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際剛:中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魏際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 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內容摘要: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性、戰略性、複雜性、長期性工程。產業高質量發展由產業發展戰略高質量、產業發展過程高質量與產業發展結果高質量三方面構成。發展戰略高質量為發展過程高質量指明瞭目標與方向,發展過程高質量是發展戰略高質量的具體實施與路徑選擇,發展結果高質量是發展戰略與發展過程高質量的最終體現。在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產業發展宜採取"揚長補短,攻守兼備""穩中求進,重點突破""虛實互動,軟硬一體""上下互濟,時空優化""互利共贏,內外統籌"的戰略方針,從"質量提升、效率變革、新產業成長、創新驅動、模式升級、空間佈局優化、可持續發展、要素支撐"等維度選擇發展路徑。

關鍵詞:產業 高質量發展 戰略 路徑

一、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要求

產業興則國興,產業強則國強。產業是支撐經濟增長、推進現代化、保障國家安全的核心力量,是大國競爭的根基所在。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製造大國、交通大國、物流大國、網絡大國、科技大國、能源大國等。諸多產業已實現了對發達國家在數量與規模上的追趕和超越。但中國還不是產業強國,在質量、效率、競爭力、品牌、前沿技術等方面尚需"二次追趕"。未來五至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會深入推進,國際間的產業、科技競爭更加激烈,產業分工和貿易環境會出現許多新的重大變化。縱觀國內外大勢,中國產業發展仍將擁有戰略機遇,但也將面臨短期性問題與長期性問題疊加、國內因素與國外因素交織、外部風險與不確定性增加的重大挑戰。如何在全球變革中加速產業強國建設步伐,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抉擇。

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性、戰略性、複雜性、長期性工程,需要系統、全面、協調、創新、智慧、開放、包容、綠色、集約、充滿活力地推進。既要立足國情、實事求是,又要放眼全球、著眼長遠;要堅持持續動態優化、需求導向、市場與政府有機結合、遵循產業自身發展規律。產業高質量發展由產業發展戰略高質量、產業發展過程高質量與產業發展結果高質量三方面構成,如圖1所示。

魏際剛:中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圖1 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

這三方面是一個整體,彼此環環相扣,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統一於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展戰略高質量為發展過程高質量指明瞭目標與方向,發展過程高質量是發展戰略高質量的具體實施與路徑選擇,發展結果高質量是發展戰略與發展過程高質量的具體體現。同樣,發展結果又被反饋到發展戰略、發展過程中。產業發展過程連接、影響著產業發展戰略目標與產業發展結果。

實踐中,人們對產業發展目標或期望的結果設定予以更多關注,提出了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高品質產品與服務;強大的創新能力與競爭力;良好的經濟效益;可持續發展;實現新產業革命與各次產業現代化等各類目標。然而,需要明白:結果或目標不等同於戰略、路徑。產業發展結果的高質量如何實現?這就需要產業發展戰略高質量來指引,產業發展過程高質量來保障。

二、推動產業發展高質量首要的是戰略的高質量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全球格局將進入深度調整期,國際產業競爭將加劇。中國產業發展戰略制定應遵循發展規律、競爭規律,靈活應對世界發展變化,牢牢把握時代發展之機,著力化解發展中的問題與風險。總體上可採取"揚長補短,攻守兼備""穩中求進,重點突破""虛實互動,軟硬一體""上下互濟,時空優化""互利共贏,內外統籌"等戰略方針。如圖2所示。

魏際剛:中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圖2 產業發展戰略高質量

"揚長補短,攻守兼備"。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要充分發揮中國的產業優勢領域,著力彌補發展中的短板,消除產業發展的瓶頸。有競爭力的產業在全球進行佈局,缺乏競爭力的產業如幼稚性產業、對外依賴性產業、產業鏈薄弱環節要加強防禦能力,增強供應鏈彈性,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穩中求進,重點突破"。要保持傳統產業的穩定發展,圓滿完成工業2.0與工業3.0的任務。同時依託傳統產業優勢,加快發展新興產業,超前部署未來產業,有序推進工業4.0等各項戰略任務。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是鬍子眉毛一把抓,要重點突破關乎國家安全與戰略能力的關鍵產業、關鍵技術、關鍵部件、關鍵基礎設施的瓶頸,佔據未來戰略競爭制高點。

"虛實互動,軟硬一體"。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與金融良性互動,推動農業、工業與服務業聯動發展,推動農業、工業、服務業與信息網絡深入融合,推動硬件、物理基礎設施與軟件、數字化基礎設施等一體化發展。

"上下互濟,時空優化"。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供應鏈中的供方需方、創新鏈中研發設計與商業化產業化等協同發展,提升產業生態、創新生態的共生性、複雜性、韌性與靈活性。分產業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升級,統籌短期與長期發展。完善地區間分工協作網絡,持續優化產業空間佈局。

"互利共贏,內外統籌"。要著眼於人類文明進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中國與世界的共同發展。大力增強中國的全球連接能力與流動能力,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開放,將中國與世界多數國家的生產網絡、貿易網絡、創新網絡、物流網絡、資源網絡等緊密聯在一起,合理佈局支撐中國發展的全球網絡,構建中國的全球生產貿易體系。

三、在戰略高質量前提下推進產業發展過程的高質量

產業發展過程高質量以優化發展模式、動力與路徑為主線,通過"六大導向""八大協調""八大路徑"(如圖3所示),根本上改變產業粗放式發展、不可持續發展、不包容發展狀況,走出一條集約發展、質量發展、智慧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綠色發展之路。

魏際剛:中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與路徑

圖3 產業發展過程高質量

1."六大導向",是指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質量導向、競爭力導向、創新導向。

目標導向。以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與實現產業強國目標為指引,推進新產業革命與產業現代化進程,加速做強戰略性產業與關鍵產業。

問題導向。必須著力解決各次產業發展中的各類問題與短板,特別是重大結構性、體制性問題。消除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需求導向。人民第一,以人為本。產業發展要緊緊圍繞人民的需要,充分考慮各類人群訴求。產業的體系、結構、佈局以及產品品種、數量、品質、價格等,要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需求,使產業體系與各類需求相吻合,產業結構與需求結構相匹配,產業發展與國內需求條件相適應。針對日益細分的市場,提供更加精細的產品、服務,更加系統全面的解決方案,以更多價值創造來適應、引導、釋放需求。

質量導向。質量問題影響人類的全部活動。質量是產業持續發展最基本的決定因素。質量問題是產業發展的中心問題之一,是社會各界所關心的一個共性問題。產品的質量水平決定著產業發展的水平。中國產業必須從提升質量上下功夫,從數量時代邁向質量時代。堅持"質量為先",將質量突破作為中國產業由大變強的關鍵予以重點推進,引導產業把轉型升級的立足點真正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

創新導向。產業未來的競爭力取決於創新能力。為了贏得未來競爭,各次產業必須在創新、研發、關鍵技術方面有重大突破,逐步進入到世界領先地位。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與競爭力的提升,充分激發產業界、科技界、教育界的創新活力,促進人民創造力與想象力的發揮。要以新科技新理念新模式推動產品、工藝、流程、商業模式、管理、制度、服務、營銷、組織、品牌等多維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創新,使中國從創新追隨者向創新領導者轉變。

競爭力導向。以形成國家競爭優勢、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領域、提高國際競爭力與影響力為導向,構建有利於提升競爭力的要素與環境條件,持續提升生產率水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高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2."八大協調",是指產業規模(增速)與質量相協調;產業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工業、農業、服務業相協調;產業與社會相協調;國內產業與國際產業相協調;地區產業相協調;軍事產業與民用產業相協調;傳統動力與新興動力相協調。

產業數量(規模)與產業質量相協調。中國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內需規模巨大,這就要求國內產業具有服務超大規模市場的能力。沒有量變的積累(足夠的規模)就談不上質的飛躍。要做到量中有質,質中有量,量質互動。

產業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產業發展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加強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生態環境保護要有利於產業升級,將綠色理念導入產業鏈條全過程,推進產業綠色化發展,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工業與農業、服務業相協調。以新型工業化推動農村現代化,以農村現代化支撐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推動工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通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來支撐工業競爭力提升,引導和支持製造企業做強生產製造環節的同時,更多引入服務元素,使得製造與服務彼此嵌入、交叉、滲透與賦能。

產業與社會相協調。產業發展要有利於促進社會發展,如就業增加、就業人員收入水平提高,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承擔相應社會責任等。社會發展能夠為產業發展提供合理的人力資源規模、優化的人力資源結構、高效的人力流動、安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等。

國內產業與國際產業相協調。中國產業規模巨大,外溢效應明顯,國際影響力強。中國應將國內產業升級與全球產業格局調整結合起來。把握全球產業格局變動趨勢,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促進國際經濟大循環。根據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東道國的需求確立升級戰略與對策。

國內各地區產業相協調。一方面要激發地區發展活力,充分調動地方在產業發展方面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另一方面,要保障各種要素在國土空間上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形成地區間產業優勢互補、合理分工、協同發展的格局。

軍事產業與民用產業相協調。強國必須強軍,強軍依靠強國。履行新的歷史使命,軍事產業需要有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標準,需要從黨和國家建設的全局,以及現代化建設的高起點上,謀劃軍事產業現代化建設,提高打贏未來戰爭的能力。必須推動軍事產業升級與民用產業升級相耦合,以民促軍,寓軍於民,軍民融合,通力合作。

傳統動力與新興動力相協調。中國產業類型的多樣性、多種生產力水平、多種發展階段以及不同層次的需求,決定產業發展需要"混合動力",不能僅靠單一的要素驅動、投資驅動或者創新驅動,不能僅靠傳統產業或新興產業,而是多種動力機制的混合。中國既要大力發展傳統產業,充分發揮初級勞動力和自然資源較為豐富以及初級加工基礎好的比較優勢。又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實現從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從低增加值向高增加值、從低生產率向高生產率的轉變。

3."八大路徑",是指從"質量提升、效率變革、新產業成長、創新、模式升級、空間佈局優化、可持續發展、要素支撐"等維度實施路徑選擇。

路徑1:標準化、精益化、管理優化相結合的質量提升路徑。強化標準引領,形成"底線標準、消費者滿意標準、戰略性標準、國家安全標準、未來標準"相統一的產業標準體系。形成以質量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構建質量與價格的科學聯動、反應機制。推動企業精心設計、精益生產、精細服務。健全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提高全面質量管理水平。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制度、誠信體系建設,完善產品召回制度。

路徑2: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賦能的效率變革路徑。圍繞著降本增效、供需對接的要求,推動產業數字化進程。加強應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對供應鏈不同環節、生產體系與組織方式、產業鏈條、企業與產業間合作等進行全方位賦能。加快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信息網絡技術,促進企業內的人、物、服務以及企業間、企業與用戶間互聯互通、線上線下融合、資源與要素協同。

路徑3:新產品、新服務、新技術、新業態為導向的新產業成長路徑。把握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重大歷史機遇,大力發展下一代信息網絡(如產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端裝備(如大飛機、新能源汽車、無人自動駕駛汽車、磁懸浮鐵路等)、生物(如基因產業、生命科學、生物疫苗等)、新材料、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氫能等)、特高壓、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路徑4:不同類型、層級、領域創新體系建設的創新驅動路徑。圍繞國家戰略、市場需求、未來方向等,推動企業、產業結合自身情況,升級創新範式,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耦合。推動政產學研用有機結合,推動企業創新體系、產業創新體系、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打造世界級的創新生態系統。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路徑5:平臺化、共享化、供應鏈化、生態化的商業模式升級路徑。改變企業單打獨鬥、單一"產業"思維,轉向"體系"思維,促進產業融合,構築產業、資金、市場、人才、平臺、技術等諸多要素協同的產業與市場高效對接的新商業模式。

路徑6:地區、國內、國際產業分工深化的空間優化路徑。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與後發優勢""形成自身獨特競爭優勢""暢通國內循環國際循環"等思路,推動各地區從全球分工體系與國家發展戰略角度精準定位,選擇好主導產業、支柱產業與優勢產業,培育特色鮮明、專業化程度高、配套完善的產業集群。發達城市群可著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路徑7:將綠色、循環、低碳理念導入各次產業、產業全生命週期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在產業發展的規劃、設計、生產、流通、物流、消費、投資、運維、評價、治理、供應鏈等各方面體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目標,推動產業綠色化轉型與綠色產業發展,統籌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發展,促使企業提供清潔環保的產品和服務,實現降低能源資源的消耗、減少廢棄汙染物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強度,同時保持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路徑8:通過要素供給升級與體制機制有效保障來提高產業發展潛力的要素支撐路徑。產業發展過程高質量離不開相關要素支撐。包括:符合時代技能要求與知識結構的豐富人力資源;先進適宜的技術裝備;強大、智能、安全、綠色的物理基礎設施、數字化基礎設施與創新基礎設施;規模適度的多層次多渠道資本體系;相對充足的土地、礦產、能源等資源;富有效率的經濟組織、科研組織;精準、靈活的政策;良好的體制機制等。

總之,在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首要是保證產業發展戰略高質量,才有發展過程高質量,才有最終達到產業發展結果高質量的可能。各行各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明白這一基本的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