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育塅乡:拒绝等靠要 脱贫又带富

湘乡育塅乡:拒绝等靠要 脱贫又带富
湘乡育塅乡:拒绝等靠要 脱贫又带富

赵罗平在田间熟练操作穿耕机

“轰隆隆...”,笔者走进水口村卫东组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正熟练地驾着一台农用穿耕机在翻耕亟待播种的农田。经过打听,才知道他正是今天我们要去了解的靠自力更生,靠勤劳脱贫,更带动其他贫困户共同富裕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粮大户赵罗平。

湘乡育塅乡:拒绝等靠要 脱贫又带富

采访赵罗平现场

从农机设备上走下来的他,看起来不像57岁的年纪,给人第一印象是一个爽朗、憨直并带着腼腆笑容的中年农村汉子。通过一路攀谈,得知高中毕业的赵罗平原来一直靠在长沙钢龙结构有限公司从事安装场棚的技术活维持全家的生计,一家人生活谈不上富裕但是平安幸福。但201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打破了原有一切的平静生活。他妻子身体突感不适去医院确诊为子宫癌,赵罗平不得不辞职回到家中,照顾患癌的妻子和二级智障的儿子。几年下来不仅花光了家中原有的积蓄,因无法外出打工还缺少了家庭收入来源,生活一下陷入举步维艰的窘境。2014年,经过群众民主测评他家被列为精准扶贫户,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源源不断送入了这个不幸的家庭,更增添了赵罗平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也有人对他说,你一大把年纪了,又只有一个智障儿子,日子能混下去就得了不要瞎折腾了。他却默默对自己说,我不能光靠国家的扶贫政策过下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脱贫去致富,要靠一个男人的担当去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2016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亲朋好友的鼓励下,勤钻研、爱动脑、动手强的赵罗平决定搞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路,他申请了罗平家庭农场,并很快通过了农机局组织的农机培训,顺利成为了一名持证上岗的“农机手”。并试着流转了170亩田地,前期自己手中没有任何资金来源,他通过融资、小额信贷、亲朋好友筹凑共争取了10多万的资金,添置了农用三轮车、收割机、穿耕机等农用机械设备,通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增加家庭收入7万多元,并于2016年顺利脱贫。他说:国家政策是真的好,我们扶贫户也是得到了真关心,像我前期没有资金,就帮我想办法贷款,购置的农机具也享受了30%的农机补贴,我的家庭农场前三年还享受了每年1.7万的家庭农场奖扶政策,真的感谢政府的关心关爱。

湘乡育塅乡:拒绝等靠要 脱贫又带富

脱贫又带富的种粮大户、罗平农场创办人赵罗平

赵罗平自己脱贫了,他没有光顾着自己致富,而是念念不忘怎么带动村上那帮贫困户脱贫。他忙不过来时,就会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田里帮着干农活,再通过发工资、给分红、利用自己的农机设备帮助他们代耕代种的方式给予回馈。随着规模的扩大,2019年赵罗平开始和东宋农机合作社合作,流转土地增加到300多亩,范围扩大到了水口村的西沙组、泉塘湾组、卫东组、山塘湾组四个组,并发动了刘应国、谭冬加等1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他的家庭农场,并给他们发放工资。赵罗平笑着说,象我今年3月15日就开始播种了,实施的集中育秧,全程机械化生产,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还给我提供了一部分优质种谷,乡科技指导员也会每月按时来田间给我免费技术指导,我很有信心今年粮食有个好收成。

湘乡育塅乡:拒绝等靠要 脱贫又带富

技术人员检修农机

“您的销路问题呢?困难不?”赵罗平说,那根本不用愁,我的家庭农场是全程机械化生产,机耕、机插、机收、风干,共种植了金2优534、泰优390两个品种,产出的粮食量好、质优,产出后就被月山碧州春品牌大米厂以优于市场价格2%到3%直接收购,而且他们包收包运,所以销路不用愁的。因为我们的大米口感好,还有不少来我家自行购买散装大米的城里人。看得出,赵罗平是一个对生活积极乐观,勤劳朴实、感恩图报的人。

湘乡育塅乡:拒绝等靠要 脱贫又带富

近处为集中育秧区、远处为已播种区

湘乡育塅乡:拒绝等靠要 脱贫又带富

赵罗平家自产散装大米和土鸡蛋

他还对我们说,我有一个想法,我还想建立一个贫困户的城乡销售点,帮助贫困户将自家的鸡、鸭、鸡蛋、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推介出去,既能让城里人可以吃到原生原味的绿色土产品,也能让贫困户增加家庭收入。目前,我已经联系了35户可以提供农产品的贫困户。赵罗平描述他的构想时,两眼熠熠生辉,我仿佛看到了万丈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