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餘干縣:這座小縣城為什麼能代言“江西老俵”?

餘干縣,地處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信江下游。

古代“幹”意指水邊岸邊,餘干以境處餘水之幹而得名,餘干之美在於水,境內有相當於鄱湖五分之一的水面,河湖密佈,水質優良,盡顯江水的綿柔風情。可以說,是“水”重新賦予了靈性的餘干。

西漢時期因為地域水系豐富,改餘汗縣。南朝宋永初年間十年九澇,又把“水”字去掉了,改名餘干縣。餘干是江西最早設立的十八個古縣之一。

江西餘干縣:這座小縣城為什麼能代言“江西老俵”?

關於“餘干”還有一個說法。歷史上曾有一個幹國,都城在江蘇臨淮一帶,春秋時被吳國所滅。幹國滅亡後,一支南遷姑蘇寒山,融入吳,稱幹吳。後來,越國又滅掉吳國,幹吳轉為幹越。南遷到古餘干一帶的幹人與越人、越章人、揚越人融合,也稱為幹越。

《漢書》註解:“幹越,今餘汗之別名”,第一次把“幹越”作為“餘干”的別名。“餘”字按《爾雅》中解釋,“餘,我也”。《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餘干”,就是“我是幹人”之意,是居住在古餘干地區幹人的後代對祖先念念不忘。

江西餘干縣:這座小縣城為什麼能代言“江西老俵”?

因為古餘干地域廣闊,物產豐饒,水陸交通便捷,所以這裡地靈人傑,幹越兒女盡染山川之靈氣,理學名家,政壇名仕,江西省第一人傑、漢長沙王吳芮等就是典型代表。

唐代詩仙李白與劉長卿、茶聖陸羽,宋代文學家黃庭堅、書法家米芾、抗金名將張浚、詞人姜夔,理學家朱熹,明代詩人李夢陽,清代戲劇家蔣仕銓等都曾在餘干留下了足跡。

餘干縣古縣城在隋唐還有過一個詩意的名字,叫白雲城。唐代詩人劉長卿在此留下了《登餘干古縣城》的千古名篇:孤城上與白雲齊,萬古荒涼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沒,女牆猶在夜烏啼。平沙渺渺來人遠,落日亭亭向客低。飛鳥不知陵谷變,朝來暮去弋陽溪。

江西餘干縣:這座小縣城為什麼能代言“江西老俵”?

餘干也有座大明湖,該湖出名不是因為夏雨荷。而是因是明代時期的古戰場而得名,水面遼闊,大氣磅礴,總面積13萬餘畝,是江西省第二大內湖,江西縣域第一大內湖,水位常年恆定在3米左右。

現在的大明湖旅遊景區的康郎山是鄱陽湖最大湖心島,為歷史上有名的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的古戰場。

江西餘干縣:這座小縣城為什麼能代言“江西老俵”?

康郎山曾是明太祖朱元璋大戰鄱湖的戰略要地,也是產生“江西老俵”的地方。相傳,當年朱元璋同陳友諒遇於康郎山,這是一次決定朱元璋生死存亡的大會戰,在明朝開國史上是空前的,朱元璋以20萬弱勢兵力,戰敗陳友諒60萬兵馬,大明王朝由此拉開帷幕。

這場血戰之中,康郎山的百姓支援了朱元璋的隊伍。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當地百姓到京城找皇帝,要求減免田賦,百姓代表只講了句“康郎山的老俵來了”,結果朱元璋果真接見了他們,免了田賦,從此“江西老俵”的故事就傳開了。

江西餘干縣:這座小縣城為什麼能代言“江西老俵”?

餘干水域面積640平方千米,是環鄱陽湖地區水域面積最大的縣份,共有溼地面積6.37萬公頃,鳥類230種,其中冬候鳥121種,全球99%以上的白鶴到鄱陽湖越冬。

東山嶺位於縣城中心,山上東有峰,狀如羊角,舊名羊角山,又名羊角峰。峰上多奇樹怪石,前瞰市湖。登高遠眺,西北廬山隱隱在望,鄱陽湖煙波浩渺。東南層巒疊嶂,丘陵起伏。

今年以來,餘干已經開始加力提升大明花海、康山忠臣廟兩個國家級4A旅遊景區,不斷完善旅遊配套服務設施,同步推進琵琶湖公園、田園鄱陽湖、鄱陽湖親子小鎮、萬畝花海熊貓館等旅遊項目,不斷做大旅遊蛋糕,爭當鄱陽湖旅遊“領頭雁”。

江西餘干縣:這座小縣城為什麼能代言“江西老俵”?

獨特的山水風景和動人的歷史傳說,構成了獨具魅力的水鄉風情。餘干建設了楊埠鎮河埠老街、古埠上橋等39個秀美鄉村示範點,一個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正逐步展現在大家面前。

坦白講,餘干的發展也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強,面臨做大總量和提高質量的雙重壓力,環保整改和環境治理的雙重挑戰,民生改善和全面小康的雙重任務。

江西餘干縣:這座小縣城為什麼能代言“江西老俵”?

餘干還是“中國生態美食之鄉”,餘干菜屬於饒幫菜的分支,特點是“喜鮮香,味偏重”。餘干人的飲食習慣中多喜香辣,偏愛鹹鮮,餘干楓樹辣椒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曾經是“朝中貢品”。

餘干美食,看的是色,聞的是香,吃的是味兒,聽的是故事。現在這裡定期舉辦餘干美食文化節,也支持餐飲企業走出去,讓更多的餘干美食走上南昌市民餐桌、走向全國。

國慶長假,歡迎來餘干吃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