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農用曲轅“唐朝犁”

陳世琦 忻州記憶

記憶中的農用曲轅“唐朝犁”

陳世琦

記憶中的農用曲轅“唐朝犁”


華夏以農耕文明而發展壯大,農具的推陳出新,促進農耕生產力的提高。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農用犁”的應用,既帶動農耕的發展,也帶動其他農具、挽具、糧食加工、儲存運輸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加快農業文明的進程,促進社會的穩定。“犁”源於我國,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農具。夏商時期,在黃河流域出現了原始犁“耒”,即在木杆曲柄上安裝一個“銅頭”,方便開墾挖地。進入周朝時期,出現柔木為“耒”的“木彎犁”。真正使用牲畜拉著使用的“木犁”源於春秋,完善於三國,定型於晉代,盛行於唐代。因此,“唐朝犁”這個名稱的出現,不僅是人們表達懷舊的心情,也表示其來歷的依據。

記憶中的農用曲轅“唐朝犁”


記憶中的“唐朝犁”,不僅設計精巧,製造技術精湛,充分體現中華民族的創造力,也蘊含著深厚的美學規律。它的歷史意義、社會意義影響深遠,在當代的農具設計中,仍有著很好的借鑑意義。曲轅式“唐朝犁”功不可沒。

記憶中的農用曲轅“唐朝犁”


常見的“唐朝犁”主要構件是“曲轅式鐵犁彎”,它是原始犁“耒”脫胎換骨的改進。“曲轅鐵犁彎”由金屬鐵鍛制而成,造型美觀,結實耐用。“犁耳”、“犁鏵”鑄造部件,設計更趨完美,符合現代科學的法則。只有“木犁底”、“木犁柱”、“木犁把”、“木坨頭”、“木犁楔”仍然保持原來的木結構形態,沿用至今。“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安”。進入農耕文明鼎盛時期,“犁、耙、耕地牛,莊戶人家都得有”,“犁”和“牛”已成為農村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產資料。“唐朝犁”科學合理的結構,穩定成熟的操作方法,使用歷史悠久,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乃是留在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記憶中的農用曲轅“唐朝犁”


仔細打量一彎好犁,長45CM的“木犁底”、長22CM“木坨頭”都用成化的棗木或杏木材料製成,表面光滑無裂紋,耐磨耐碰強度大,使用穩定不沾土,能夠效降低耕作的阻力。長85CM的“木犁把”、長20CM的“木犁楔”,10CM左右的“木犁柱”必須使用乾燥不變形的榆木製成,適於開槽加工、適於製作榫卯連接。“木坨頭”安裝在水平長度為140CM的曲轅“鐵犁彎”前端,它是犁的嚮導部件,耕作時與土地吻合,引導著耕地的方向。曲轅“鐵犁彎”的末端穿過“木犁把”,牢牢“鉤連”在“木犁底”上,共同構成“唐朝犁”完美穩定的力學結構。“木犁底”前端安裝有生鐵鑄件“犁鏵”,有一定傾斜角的“木犁柱”上,恰到好處地安裝著“犁耳”,與“犁鏵”成為配合默契的重要利器。耕地時,錐形“犁鏵”伸入地層,把“鏵松”的土壤上揚,鏡面一樣的“犁耳”乘勢將揚起的土壤外翻,落下平平整整、一浪接一浪的泥土芳香。人們在翻鬆的土地上繼續作業,完成“春種秋收”的希望。這一切盡在扶犁人精準掌控“木犁底”上安裝的“木犁把”,巧妙完成耕地的全過程。“老把式”判斷一彎合格的好犁,需要目測曲轅“鐵犁彎”是否結實平直無毛刺。“木坨頭”橫軸線、“鐵犁鏵”前尖端、“木犁把”尾端是否“三點成一線”。需要深入測試各連接點是否不鬆動、不晃動。需要試操作“木犁把”的高低是否“得勁”,符合人體工學標準。還需要試拔插“木犁楔”,判斷是否拔插自如,調整有效,因為它將決定耕地的深淺程度。這些事,都是備耕的必要環節,有備無患才能不韙農時、不耽誤生產。“老把式”耕地,一手扶犁,一手揚鞭,兩頭黃牛一彎犁,眼盯坨頭看仔細。這樣的勞作一年又一年,一代接一代,直到上世紀“大躍進”時期,曾經推廣“雙輪雙鏵犁”、“雙輪三鏵犁”,再到60年代“忻州機引農具廠”(忻州通用機械廠前身)生產的“山地犁”廣泛使用,“唐朝犁”才算有了自己的結伴。

記憶中的農用曲轅“唐朝犁”


機引農具廠1971年生產的雙輪雙鏵犁

“山地犁”是一種符合丘陵地區使用,比較輕便的“全金屬”新式耕犁。它由直徑10CM大小的金屬導向輪替代“木坨頭”,還用其轉軸直柄上的刻槽,進行耕作深度的調節,替代了“木犁楔”。100CM長的曲轅式“鐵犁彎”與“鐵犁底”牢牢鉚接在一起,強度足夠,不搖不晃。“鐵犁底”的前端套裝著一體化“犁鏵犁耳”構件,可準確實現整體向外60度可調轉動,既可耕地也可開槽。唯一的木質“扶手”,分兩點分別叉接在“鐵犁彎”、“鐵犁底”上,穩定可靠。扶手處還配有,可操作一體化“犁鏵犁耳”轉向的拉桿提鈕,滿足多種作業的要求。目前“山地犁”已成為最受歡迎、最廣泛使用的“農耕犁”,在廣闊的田野大顯身手。

記憶中的農用曲轅“唐朝犁”


隨著“三農”改革的深化發展,農村土地“三權分離”逐漸明晰。土地的集約化生產,將成為農民致富的主攻方向。沉積多年無法集體秋耕現象,終於在2019年“環境保護”的實幹中得到突破。相關部門組織大型農機具開展秋耕,徹底完成了一次“秸稈還田,深耕深翻”,一舉多得。讓老百姓不再擔心,土地“耕作層變淺”、“水土保持能力減弱”,“病蟲害增加”的弊端。拖拉機使用的反轉式“五鏵犁”在本次秋耕中立下汗馬功勞,且看開春時節,“唐朝犁”、“山地犁”、“懸耕機”,如何結伴大鬧“春耕”。

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所有,向原作者致謝!)

記憶中的農用曲轅“唐朝犁”


【作者簡介】陳世琦曾用名陳家鼎。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1948年出生忻州城,忻中67屆高中畢業後,隨父母返鄉故里嘉禾村,有幸接觸鄉村文化。1978年參加教育工作,2008年忻州一中退休。忻州創奇學校從教十多年,合作趙紅梅老師主編專業教材四部。關注忻州歷史文化,直譯《陳氏族譜》一部、合作族叔陳呈虎主編《陳氏族譜續》一套,收藏於國家圖書館、山西省檔案館、忻州市檔案館、忻府區檔案館、忻府區圖書館。喜愛業餘寫作,研究《秀容詩文存》,接受委託撰寫《從新興學堂到忻縣中學》、《奇村鎮南大門、雙乳山第一村》。依託公眾媒體“忻州記憶”、“秀容在線”筆耕不輟,樂於學習,喜交文友,感謝關注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