周边我看到小摊贩被驱离

这是农贸超市的黄金位置,却没有撑过这次疫情


成都和长沙都允许摆摊了,可在武汉的小区周边我看到小摊贩被驱离

农贸市场的人流量比不上以前,目测有1/3的摊位没有开了


成都和长沙都允许摆摊了,可在武汉的小区周边我看到小摊贩被驱离

农贸市场里很多有经营门面的商家也选择关门歇业,占到1/4左右

从农贸超市里的情况来看,经营状况同样令人堪忧。几乎有1/3的摊贩和门面停业了,市场上往来的人员也少了一大半。在这种情况下,若还像之前那样承担摊位费和门面费,经营的利润之微薄可想而知。大多数的个体经营者几乎都在苦苦支撑,希望随着疫情的平息,人流会逐渐恢复往常。

走在路上又想起昨天在人大会议上的李克强总理说出的数据: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是啊,这就是现实。城市中产阶级和高收入阶级毕竟是极少数人,但是广大的中国土地上仍有这么多低收入者。他们也许是农村里勤耙苦干的农人,也许是辛苦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却只能领到微薄退休金的工人,也许是已经远离家乡在城市里打拼却屡屡碰壁的漂泊者,也许就是若干年后的你和我。我们的社会理应给这些人活下去、活得更好的希望,因为只有这6亿人收入提高了,这个国家才真的强大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