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优雅走完人生“后半场”,他们的今天,即是“明天”的我们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没年轻过呢?年少莫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时红。想想咱们的父辈,曾经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忙忙碌碌地奋斗了一生,临到老了,却不能有滋有味地安享晚年。

近些年来,社会新闻经常披露一些与老年人相关的恶性事件,这些事件折射出:老年人与社会脱节的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经济社会发展缺乏老年视角,使得很多老年人不能够优雅地走完人生的“后半场”。

晚年生活的狼狈,折射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欠缺。

恐老、厌老情绪泛滥

这些年来,老年人成为遭诈骗“重灾区”。一些诈骗团伙和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信息不对称、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防范意识不强等特点,设置各种陷阱,大肆侵害老年人权益。

17年,山东青岛一名60岁老人受骗买了6万余元保健品,内疚之下,在告诫家人好好生活之后,选择了跳海;烟台一名65岁老人不惜花大价钱买各种保健品,可没想到导致肾积水,老伴的胃也吃出了毛病;淄博警方17年破获了一起购买纪念币高额返利的诈骗案,有300多名老年人被骗走900多万元……

“恐老、厌老”等现象也日益凸显。

18年12月,因小区业主反对,兰州市某小区创办的爱心托老所不得不暂时放弃扩大经营的打算,11位老人在熬过8个没水没电的夜晚后,被迫搬回原处或被家属接走。

同样的情况,近年来在全国多地时有发生。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一老年公寓项目2016年刚启动,便遭到小区居民抵制。

业主反对的意见主要有:养老院有老人去世,经常有殡仪车辆进入,会使小区居民产生恐慌心理;养老院入驻小区,必然会使小区房价下降,造成居民手中持有的物业贬值......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表示,给老年群体贴标签,污名化老人,营造恐老、厌老情绪的事件时有发生。

是什么让老年生活如此狼狈

近年来,我国各种老年福利事业和社会化服务取得明显进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十分明显。

老年人空巢化、独居化现象之普遍,是以前没有过的。

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阶层之间,老年人的各种福利待遇等存在明显不平衡;人口预期寿命延长,但老年健康状况未能跟上,我国目前不能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近4000万。

“如今对老年人除了满足物质需求,还要进一步满足他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心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彭希哲认为,有必要在老年基础设施、保障、服务、福利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

山东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崔树义认为,老年人口迅速增长以及社会变化加快,加剧了老年人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亟待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愿景:让社区老年人优雅地走完人生“后半场”

每个月,深圳市宝安区智惠华龄养老服务中心都会到新安街道各社区探访老人、慰问老人,给这些空巢、独居老人带去精神慰藉,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并测量老人的血压和血糖,实地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小“麻烦”,譬如头发长了,无人修理;指甲长了,无法修剪;家里盥洗室墙面脏了,无人清洗等。


让老人优雅走完人生“后半场”,他们的今天,即是“明天”的我们

给社区老人修剪脚指甲

巧妙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会有力促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在早已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除了政策创新以外,就是科技创新。早在2012年,全国老龄办就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鼓励支持开展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

正是有良好的环境背景,在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海裕、文雅、文汇、宝民、灵芝园等6个社区,“互联网+居家养老”已成为当地的重要举措。真正实现坐在服务中心的电脑监控终端平台前就能看到,各社区老人的GPS定位、健康监测等。

智惠华龄养老服务中心的「智惠老年」app能够实现电话客服、老年人、服务商三方同时通话,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信息咨询、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几十余种服务。

让老人优雅走完人生“后半场”,他们的今天,即是“明天”的我们

信息咨询、健康知识、医疗保健

“有了这个APP,我可以随时远程查看、了解父母身体健康状况,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海旺社区好望角居民刘东说,由于平时上班比较忙,不能一直陪伴父母,现在中午午休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系统随时关注父母情况。

让老人优雅走完人生“后半场”,他们的今天,即是“明天”的我们

血压历史记录可查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表示,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比如针对老龄化人口打造适合老年人的宜居环境、改造基础设施等,是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广州市公交车为了照顾老人的心理感受,用“叮”的提示音,取代之前“嘀,老人优惠卡”“嘀,老人免费卡”的提示音;泰山景区30%卫生间设有人性化的“第三卫生间”,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行动无法自理)上厕所不便问题……

视频加载中...

广州公交车取消“老人卡”提示音引发争议

“养老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

翟振武认为,应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生活需求,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