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研究 | 國研中心魏際剛、劉偉華: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供應鏈的危與機

智庫研究 | 國研中心魏際剛、劉偉華: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供應鏈的危與機

來源:澎湃新聞網

作者:魏際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劉偉華,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系系主任、教授

版權申明:內容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智庫研究 | 國研中心魏際剛、劉偉華: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供應鏈的危與機
智庫研究 | 國研中心魏際剛、劉偉華: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供應鏈的危與機

一、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國際供應鏈帶來重大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破壞了各國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對各國供應鏈安全帶來重大沖擊、鏈條傳導效應還在繼續。作為製造大國、物流大國、消費大國、全球供應鏈樞紐,中國抗疫的重大進展與順利復工復產,為全球疫情防控與世界經濟穩定貢獻了重要力量。但同時要看到,當前全球形勢複雜嚴峻,海外疫情持續惡化,導致全球供應鏈梗阻與外部需求回落,對中國供應鏈帶來顯著的外部衝擊。

一是,發達經濟體與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疫情惡化對中國出口造成很大沖擊,外貿企業與外商投資面臨不確定風險與壓力,直接影響外貿供應鏈穩定。

從出口看,今年1-2月份,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同比下降15.9%,製造業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由1月48.7%下降至2月的28.7%,出口面臨巨大壓力。然而,從2月底開始,新冠疫情開始在歐美等發達經濟體迅速擴散,使其部分產業停滯甚至工廠關閉,外需進一步惡化,預計第二季度出口會繼續下滑。

全球重點疫區在中國出口貿易中佔有重要位置,如美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伊朗在內的九大重點疫區,2019全年中國對其出口額佔比分別為16.7%、5.7%、4.4%、3.2%、2.5%、1.3%、1.1%、1.3、0.4%,合計37%;2020年1-2月,除伊朗外,中國對其他八個疫情重點國家的出口額分別下降26.5%、23.3%、17.4%、22.9%、28.2%、14.3%、14.3%、17.2%。若疫情持續,可能接近40%的出口訂單會明顯受到疫情影響,面臨削減或延遲。

此外,中國對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的出口依存度大於進口依存度,國外需求限制將導致中國出口面臨壓力(圖1略)。從中國前十大出口商品看,2019全年向九個重點疫情國家出口商品均佔各類商品進口總額30%以上(圖2略)。其中機電產品及勞動密集型產品佔據主要位置,2020年1-2月,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同比下降16.2%。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服裝出口下降20%,紡織品出口下降19.9%,塑料製品出口下降16%,傢俱出口下降22.8%。

外貿企業如今新增訂單基本為零,而已有訂單又因疫情不斷延遲交付或者直接退單,使得剛剛復工的外貿行業再次陷入冰點。中國約有6000萬人在與出口相關的行業工作,外貿行業的停工停產,將導致大量人員二次失業。而且外貿企業的再次停工停產,會導致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停滯,衝擊將沿國內供應鏈逐級傳導。此外,1-2月,外商企業投資下降16%,在全球疫情肆虐造成美元荒的背景之下,外資撤出難以避免。

二是,全球疫情蔓延導致的停工停產對中國部分進口依賴行業的上游鏈條產生不確定供給影響,導致企業停工停產現象相繼發生。今年1-2月份,中國貨物貿易進口同比下降2.4%,然而近期全球範圍疫情蔓延,各國紛紛採取更加嚴厲的防疫措施,全球各地的停工停產增加了中國進口不確定性。中國作為全球重要進口需求方,對於一些疫情嚴重國家的進口依賴度比出口依賴度更高,2019全年從美國、日本、韓國、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伊朗在內的九大重點疫區的進口金額佔比分別為5.9%、8.3%、8.4%、5.1%、1.2%、1.6%、0.4%、1.0%、0.6%;2020年1-2月,除美國、西班牙外,中國對其餘八個國家的進口額同比下降8%、6.6%、14.3%、12.4%、27.9%、11%、49.6%(圖3略)。

從中國前十大出口商品來看,從九個重點疫情國家進口商品機電設備、機械器具、光學醫療設備、車輛等運輸設備、塑料及其製品、有機化學品均佔各類商品進口總額30%以上,全球疫情防控措施可能使這些產業面臨供給風險(圖4略)。其中,對日本、韓國、德國、伊朗的進口依賴度大於出口依賴度(圖1略),日本和韓國是中國電子計算機等細分鏈條的最重要來料方,日本和德國是中國機械設備、醫療設備、交運設備等精密設備的最重要來料方。目前日本和韓國的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對於半導體產品供給影響預期較小。但中國對於汽車零部件進口,美、德、意合計佔比40%;機械設備進口,美、德、意、法、英的進口占比為40%;醫藥、醫療器械,美、德、法、意佔比總和達到56%;化工產品進口,美、德、英、法、意五國的進口占比為36%;航空航天及其零件產品,中國從美國、法國的進口就佔到全部進口的83%。這些進口依賴程度高的高附加值商品通常具備科技含量高、不可替代性強等特點,如果疫情發酵影響了海外部分供給與物流停滯,將對中國進口鏈條的產業產生重大影響,面臨斷供或漲價風險。而且可能從進料加工或來料加工裝配環節傳遞影響到出口鏈條。

三是,受制於全球疫情暴發,全球空運、海運等物流渠道受阻,物流成本飆升加劇供應鏈的中斷風險。根據各大航司官網和新聞媒體公佈的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20多家航司全線停飛所有航班。中國第一時間暫停了大陸港口始發的國際郵輪,涉及到全球7家公司10艘國際郵輪。出口物流的價格也呈上漲趨勢,截至3月15日,美線、歐線、中東線以及日本線空運價格相比春節前的漲幅分別為2倍、1-2倍、1倍和3倍左右。如果全球疫情遲遲得不到控制,就意味著停飛的航線會持續增加,航空物流費用也會繼續上漲,進一步加劇全球物流渠道的中斷風險,中國產業鏈面臨國際運輸物流瓶頸壓力。

二、化危為機,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與精準施策1、對不同產業供應鏈進行分類施策

對於民生物資供應鏈,要優先保障安全,特別是對居民日常消費的物資需要確保長期穩定運行;對於應急防疫物資,要優先加快生產,相關主管部門要推動應急物資產能的區域分配,確保應急防疫物資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同時,出口支援海外抗疫;對於戰略性物資如石油等原材料,要著眼長遠,加強戰略儲備,防止國外供應鏈中斷導致的國內供應不足;對於高技術供應鏈,要在分析國外依存度的情況下,加快相關產品儲備,同時要儘快開展國內供應商本土試製,警惕他國供應鏈中斷導致逆向傷害中國供應鏈體系。

2、推動企業進行供應鏈再造和智慧化變革

企業要根據發展實際,開展供應鏈再造計劃,提升供應鏈彈性。一是進行供應鏈上下游產能分析,與供應鏈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安全診斷;二是對關鍵性的薄弱性環節,要採取備鏈計劃、柔性轉產、多源供應等措施,確保供應鏈穩定;三是核心企業要加快引領供應鏈數字化變革,開展透明供應鏈體系建設,確保供應鏈風險可識、可防和可控。四是大力推動供應鏈智慧化發展,開展數字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建設,積極推進敏捷生產、自動化生產、智能製造、智能運維,推進3D打印技術應用、無接觸式交付和不間斷快速供貨。

3、對外向型供應鏈實行部分國內替代

從進口看,促進高附加值行業尋找國內替代和國產化,逐步提高國內產業配套水平。加強對重點產業供應鏈分析與判斷,扶持國內高技術產業發展,推動跨國收購,吸引國外企業向中國轉移,形成國內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從出口看,加快出口訂單的國內需求轉移,通過行業協會、供應鏈服務企業和各個省市政府的推動,整合出口訂單信息,推動出口產能信息共享。加快工業與服務業產能共享平臺建設,通過掌握外貿出口企業的現實需求,實現部分出口訂單向國內轉移,利用強大內需減少出口企業供應鏈中斷衝擊影響。藉助中國支援全球疫情應對的戰略機遇,大力推動醫療物資出口供應鏈建設。

4、加快物流、電子商務發展以增強供應鏈韌性

美國沃克斯網站3月25日刊登題為《快遞服務幫助中國渡過新冠病毒危機,美國須得趕上》一文,指出新冠疫情暴露出西方在物流及電子商務方面落後中國4-5年,在北美和歐洲暴發疫情之際,這種落後現狀凸顯。中國要高度重視物流、電子商務對中國經濟、中國製造韌性的強力支撐作用,深挖物流業作為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產業價值,藉助“十四五”規劃的時機,出臺專項規劃,加速物流強國、電子商務強國建設步伐。

5、做好“新基建”供應鏈戰略規劃

要對產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5G、區塊鏈、人工智能、城際高速鐵路與城際軌道交通、下一代航空系統、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儲能設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等新基建做好戰略規劃,形成新基建供應鏈主導權、控制權,避免戰略高科技供應鏈中斷帶來的風險。

6、以優良營商環境鞏固全球供應鏈樞紐地位

作為全球製造中心、貿易樞紐、物流大國,中國在全球率先走出疫情危機,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理想之地,若能夠以優良、友好的商業環境,更好吸引境外投資,加強吸引中高端產業、技術、資本、服務、人才流入,中國供應鏈樞紐地位會更加穩固。

三、推動全球治理,保障全球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

在病毒面前,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在當前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中國需要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特別是加強全球供應鏈治理體系建設,與各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堅決遏制逆全球化行為,保障全球供應鏈開放發展

高度警惕極少數國家逆全球化行為。各國共同推動全球自由貿易、區域自由貿易、雙邊自由貿易,強化各國間自由貿易合作關係,推動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全球流動,構築更高開放水平的區域產業鏈、科技創新鏈和全球供應鏈。中國作為全球化堅定推動者,在全球性、區域性自貿區建設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2、促進貿易、運輸、物流便利化,保障全球供應鏈穩定

各國加強貿易合作和海關協調,在有效疫情防控前提下儘快恢復國際航線、解除相關貿易國的海關限制、停航、停運、拒收以及關稅上調等管制手段,消除跨境物流通道壁壘,確保跨境供應鏈通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數字供應鏈體系建設,構建“數字絲綢之路”,促進沿線國家核心生產要素、區域優勢資源、產業鏈上下游環節的便利鏈接與整合,降低交易成本。

3、推動國際社會加強合作,保障全球供應鏈安全

各國加強信息溝通與產能合作,加強商務磋商與協調,推動建立疫情形勢下供應鏈產能合作多邊協調機制,推動全球供應鏈安全治理體系構建,探索高效的治理框架、治理結構和治理模式。發揮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作用,在充分吸收各國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全球供應鏈應急協同機制建設,構建基於全球應急事件的供應鏈應急體制、機制和國際法律體系,推動全球供應鏈應急預警體系建設與信息共享,構建全球應急資源信息發佈平臺,助力應急救援物資的全球協同調度。

  • 鵬城政事 | 深圳市委書記重磅解讀!2020深圳發展的方向和重心定了!

  • 深圳宣佈“新基建”!將全面掀起開發建設熱潮!超萬億政府投資項目計劃來了

  • 鵬城政事 | 重磅!深圳宣佈在深莞邊界開建兩所大學!190平方公里科學城將徹底打通!

  • 人口1000萬的深圳用黑科技抗疫成功:這就是中國城市未來的樣子!

  • 中央最高指示:內部講話全文首次公佈!深圳最新部署來了!超級工程將全面復工

  • 深圳“懸賞”新冠肺炎應急科研攻關,項目可獲億元級獎勵!

  • 《光明日報》頭版:超大城市應急治理的“深圳探索”

  • 鵬城政事 | 深圳宣佈緊急立法!22條,事關超1200萬人、200多萬企業的重大決定來了

  • 重磅!廣東就疫情防控作出特別決定

  • 2020深圳55個機會來了!

  • 一圖讀懂 | 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

  •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

  • 鵬城政事 | 激動!深圳一天內啟動3個重大項目!全球領先、國際頂尖的醫療中心來了!

  • 深圳,好在哪裡?

  • 鵬城政事 | 深圳再引進一所大學!超5萬校友已到,與深圳2.1萬億產業發展高度契合!

  • 市委書記化身“招商專員”!深圳全球招商,這些產業將再次爆發

  • 新華社:大破大立,深圳強攻科研體制“市場化”改革(系列一)

  • 新華社:開創科研管理新範式,裂變創新驅動強能量(系列二)

  • 新華社:歡迎奇思妙想,深圳打造顛覆性技術策源地(系列三)

  • 新華社:扶上馬送一程,深圳讓新經濟跑出加速度(系列四)

  • 新華社:深圳打造創新母體,向“全球智慧孵化器”奮進(系列五)

  • 新華社:深圳打造“高顏值”城市,環境也是生產力(系列六)

智庫研究 | 國研中心魏際剛、劉偉華: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供應鏈的危與機
智庫研究 | 國研中心魏際剛、劉偉華: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供應鏈的危與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