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六十年代,在餘干康山“作玗”的艱苦歲月

【歷史背景】

  建國之初,1954年秋,一次歷史上的特大洪水將餘干的廣大地區變成了海洋。1958年農村成立人民公社開始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然而自然災害和蘇聯的催命逼債,讓窮苦不堪的百姓幾乎陷入絕境。

回顧六十年代,在餘干康山“作玗”的艱苦歲月

  如何才能脫離洪澇災害的苦海?過上沒有憂患的安適生活,是當時民之所望。要滿足這樣的願望,關鍵在水利。毛主席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黨中央決定自1965年開始在全國大搞農田水利建設。

回顧六十年代,在餘干康山“作玗”的艱苦歲月


【築堤過程】

  康山大堤始建於1966年,小時候,常聽老人家提起康山大堤。因為那是祖輩、父輩們“作圩”的地方。“作圩”、“擔圩”是家鄉話,打壩、築堤的意思。

  為響應國家修壩抗洪的號召,餘干發動10萬農民,每年下半年收割完晚稻、糧食進倉後就開始“作圩”。

回顧六十年代,在餘干康山“作玗”的艱苦歲月

  那時,祖輩、父輩們打赤腳挑著扁擔和糞箕,與鄉親們一道,從老家出發星夜兼程,徒步一百多里路(也有坐車去的),來到了鄱陽湖康山大堤。他們每天的任務是用扁擔和糞箕挑土,加固抬高大堤。

  康山大堤“作圩”日子很苦,住臨時搭的茅草屋,喝鄱陽湖的水,用蘆葦杆當筷子,吃自帶的鹹菜就白米飯。更苦的是每天用肩膀扛起一糞箕又一糞箕的土上堤,不分晴天和雨天。

回顧六十年代,在餘干康山“作玗”的艱苦歲月

  “作圩”期間,由於趕工期,他們是很少回家的,除非家裡有重大事情,請假也只能1,2天,如果出現“逃兵”現象,那是一件非常丟臉的事情。不僅僅丟一個人或家人的臉,更是丟全村人的臉。

  他們總是害怕自己挑的不夠,爭先恐後搶前走,直到休工躺床上悶頭大睡。雙肩被扁擔壓腫,或起水泡,那都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回顧六十年代,在餘干康山“作玗”的艱苦歲月

  靠著肩挑手提,築起了一座大堤。祖輩、父輩們幹活非常賣力,到了第二年下半年收割完晚稻、糧食進倉後,餘干人民又繼續加固,才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大堤。

  

【康山大堤】

  位於鄱陽湖南部的康山鄉,這個不起眼的小鄉鎮所在地卻是整個鄱陽湖地區最大的蓄滯洪區。據上世紀50年代的《長江流域規劃》,鄱陽湖承擔了長江汛期的50億立方米蓄洪任務,而到了1998年,一些研究表明,為保住長江沿線的大城市,鄱陽湖的蓄洪量可能要達到100億立方米。康山則是整個蓄滯洪區中的重點。

回顧六十年代,在餘干康山“作玗”的艱苦歲月

  康山大堤,是鄱陽湖的“水上長城”,可抵禦21米高的洪水,保護堤內37萬畝水田,康山大堤是餘干縣最大的水利建設工程,氣勢雄偉。

回顧六十年代,在餘干康山“作玗”的艱苦歲月

  不經意間,健在的祖輩們已過了古稀之年,甚至耄耋之年;父輩們也已是霜染兩鬢、不再年輕。

  “作圩”的祖輩們、父輩們是偉大的,他們彰顯出來的艱苦奮鬥精神,是子孫後代要學習和傳承下去的。他們是創造歷史的真正的動力!是名副其實的無名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