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移交稅務徵收,企業該如何降低社保負擔

社保移交稅務徵收,企業該如何降低社保負擔

社保改由稅務徵收,這是已確定的事情,只是現在基於多種利害關係考慮,企業社保移交稅務徵收從緩。從緩多久,尚無定數,這等於給了企業一個喘息的機會。

合規繳納社保,這是趨勢使然。合規繳納社保,勢必會加重企業的成本負擔。對企業而言,一方面,寄希望於政府降低社保費率;另一方面,需要從內部挖潛,降低社保負擔。社保費率能降低的空間有多大,說不好。從哲學的角度講,內因才是決定因素。因此,降社保負擔,企業主要應立足內部挖潛。

該如何從內部挖潛呢?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個降社保負擔的思路。

第一,企業可以考慮裁撤部分崗位,與員工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然後建立新型合作關係,如銷售代理。這部分解約的員工與企業對等合作,還做原來的事,但沒有僱傭關係了。"平臺+自由職業者",這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就業模式。新個稅法對工資與勞務費綜合徵稅,讓這種模式更具可行性。如此一來,公司不用給這部分人上社保,他們可以自行參保,個人參保的話,社保費用要低得多。

第二,企業可以考慮把規律性的工作、簡單重複的工作,交給人工智能處理。譬如,很多集團型企業建立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會計核算可以做到系統自動生成憑證,如此一來,企業可以裁減70%的會計人員。

第三,企業可以考慮裁撤一些非核心的職能部門與輔助生產部門,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機構去做,通過外包方式降低綜合成本。如華為公司就實現了班車外包、食堂外包、公務用車外包、IT服務外包。

第四,對於實行了股權激勵的公司,可以考慮員工收入在薪酬與分紅間合理搭配。薪酬可以適當做低,分紅可以適當做高。分紅屬於資本性收益,不需要作為繳納社保的基數。

第五,對於集團公司內需同時給多家分子公司提供服務的員工,可以考慮分多處發放薪酬。其中一處做工資處理,其他做勞務報酬處理。個稅法修訂後,勞務報酬個稅高的問題無需擔心了。須知,勞務報酬是不需要計作社保繳費基數的。

第六,公司可以聘用一些不需要繳納社保的人員工作。譬如聘用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返聘已退休的人員,聘用在其他單位已繳納社保,但工作時間較自由的人員。

降低社保負擔,或許最直接的思路就是裁減冗員,提高人均產出率。把人精簡下去了,工資成本就沒有了,社保負擔自然也沒有了。減人、增產、漲工資,華為的這一用人策略值得所有企業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