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優雅走完人生“後半場”,他們的今天,即是“明天”的我們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誰沒年輕過呢?年少莫笑白頭翁,花開花落幾時紅。想想咱們的父輩,曾經他們為了更好的生活,忙忙碌碌地奮鬥了一生,臨到老了,卻不能有滋有味地安享晚年。

近些年來,社會新聞經常披露一些與老年人相關的惡性事件,這些事件折射出:老年人與社會脫節的問題暴露得更加充分;經濟社會發展缺乏老年視角,使得很多老年人不能夠優雅地走完人生的“後半場”。

晚年生活的狼狽,折射出老年友好型社會的欠缺。

恐老、厭老情緒氾濫

這些年來,老年人成為遭詐騙“重災區”。一些詐騙團伙和不法分子針對老年人信息不對稱、法律意識相對淡薄、防範意識不強等特點,設置各種陷阱,大肆侵害老年人權益。

17年,山東青島一名60歲老人受騙買了6萬餘元保健品,內疚之下,在告誡家人好好生活之後,選擇了跳海;煙臺一名65歲老人不惜花大價錢買各種保健品,可沒想到導致腎積水,老伴的胃也吃出了毛病;淄博警方17年破獲了一起購買紀念幣高額返利的詐騙案,有300多名老年人被騙走900多萬元……

“恐老、厭老”等現象也日益凸顯。

18年12月,因小區業主反對,蘭州市某小區創辦的愛心託老所不得不暫時放棄擴大經營的打算,11位老人在熬過8個沒水沒電的夜晚後,被迫搬回原處或被家屬接走。

同樣的情況,近年來在全國多地時有發生。位於湖南省長沙市一老年公寓項目2016年剛啟動,便遭到小區居民抵制。

業主反對的意見主要有:養老院有老人去世,經常有殯儀車輛進入,會使小區居民產生恐慌心理;養老院入駐小區,必然會使小區房價下降,造成居民手中持有的物業貶值......

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表示,給老年群體貼標籤,汙名化老人,營造恐老、厭老情緒的事件時有發生。

是什麼讓老年生活如此狼狽

近年來,我國各種老年福利事業和社會化服務取得明顯進展,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也十分明顯。

老年人空巢化、獨居化現象之普遍,是以前沒有過的。

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人群之間、階層之間,老年人的各種福利待遇等存在明顯不平衡;人口預期壽命延長,但老年健康狀況未能跟上,我國目前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近4000萬。

“如今對老年人除了滿足物質需求,還要進一步滿足他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心理等各個方面的需求。”

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彭希哲認為,有必要在老年基礎設施、保障、服務、福利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補短板、強弱項。

山東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長崔樹義認為,老年人口迅速增長以及社會變化加快,加劇了老年人與社會脫節的問題,“亟待建設老年友好型社會”。

願景:讓社區老年人優雅地走完人生“後半場”

每個月,深圳市寶安區智惠華齡養老服務中心都會到新安街道各社區探訪老人、慰問老人,給這些空巢、獨居老人帶去精神慰藉,詢問老人們的身體狀況,並測量老人的血壓和血糖,實地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小“麻煩”,譬如頭髮長了,無人修理;指甲長了,無法修剪;家裡盥洗室牆面髒了,無人清洗等。


讓老人優雅走完人生“後半場”,他們的今天,即是“明天”的我們

給社區老人修剪腳指甲

巧妙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會有力促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在早已進入老齡化的發達國家,除了政策創新以外,就是科技創新。早在2012年,全國老齡辦就提出“智能化養老”的理念,鼓勵支持開展智慧養老的實踐探索。

正是有良好的環境背景,在寶安區新安街道海旺、海裕、文雅、文匯、寶民、靈芝園等6個社區,“互聯網+居家養老”已成為當地的重要舉措。真正實現坐在服務中心的電腦監控終端平臺前就能看到,各社區老人的GPS定位、健康監測等。

智惠華齡養老服務中心的「智惠老年」app能夠實現電話客服、老年人、服務商三方同時通話,足不出戶就可享受信息諮詢、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等幾十餘種服務。

讓老人優雅走完人生“後半場”,他們的今天,即是“明天”的我們

信息諮詢、健康知識、醫療保健

“有了這個APP,我可以隨時遠程查看、瞭解父母身體健康狀況,感覺心裡踏實多了。”

海旺社區好望角居民劉東說,由於平時上班比較忙,不能一直陪伴父母,現在中午午休的時候就可以通過系統隨時關注父母情況。

讓老人優雅走完人生“後半場”,他們的今天,即是“明天”的我們

血壓歷史記錄可查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表示,公共資源的合理分配,比如針對老齡化人口打造適合老年人的宜居環境、改造基礎設施等,是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舉措。

廣州市公交車為了照顧老人的心理感受,用“叮”的提示音,取代之前“嘀,老人優惠卡”“嘀,老人免費卡”的提示音;泰山景區30%衛生間設有人性化的“第三衛生間”,解決一部分特殊對象(不同性別的家庭成員共同外出,其中一人行動無法自理)上廁所不便問題……

視頻加載中...

廣州公交車取消“老人卡”提示音引發爭議

“養老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文明進程。”

翟振武認為,應積極看待老齡社會,積極看待老年生活需求,將應對人口老齡化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