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系列 第四輯:5~12個月環境的創設和調整

第二系列: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第四輯:5~12個月環境的創設和調整


大家好,我是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王繼鴻,很高興在這兒為大家分享幼兒教育理念。上一輯我們講到了0~5個月的家庭環境的創設及注意事項。今天我們繼續介紹5~12個月的環境創設和調整。

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他的動作發展也在不斷地變化,這就需要我們的環境也要跟著孩子的成長而做一些相應的調整,原先的一些設置可能對孩子起到協助成長的作用,如果不做調整和變更,可能就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障礙。我們之前有說過家庭環境創設為孩子提供四大區域:哺乳區、睡眠區、生理照顧區、活動區。同樣的,我們寶寶長到5個月~12個月這個階段,也同樣保持這四個區域的環境設置,但是每個區域都有一些調整,以協助孩子的發展。但是我們的前提條件,就是每個區域都一定要保證環境的安全性,以及每個區域的功能獨立性。

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區域來介紹,需要做哪些調整。首先是哺乳區,5個月之前的哺乳區設有哺乳椅和邊桌。5個月之後的寶寶到了離乳敏感期,我們需要為孩子設置一張離乳桌和一條離乳椅,讓孩子鍛鍊自己獨立坐在離乳桌上用餐。當然,離乳桌和離乳椅都有特定的要求,高度尺寸都需要適合孩子的身高,椅子雙側有較高的扶手,需要有靠墊可以協助孩子坐穩。椅子上可以放一個防滑墊,確保孩子坐在上面不會下滑。在孩子的側邊或者對面,是成人陪伴孩子坐著。而不是讓孩子獨自一個人在離乳椅上。這個角色通常由爸爸來承擔比較好。因為在不餵奶的時候,可以讓媽媽稍作休息,也是爸爸與孩子建立感情的良好時機。讓孩子獨立坐,然後成人陪伴在左右,是讓孩子明白,孩子逐漸走向獨立,但同時,爸爸媽媽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後盾,永遠支持孩子。

孩子的雙手也需要通過外在的器具鍛鍊來發展手指的精細度和手眼協調能力。所以從5個月開始,就可以為孩子提供適宜尺寸的勺子,讓孩子自己抓握。我們的目的不是要讓孩子馬上就能吃得到位,吃得乾淨,或把自己餵飽,而是要提供這樣的機會讓孩子鍛鍊,有機會讓孩子自己動手,並逐漸達到熟能生巧。我們大人一定不要怕孩子弄髒,孩子只有經歷了這樣的髒的過程,才會準備好未來的不髒和秩序。但這個過程,很多家庭都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理由就是孩子自己吃不了,弄得太髒。如果不給孩子這樣的機會,那就以後會有更長的時間需要髒和不自主。孩子的手眼協調不是一天練就的,而是在每天的日常生活的活動中慢慢累積起來的。所以,我們儘量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自由,只要確保安全,沒有危險,就讓孩子多動手,動手即是動腦。這樣的機會把握了,反而是讓孩子能更早地走上獨立。

接下來,我們來看睡眠區。睡眠區變化不大。在國外,孩子出生的前兩個月,在孩子會翻身之前,基本上會用睡籃。會翻身之後,就直接在地板床上睡覺。上次我們有講過孩子用地板床的好處,就是不怕高處跌落,孩子醒來可以自己爬,不會限制孩子的動作發展。到5個月之後,我們還可以為孩子準備的是,就是在地板床邊放一小水杯,可以是吸管杯,孩子要是口渴了,自己就可以爬過去喝水,這是鍛鍊孩子獨立性的很好的機會。真正懂得如何適時放手的家長,不要包辦過多,其實帶孩子更輕鬆, 孩子成長得好,家長還不累。當然,我們所說的放手,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智慧地設置良好的環境,自由地讓孩子發展。這是需要了解孩子動作發展規律為前提的。

第三個區域是生理照顧區。5個月之前的生理照顧區是一個換尿布的櫃檯和牆上的掛袋。孩子因為不會走不會爬,所以都是由成人幫助寶寶完成。我們儘量給孩子用天然純棉的尿布,而不用紙尿褲。一方面,孩子自己尿溼了,尿布會給他一個信息,屁股溼了不舒服,他就會有所表示,用我們能明白的方法告訴我們他不舒服了,我們就會幫助他換乾淨的。這對於提高孩子肌膚的敏感度和神經的反應速度是有幫助的。而且,也便於我們掌握孩子如廁的規律,成人就可以提前引導孩子去衛生間上,這對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有幫助。如果我們總是用紙尿褲,孩子尿出後不會有感覺,也無法讓我們判斷孩子的生理規律,有些孩子都已經到了上小班的年齡了,仍然穿著紙尿褲,所以到了學校裡,仍然首先要解決如廁的問題,這對於他學習其他內容是有影響的,因為自理能力不解決,是會影響孩子去外在探索的,減少更多的獨立的機會。

隨著孩子慢慢地成長,孩子會爬、會坐了,我們就可以考慮在生理照顧區放一枚小凳或小椅子。當孩子尿溼了,他自己有感覺溼了,我們可以引領孩子自己坐在小凳子上,自己慢慢脫下尿溼的短褲。當然,孩子畢竟還小,動作會比較慢,這個時候,成人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並要適當地給到孩子一些協助,但一定不是包辦。所以家裡的成人也好,學校的老師也好,要掌握好這個度,這需要我們很用心地觀察和實踐才能把握好。

第四個區域是活動區。5個月之前,活動區是一塊活動墊,孩子可以躺在上面,四肢自由地活動,可以看懸掛吊飾,可以練習翻身和爬,也有兩個靠枕可以幫助孩子練習坐,孩子也可以趴著或躺著轉頭看鏡子裡的自己等等。當到了5個月以後,孩子慢慢學會爬了,這個時候,如果還把活動墊放著,就會成為孩子活動的障礙。所以我們需要撤離活動墊,取而代之的,是可以讓孩子扶著走的扶杆。這個扶杆兩邊有立箱,帶孔,可以上下插兩根圓的扶杆。待孩子到了七八個月學站時,孩子自己就可以扶著站立。這樣自然的發展,是對孩子的支持,而之前我們有提到的一些器具是提前讓孩藉助某種器具,提前讓孩子享受某種能力而非自己真正發展獲得這些能力,則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在活動區,我們還可以放一個重矮凳,孩子會在環境裡到處爬,重矮凳的作用就是可以讓孩子自己扶著站起,幫助孩子肢體動作的發展和視覺的發展。因為孩子站起來的高度和趴在地上看到的視角是不一樣的。

在活動區,我們還設有一個教具櫃,上面會放一些適合孩子動作發展的教具,如鍛鍊孩子抓握的布球、日常生活用品、訓練孩子爬行的帶響鈴的球、套環、音樂盒等等,這些教具都會隨著孩子的月齡和動作發展的能力不斷地進行調整和更新。

我們家庭環境中可以這樣為孩子去設置環境,我們在蒙特梭利教室裡也是這樣去創設環境,並隨著孩子的年齡和能力的發展不斷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協助孩子的發展。

好,今天我們分享到這兒,感恩大家的關注。下一輯,我們將繼續分享12個月~36個月的孩子的環境,我們需要如何做調整,需要增添哪些適合孩子的教具和區域,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