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农用曲辕“唐朝犁”

陈世琦 忻州记忆

记忆中的农用曲辕“唐朝犁”

陈世琦

记忆中的农用曲辕“唐朝犁”


华夏以农耕文明而发展壮大,农具的推陈出新,促进农耕生产力的提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农用犁”的应用,既带动农耕的发展,也带动其他农具、挽具、粮食加工、储存运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农业文明的进程,促进社会的稳定。“犁”源于我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农具。夏商时期,在黄河流域出现了原始犁“耒”,即在木杆曲柄上安装一个“铜头”,方便开垦挖地。进入周朝时期,出现柔木为“耒”的“木弯犁”。真正使用牲畜拉着使用的“木犁”源于春秋,完善于三国,定型于晋代,盛行于唐代。因此,“唐朝犁”这个名称的出现,不仅是人们表达怀旧的心情,也表示其来历的依据。

记忆中的农用曲辕“唐朝犁”


记忆中的“唐朝犁”,不仅设计精巧,制造技术精湛,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也蕴含着深厚的美学规律。它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在当代的农具设计中,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曲辕式“唐朝犁”功不可没。

记忆中的农用曲辕“唐朝犁”


常见的“唐朝犁”主要构件是“曲辕式铁犁弯”,它是原始犁“耒”脱胎换骨的改进。“曲辕铁犁弯”由金属铁锻制而成,造型美观,结实耐用。“犁耳”、“犁铧”铸造部件,设计更趋完美,符合现代科学的法则。只有“木犁底”、“木犁柱”、“木犁把”、“木坨头”、“木犁楔”仍然保持原来的木结构形态,沿用至今。“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进入农耕文明鼎盛时期,“犁、耙、耕地牛,庄户人家都得有”,“犁”和“牛”已成为农村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唐朝犁”科学合理的结构,稳定成熟的操作方法,使用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乃是留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记忆中的农用曲辕“唐朝犁”


仔细打量一弯好犁,长45CM的“木犁底”、长22CM“木坨头”都用成化的枣木或杏木材料制成,表面光滑无裂纹,耐磨耐碰强度大,使用稳定不沾土,能够效降低耕作的阻力。长85CM的“木犁把”、长20CM的“木犁楔”,10CM左右的“木犁柱”必须使用干燥不变形的榆木制成,适于开槽加工、适于制作榫卯连接。“木坨头”安装在水平长度为140CM的曲辕“铁犁弯”前端,它是犁的向导部件,耕作时与土地吻合,引导着耕地的方向。曲辕“铁犁弯”的末端穿过“木犁把”,牢牢“钩连”在“木犁底”上,共同构成“唐朝犁”完美稳定的力学结构。“木犁底”前端安装有生铁铸件“犁铧”,有一定倾斜角的“木犁柱”上,恰到好处地安装着“犁耳”,与“犁铧”成为配合默契的重要利器。耕地时,锥形“犁铧”伸入地层,把“铧松”的土壤上扬,镜面一样的“犁耳”乘势将扬起的土壤外翻,落下平平整整、一浪接一浪的泥土芳香。人们在翻松的土地上继续作业,完成“春种秋收”的希望。这一切尽在扶犁人精准掌控“木犁底”上安装的“木犁把”,巧妙完成耕地的全过程。“老把式”判断一弯合格的好犁,需要目测曲辕“铁犁弯”是否结实平直无毛刺。“木坨头”横轴线、“铁犁铧”前尖端、“木犁把”尾端是否“三点成一线”。需要深入测试各连接点是否不松动、不晃动。需要试操作“木犁把”的高低是否“得劲”,符合人体工学标准。还需要试拔插“木犁楔”,判断是否拔插自如,调整有效,因为它将决定耕地的深浅程度。这些事,都是备耕的必要环节,有备无患才能不韪农时、不耽误生产。“老把式”耕地,一手扶犁,一手扬鞭,两头黄牛一弯犁,眼盯坨头看仔细。这样的劳作一年又一年,一代接一代,直到上世纪“大跃进”时期,曾经推广“双轮双铧犁”、“双轮三铧犁”,再到60年代“忻州机引农具厂”(忻州通用机械厂前身)生产的“山地犁”广泛使用,“唐朝犁”才算有了自己的结伴。

记忆中的农用曲辕“唐朝犁”


机引农具厂1971年生产的双轮双铧犁

“山地犁”是一种符合丘陵地区使用,比较轻便的“全金属”新式耕犁。它由直径10CM大小的金属导向轮替代“木坨头”,还用其转轴直柄上的刻槽,进行耕作深度的调节,替代了“木犁楔”。100CM长的曲辕式“铁犁弯”与“铁犁底”牢牢铆接在一起,强度足够,不摇不晃。“铁犁底”的前端套装着一体化“犁铧犁耳”构件,可准确实现整体向外60度可调转动,既可耕地也可开槽。唯一的木质“扶手”,分两点分别叉接在“铁犁弯”、“铁犁底”上,稳定可靠。扶手处还配有,可操作一体化“犁铧犁耳”转向的拉杆提钮,满足多种作业的要求。目前“山地犁”已成为最受欢迎、最广泛使用的“农耕犁”,在广阔的田野大显身手。

记忆中的农用曲辕“唐朝犁”


随着“三农”改革的深化发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离”逐渐明晰。土地的集约化生产,将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攻方向。沉积多年无法集体秋耕现象,终于在2019年“环境保护”的实干中得到突破。相关部门组织大型农机具开展秋耕,彻底完成了一次“秸秆还田,深耕深翻”,一举多得。让老百姓不再担心,土地“耕作层变浅”、“水土保持能力减弱”,“病虫害增加”的弊端。拖拉机使用的反转式“五铧犁”在本次秋耕中立下汗马功劳,且看开春时节,“唐朝犁”、“山地犁”、“悬耕机”,如何结伴大闹“春耕”。

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所有,向原作者致谢!)

记忆中的农用曲辕“唐朝犁”


【作者简介】陈世琦曾用名陈家鼎。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1948年出生忻州城,忻中67届高中毕业后,随父母返乡故里嘉禾村,有幸接触乡村文化。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2008年忻州一中退休。忻州创奇学校从教十多年,合作赵红梅老师主编专业教材四部。关注忻州历史文化,直译《陈氏族谱》一部、合作族叔陈呈虎主编《陈氏族谱续》一套,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山西省档案馆、忻州市档案馆、忻府区档案馆、忻府区图书馆。喜爱业余写作,研究《秀容诗文存》,接受委托撰写《从新兴学堂到忻县中学》、《奇村镇南大门、双乳山第一村》。依托公众媒体“忻州记忆”、“秀容在线”笔耕不辍,乐于学习,喜交文友,感谢关注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