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六十年代,在余干康山“作玗”的艰苦岁月

【历史背景】

  建国之初,1954年秋,一次历史上的特大洪水将余干的广大地区变成了海洋。1958年农村成立人民公社开始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然而自然灾害和苏联的催命逼债,让穷苦不堪的百姓几乎陷入绝境。

回顾六十年代,在余干康山“作玗”的艰苦岁月

  如何才能脱离洪涝灾害的苦海?过上没有忧患的安适生活,是当时民之所望。要满足这样的愿望,关键在水利。毛主席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党中央决定自1965年开始在全国大搞农田水利建设。

回顾六十年代,在余干康山“作玗”的艰苦岁月


【筑堤过程】

  康山大堤始建于1966年,小时候,常听老人家提起康山大堤。因为那是祖辈、父辈们“作圩”的地方。“作圩”、“担圩”是家乡话,打坝、筑堤的意思。

  为响应国家修坝抗洪的号召,余干发动10万农民,每年下半年收割完晚稻、粮食进仓后就开始“作圩”。

回顾六十年代,在余干康山“作玗”的艰苦岁月

  那时,祖辈、父辈们打赤脚挑着扁担和粪箕,与乡亲们一道,从老家出发星夜兼程,徒步一百多里路(也有坐车去的),来到了鄱阳湖康山大堤。他们每天的任务是用扁担和粪箕挑土,加固抬高大堤。

  康山大堤“作圩”日子很苦,住临时搭的茅草屋,喝鄱阳湖的水,用芦苇杆当筷子,吃自带的咸菜就白米饭。更苦的是每天用肩膀扛起一粪箕又一粪箕的土上堤,不分晴天和雨天。

回顾六十年代,在余干康山“作玗”的艰苦岁月

  “作圩”期间,由于赶工期,他们是很少回家的,除非家里有重大事情,请假也只能1,2天,如果出现“逃兵”现象,那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不仅仅丢一个人或家人的脸,更是丢全村人的脸。

  他们总是害怕自己挑的不够,争先恐后抢前走,直到休工躺床上闷头大睡。双肩被扁担压肿,或起水泡,那都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回顾六十年代,在余干康山“作玗”的艰苦岁月

  靠着肩挑手提,筑起了一座大堤。祖辈、父辈们干活非常卖力,到了第二年下半年收割完晚稻、粮食进仓后,余干人民又继续加固,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大堤。

  

【康山大堤】

  位于鄱阳湖南部的康山乡,这个不起眼的小乡镇所在地却是整个鄱阳湖地区最大的蓄滞洪区。据上世纪50年代的《长江流域规划》,鄱阳湖承担了长江汛期的50亿立方米蓄洪任务,而到了1998年,一些研究表明,为保住长江沿线的大城市,鄱阳湖的蓄洪量可能要达到100亿立方米。康山则是整个蓄滞洪区中的重点。

回顾六十年代,在余干康山“作玗”的艰苦岁月

  康山大堤,是鄱阳湖的“水上长城”,可抵御21米高的洪水,保护堤内37万亩水田,康山大堤是余干县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气势雄伟。

回顾六十年代,在余干康山“作玗”的艰苦岁月

  不经意间,健在的祖辈们已过了古稀之年,甚至耄耋之年;父辈们也已是霜染两鬓、不再年轻。

  “作圩”的祖辈们、父辈们是伟大的,他们彰显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子孙后代要学习和传承下去的。他们是创造历史的真正的动力!是名副其实的无名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