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中醫藥(7)

親愛的粉絲朋友,從2020年4月15日起,《醫藥導報》“大易國際健康論壇”推出《奇妙中醫藥》(全國知名中醫藥專家馬有度著)連載,敬請持續關注!

奇妙中醫藥(7)

奇妙中醫藥(7)

健康·長壽·快樂

任智明先生

捧讀來信,特別高興。酒逢知已千杯少,說話投機自然多。面對你的來信,遙望窗外的星空,不禁浮想聯翩,許多話都想對你訴說。疏理一下思路,最想說的還是咱們的中華養生文化。

中醫藥養生,既講醫理,又富哲理,而且文采飛揚。你看看《證治百問》的這段話:“人之性情最喜暢快,形神最宜煥發,如此刻刻有長春之性,時時有長生之情,不惟卻病,可以永年。”說得多麼好啊!僅僅38個字,就把健康、長壽、快樂刻畫得活靈活現,醫理之中寓哲理,細細品味,妙趣深深。人要健康,全靠身心和諧,形神煥發,特別要做到性情暢快,這就是永葆青春的妙訣,既可健康不病,又可延年益壽,還能天天快樂。要想延年益壽,離不開健康,要想天天快樂,更是離不開健康。我還想特別強調:“大千世界,以人為本,人生幸福,健康為本。”擁有健康,才能創造幸福,也只有擁有健康,才能享受幸福。印度《五卷書》說得好:“在地球 上沒有什麼收穫比得上健康。”阿拉伯諺語也強調指出:“有健康的人,便有希望。有希望的人,便有一切。”

奇妙中醫藥(7)

健康是事業的本錢,擁有健康,才能助你建功立業、發家致富、成名成家。如果喪失健康,即使時成功,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馬勒博土說得明白:“健康不是 一切,但失去健康便失去一切。”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林拉克列特說得最為深刻:“如果沒有健康, 智慧不能發揮,文化無法施展,知識無法利用,就沒有力量去戰鬥和創造財富。”

古今中外的這些格言警語,何等精彩,是生存智慧的結晶,是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啟迪,讓我們深思。

健康這麼重要,那麼怎樣才算健康呢?

有人說,沒有病就叫健康,這種看法不全面。有人說,身體好就叫健康,這種看法也不全面。

真正的健康,至少要符合三條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健康就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美狀態。”後來,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只符合以上三條標準,並不完美,還必須再加上一條重要的標準——道德健康。

我的看法是,真正完美的健康,應當包括五條標準:①身體健康;②心理健康;③道德健康;④人與大自然適應;⑤人與社會適應。應當做到三個和諧:①身心和諧;②人天和諧;③人際和諧。用一句話來概括:“健康就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人天適應、人際和諧的完美狀態。”

奇妙中醫藥(7)

要想延年益壽,離不開健康;要想天天快樂,更是離不開健康。如果只是壽命活得長,身體不健康,病痛纏身,也就沒有多少樂趣可言。前蘇聯哈列斯基說得好:“如果一個人只忙著同疾病作鬥爭,那長壽的樂趣也就不大了!”現實中的例子,確實是這樣。有的人年過八旬,有的人活到九十高齡,但卻沒有健康,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別人照料,一年四季病痛不斷,甚至重病纏身,度日如年。這樣的長壽,究竟有多少樂趣可言呢?所以,我們要爭取的是健康的長壽,既不增加家庭的拖累,也不成為社會的負擔,而且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餘熱,貢獻於家庭,服務於社會,並從中享受老有所為的快樂。

人生的幸福,不僅寓於壽而康,而且在於樂而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多活些年,多做些事,多享些福”。

智明先生,我們崇尚健康,我們追求長壽,我們更要品味快樂。人生世,從小到老為的就是快樂,為大眾創造快樂,自己也從中不斷的品味快樂,這才是延年益壽永葆青春的真諦。還是前賢說得好:“人之性情最喜暢快,形神最宜煥發,如此刻刻有長春之性,時時有長生之情。”妙哉斯言!

健康 長壽 快樂

馬有度

(未完待續)

編排:戴衛 黎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