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摊?不明觉厉,不是我的我不“摊”

什么是公摊?不明觉厉,不是我的我不“摊”

在中国购房经常会听说这样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公摊”面积。通过搜索关键词,我们可以发现网络上对“公摊”的说法,大概只有中国和中国台湾有这种说法。下图为度娘对“公摊”的解释:

什么是公摊?不明觉厉,不是我的我不“摊”

不仅如此,就房地产政策知识而言,也有相关规定。

什么是公摊?不明觉厉,不是我的我不“摊”

按照相关规定这么解释,也解释的通。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在买房时,房产证上填的建筑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不一样呢?比如下图所示,建筑面积172.71㎡,套内建筑面积152.71㎡,这两者间为什么少了20㎡?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公摊”面积,说白了我们在买房的时候交的是建筑面积的钱,而实际用的时候只有套内面积。那么“公摊”面积用哪里了呢,又是怎么计算的呢?

什么是公摊?不明觉厉,不是我的我不“摊”


“公摊”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1、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2、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3、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总套内面积

4、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是不是看着有点懵?第一次买房的人,对这些概念大多都是懵懵懂懂的,其实这些东西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基本上是用不着的,了解一些相关知识避免采坑就可以了。

什么是公摊?不明觉厉,不是我的我不“摊”

那么住宅的公摊率多少算合适的呢?

对此我们要知道的是,根据建筑高度楼层的不同,其所规划的公摊占比也有所不同:

什么是公摊?不明觉厉,不是我的我不“摊”

因此,在比较购房产品时,尽量选择合理楼层范围内的房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虽然做不到专业,起码也能做到不吃哑巴亏。选择合理的公摊面积比一味追求公摊小的房子要来的更加实际。

实际看房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1.带底商的房子

现在的小区普遍会有这种做法,为了丰富社区生活和娱乐配套,部分开发商会会把1-3层开发成商铺,以此来对外销售或者出租。这类房子的“公摊”会比较大,因为楼上的商品房与楼下的商业部分,消防通道可能不是一个,部分开发商会把商业用的公摊划分到住宅部分,这样就会造成“公摊”面积增大。

什么是公摊?不明觉厉,不是我的我不“摊”

2.单层面积小的房子

相对于高层住宅,买小面积户型的房子时,公共区域部分也是要按规定预留尺寸的。也就是说,2栋同样都是2梯3户的设计下,同样的高层住宅,核心的“公摊”面积基本上是一样的。

3.外观凹凸的房子

现在有很多房子的设计都很美观、比较立体。然而在实际计算“公摊”面积的时候,墙体也是会算在里面的,名义上会送的面积,实际也是变相增加了公摊。送的面积是否能与“公摊”功过相抵还是要实际的去衡量。

什么是公摊?不明觉厉,不是我的我不“摊”

4.梯户比大的房子

梯户比是指同一楼层的住户数量与电梯数量的比例。梯户比越大的房子,相应的“公摊”面积也就越大。因为电梯和楼道的尺寸越多,无形中就增加了每个住户的“公摊”面积,公共区域是宽敞了,但自己居住的舒适度相对就变差了。

最后总结:

总而言之,不管是公摊大的房子还是公摊小的房子,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至于如何选择,就要以实际需求来定。有人可能会问,有没有没有公摊的房子?答案是有的,但房子的价格也相对应的会有所提高,俗话说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谁都不傻!

注意:此图片的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