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大门向外挪了十几公里,想进景区,必须附加四十元的车费,你还会来吗?

做个专业房产经纪人


很显然,即便自驾也不可能让游客把车开进去,要是走着进去显然不太现实。

这是明显的敛钱行为,说疏导交通什么的根本说不过去。难道距离近一点一两公里就没有空间了?分明是“占山为王”,收“买路钱”嘛。

北京的一个景区白草畔就有点类似,上山需要坐电瓶车开半个小时,一路上山。不过也可以自己爬山,但要走很长的路,倒不是景区故意把大门设在山下,还可以理解。


这种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不便,景区加电瓶车,有情可原。像上边说的,离景区十几公里,太过份了。景区附近,不可能必须要距离十几公里以上才有空地。


十几公里什么概念,在人烟稍微稠密一点的平原农村地带,十几公里长的距离可能有十几个村子,每隔二里地就是一个自然村,很正常。一个乡镇辐射管辖也就几十公里而已。

你可以想想,你家离县城有多远?除了山沟里的,有超过50公里的吗?距离县城有几个乡几个镇?

像这种明目张胆抢钱的景区,实在没必要去了。再美的景色,也有点儿让人心里隔应。

我是酷妹儿,一个业余旅行爱好者,本职工作是宣传物料服务商。如果我的回答您还满意,请顺手点赞!谢谢!

如果有问题建议,请关注:酷妹儿圈,查看其他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酷妹儿圈


这就是,有的景区变相多收费,去华山,我们就被宰了一回。坐大巴到华山景区,我们被送到了一个院内,在一间屋子里,一个中年男人给大家讲解上华山的路线,费用等……之后我们就被一个能装六个人的车,要了每个人五元的车费,送华山收费处。大约几分的路程。到了收费处要每个人交40元保险费。我们说,不坐缆车登山,到华山脚下看看,收费的说你们坐华山的大巴车,去玉泉山,我们坐了大巴车时,我发现我们又坐车回去来的路。我们在玉泉山上走到华山登山口,又原路返回,在坐送我们来的小车,找回西安的大巴车的站点。我记住了从西安下车的一个标记,不就是从玉泉山下来,往北走几十米就是大巴车的站点吗?她们骗我们外地人坐她们的车,走冤枉路,无非是多收钱。宰客,挣黑心钱。


杨荣芝7


我走过全国很多景点,确实发现景点都有这种现象,景区电瓶车,已经成为景区除门票以外的第二挣钱方式了。有些景点就像题主说的,原来没有电瓶车,后来增加了这个项目。

比如安徽黄山,最早自驾车都可以开上去,开到索道处的停车场,后来就不给上了,游客必须在山下换乘景区大巴,问了一下原因,说是山上停车场太小,停不了那么多私家车,就干脆统一改成景区的电瓶车,我倒觉得这不是坏事。

黄山上去的盘山路蜿蜒曲折,遇到大雾,能见度只有几米,如果是不熟悉地形的外地自驾车司机,还是挺危险的,我以前坐自驾车上去,遇到拐弯会车,都会倒吸一口凉气,眼睛一直盯着旁边的悬崖,生怕出事,我是宁愿花20块钱坐当地司机开的大巴车上去,至少放心些。

西安兵马俑的大门也开得离停车场好远,还在停车场和大门中间建了一段商业街,为了让游客下车可以一路逛到景区,拉动消费,可对于我这样不爱买东西的游客,宁愿坐5块钱的电瓶车直接到景区门口,不然走得累死。

还有昆明石林也是这样,从大门口到真正的石林景区,也得坐电瓶车,虽说电瓶车是自愿消费不强迫,可是没有人不坐,因为景区大门离核心景区太远了啊。

黄果树瀑布,从电瓶车上车点开到大瀑布要开十几分钟,也都是山路,想走路过去几乎不可能。

总之,现在国内大多数景点都需要换乘电瓶车,这已成为普遍现象,像上面提到的景点,到了当地又不能不去,因为都是标志性景点,而且,对于所有的免门票优惠人群,电瓶车都是不优惠的。

景区这么做有利有弊,好处就是便于统一管理,减少拥堵,保证了游客安全,弊处就是收费过高,引起游客不满,使游客对景点大减印象分。

建议景点可以降低电瓶车票价,让优惠人群继续享受优惠政策,老百姓出门旅游,就是图个能省则省,现在发改委在推行景区门票降价政策,有的门票降了一半儿,电瓶车降价也该走一波了!


看小明


八里沟景区数年前我曾在此避暑长住,出山时发现有个刚开工的建筑工地,像是个停车场,离景区挺远的,隐约中感到有种不祥和的意识:有人在打景区的坏主意。最后发现果真如此,就是以上文章所披露的很卑鄙的盘算,从此(5年)了每年都从八里沟景区门前过,到山西锡崖沟避暑,再也不去八里沟了,也告诫身边的朋友要远离八里沟,太行山秀美景区有的是,这里和郭亮村挂壁公路一个套路,“一切为了钱”,会和郭亮挂壁公路一个结局,没有人再去,早晚而已。当今社会,谁比谁更傻?!


手机用户51676987454


我从业旅游行业8年,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喜欢旅行,喜欢冒险,关注我给你分享我旅途中的趣事。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去的,但是如果景区的景色不错,我可能会还是回会,毕竟景区大门到入口处有十几公里的路程,走路过去,要浪费太多时间。


现在好多山岳景区,景区入口和景区的大门都会隔的一段距离,空出这段距离,让游客坐景交。不过这样的景区对于交通规制管理的还不错,因为到达景区大门,不论你是自驾,还是坐车过来的,都要不能从景区大门开车到景区入口处,这样最大限度的限制了交通流畅,并且山岳景区山路崎岖,也进一步的保障了游客安全。

比如说安徽的黄山景区就是这样,从大门到入口就有一段好长的盘山公路,你要不坐景区交通,要不就步行,不过那一段路不给机动车上去,但是自行车可以上去。


大咖旅行君


景区大门向外挪了十几公里,想进景区,必须附加40元车费,你还会来吗?前两天,我回答了一个类似的问题,也是讨论景区小交通的,我对这个问题也确实有点看法,在这再说一说。

景区小交通现在已经是很普遍了,一个景区不搞个观光车好像有点对不起游客似的,这其中有为了游客安全考虑设置的景区交通,比如说稻城亚丁,毕竟是几十公里盘山路,而且盘山路的宽度十分有限,自驾到景区确实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景区交通统一调度指挥,行进的速度,对向来车,会车位置都是研究好的,安全系数要高一些,这样的景区交通我是比较赞同的,花点钱认可。

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一些不要脸的景区,大门建的贼远,进去不坐车得走一个小时,没办法,掏钱买票吧,之前我吐槽过山西壶口瀑布景区,我觉得对它也不算公平,毕竟还有很多这样做的,今天我就事论事,不点名说了,现在这景区都为了增加评级而扩大景区规模,评级上去了,门票价格自然就上去了,景区的收入就高了,这也是政策导向产生的问题,我对这一点真的是很反感,应该从更深层次来考虑这个问题,景区的硬件是一方面,景区的软件我觉得更重要,去一会,大家都吐槽,现在信息如此发达,搞得臭名远扬对你们景区的发展应该是不会有利吧。

其实上不光是景区交通的问题,现在有部分景区拦路收费,我2016年去敦煌魔鬼城,开车路过玉门关和汉长城遗址,拦路就给修了一个道卡,想过去一律得买玉门关门票,不去这景区也得买票,我靠,这不就是拦路抢劫么,恶心不?

现在国内旅游市场的问题真的是太多了,导游辱骂游客,景区物价离谱,小交通,门票定价,宰客等等,要改进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要搞到最后大家都去国外玩了才想起来整改。

上就是我的回答

我会不断分享新鲜的旅游资讯和我旅途的见闻


爱玩的老朱同学


首先景点是大家的,本来就不应该收门票钱,服务费可以收点能理解,但是你不能这样的挖空心思的收费!门票200,摆渡费50,餐饮费比市区贵点也就算了能理解,但是你贵个几倍十几倍就说不过去。难怪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去撒钱,然后回来继续水深火热的挣钱为下一次的旅游准备!其次很多景点的收费值不值那个钱?很多的古镇商业味太浓了,不光是门票贵,买点纪念的小商品吧,几乎每个景点都能看到一样的,没有自己的特色,没啥意思去了之后还不如看看图片或者视频。有时候很美的景点只能留在想向中……


高一分415


以前我也非常反对这种远离核心景区大门口的昂贵小交通,又贵又不方便。

但这次一个山村景区的出游遭遇让我改变了想法,换位思考一下,这样可以确保各位出游有序,安全!

上周踏春,该景区里面场地有限,不好大规模扩建停车场,停车位有限;关键是去景区5公里山路上也就2车道比较狭窄 。虽然景区已安排很对人维护秩序,但是周末私家车太多了,好多人乱开乱停,驾车水平不高,人为事故拥堵严重,大巴到后来就堵的不动了。全车人下来走了几公里。晚上出景区时还是拥堵严重。

等候聊天时,景区管理人员也头痛的不得了,小车驾驶员水平参差不齐,随便一个小的乱停车、擦碰就会导致大面积拥堵,游客们都会气急暴躁,再不管理小交通,他们景区就要完了。


relaxyang


许多景区和公园之前名声不显

后来旺季人声鼎沸

打个比方我家不远的南岸公园

开放式免门票的海湾公园

休闲绿植漫步骑行赶海拍摄打卡地

一到周末车道全部堵住

到处都是人

这还没到旅游旺季

中国的旅游都集中在周末黄金周假期

很多知名景区旺季一天接待

上万十几万甚至更多!!

家家都有车,几万辆车一起挤园区?

没办法大门前移,

估计又要批地办停车走各种手续

可能还要涉及占地补偿拆迁什么的

景区内电动车,

要不几万辆排气很快景区就污染了

一辆车好几万

使用高的话最多两年就要换电池

又是好几万

国内也就知名的四五A级景区还能赚点钱

其实大部分景区都是亏损的

拿地建筑建设政府投了很多钱

手续多牵扯多人事多所以费用大

都是用来提高人气拉动其他消费的

餐饮购物住宿等

好不容易有个自然景点美丽动人

上上网红过几天就基本废了

景区也没辙,

费用也不是景区单方面能完全主导的

税收

村建

水电

人员

摊销

维护维修

多了去了

想玩的好

就淡季去,省钱省力

旺季去

没办法,请你欣赏后脑勺,别BB


金沙滩飞哥


这个得看费用,内心觉得旅游景点东西都贵,但是两块钱可乐你卖到五元可以接受,卖15一罐别人问问也就走了。

公交车费用两元,按照这个价格,专线加观光旅游,内心上觉得20我可以接受。

其实很多景区车费都在门票里包含了。

不过现在很多景点属于承包制,思维很明确。

用各种美化浮夸宣传把你骗过去,然后各种消费,最后你出来坐在回去的车上说:其实这个鬼地方也就那么回事,不值这个钱。

然后车上的好友也温柔的和你说:是哦,唉算了,出来玩嘛,散散心就可以了。

不是舍不得花钱,只是现在的网络太发达了,只怕这种套路搞多了,就没有客人再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