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里"鼓吹"房价上涨的作者是房托吗?原来读者是这么想的……

所谓房托就是为房地产宣传、策划、销售服务的从业者,用教唆或欺诈的手段忽悠民众到在指定开发商或二手房中介那里,做出不理性的购房决定,促成买卖交易后取走好处费。

那么头条里写房价上涨内容的作者是房托吗?当然有!在文中结尾写明房产投资咨询等内容信息,是为房地产服务的从业者。文章的内容里掺杂着某某地产商推出的新盘及价格,传导的信息是先期为开发商做宣传的铺垫工作……判断是不是房托不难,读者看内容一目了然。

但是并非所有的房地产文章写有关房价上涨内容都是房托?只是作者从多个角度分析现在和未来房价的走势,作者发文只表达对未来楼市发展的判断,阐述对房地产某事件的看法与认知。一没写x省×市的开发商单位名称、二没写x楼盘名称,三没写x楼盘的房价。只是观点不迎合读者的要求,那么称该作者为房托言过其实。貌似一个股票分析师预测未来大盘的走向,阐述自己观点无佐证说对方是股托?理由不够充分。

在头条里

(图片来自百度)

写文作者认为房产的走势看涨,这样的内容与未买房读者在认知上产生碰撞,就会引起盼望房价下跌的想买房读者心中不满。这类读者并非买不起房,不买原因是认为楼市存在泡沫房价必然要跌,甚至认为"房价不跌天理难容“!认为目前房价不跌只是时间未到,对未来房价必然下跌心信百倍,相信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

这类读者喜欢看迎合自己观点的文章,"日美楼市崩盘"的内容是首选,以此推判我国楼市存在泡沫,拿出"空置房子有6500万套,出生人口下降"等数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坚信自己将等来“房价必跌"的春天。

这类读者的观点与作者观点相左,只要看到"房价上涨"的内容就触摸到自己神经末梢。认为文章内容为开发商宣传造势,侵吞未买房读者的利益。不管三七二十一便给写房价上涨内容的作者扣上"房托“之帽。

在头条里

(图片来自百度)

有一类未买房读者比较理性,只是出于心境的无奈。本来女友和丈母娘逼自己买房已身心疲倦,也知道写文作者分析透彻、理由充分,就是不愿意接受现实。看到或听到这类逆耳忠言文章标题时,那些敏感房价上涨的句子使自己睡不着觉。自身就是当下经济条件差才推迟买房,文章内容是叫自己多掏钱买房不愿意啊!心痛啊!眼不见心不烦,骂一下发文作者是"房托“放松一下心情,舒展一下因高房价带来多日的心烦气躁。即便是掩耳盗玲至少晚上能睡个踏实觉,或许能做一个"房价下跌"的美梦。

在头条里

(图片来自平度)

另一类读者是从农村来城市打拼的租房户,收入总是高攀不上房价的高度。心态与上述两类读者大同小异,认为有能力买房的人都买了,剩下都是和自己一样未买房人,自己买不起别人同样买不起。不论发文作者是什么人,只要文章内容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不管内容是否有道理全盘否定,一律认定文章作者是房托,对所有写"房地产市场供求两旺或房价上涨"内容的文章一律向官方举报。并在文章评论里骂作者"砖家"、“房托"自认为的贬义词。认为房价已置顶老百姓都买不起,还涨价、往哪涨?崩盘已成定局!

在头条里

(图片来自百度)

已买房人读者心中的房托,当初买房时对房托持怀疑态度,认为房托巧舌如簧只为促成买卖成交收取好处费。N年后反过来觉得房托并没有食言,房价走势正如当初房托所说那样。当初咬牙买房如今反而要感谢房托。否则当初买房的全款变成现在的首付款,当初买房的首付款现在只能买个卫生间。有的房托与业主成了好朋友,还介绍亲朋好友去买房。这类已买房人面对头条"房价上涨"文章的观点表示赞同!深信不疑,实践出真知!

在头条里

(图片来自百度)

当初不信房托的读者,坚持不买房人至今仍在租房,如今言行可谓表里不一。内心佩服房托,同时检讨自己的失误。表面却不承认,承认了又担心亲朋友好友的冷嘲热讽。说自己不够成熟、傻子、智商低。此类读者面对头条里房价上涨的文章保持中立态度。对谁是房托并不关注,内心五味杂陈。

投资客读者认为房托并非贬义词,有房托存在是房地产发展的需要,有房托才能繁荣房地产市场,只是把房托看作是一种职业。从来不判断谁是房托?对头条房产文章里,"房价涨跌"两类观点的作者心态平静,只说明持不同房地产观点的作者均可以在头条平台上各抒己见。投资客读者看到头条哪篇房地产文章写得精彩,还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供同业炒房者欣赏、储备房地产知识。

在头条里

(图片来自平度)

头条写文章含有"房价上涨"的作者不论是不是房托,仅凭一篇文章是无法改变我国房地产发展方向。机缘巧合当然会有,文章观点只供所有爱好和喜欢房地产的读者参考,不作读者买房决策的任何依据。民众是否买房不会因为某篇文章的观点而改变,民众有辨别真伪和是非的能力,主动权和决策权仍在民众自己手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托换旧托。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面对如今的新房托众读者态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否活在十至二十年前的梦中有待时间去检验。仍需后续读者去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