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是语言障碍,还是心理疾病?

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它也包括言语前的反常犹豫或停顿(被口吃者称为“语塞”)和某些语音的拖长(通常为元音)。

口吃的许多表现不能被他人观察到;这包括对特定音素(通常为辅音)、字和词的恐惧,对特定情景的恐惧,焦虑,紧张,害羞和言语中“失控”的感觉。它牵涉到遗传、神经生理发育、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是非常复杂的语言失调症。口吃在人群中并不鲜见。


童年心理阴影并非口吃成因

美国言语听觉研究联合会的专家鲍尔(Mark Power)认为,口吃的成因是受不同基因调控的,因此,口吃人群中也存在家族遗传特性。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成年后心理方面的创伤或头部受伤而发生口吃。

口吃是语言障碍,还是心理疾病?

曾发表在《神经语言学》(Journal ofNeurolinguistics)上的一篇论文就记载了文献当中出现的由成年期心理创伤造成的口吃病例,其中的诱因包括工作过度劳累、自杀未遂、离婚、失业,等等。

但是,每一个个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心理创伤也并不一定会导致口吃的症状。因此,这类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口吃也还待进一步的研究。不过,研究人员在文中对成年后口吃和发展性口吃的症状进行了比较,发现成年后的口吃在言语困难上更倾向于词组成块的不连续,而发展性口吃患者则更多地出现重复词语的口误。在大脑结构的异常方面,两者没有太大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童年的心理阴影并不能完全成为口吃的原因。倘若果真如此,那估计很多人都要变成口吃者了——谁小时候没受到过点儿挫折呢?

伊利诺伊大学著名的口吃专家雅依利(Ehud Yairi)认为,儿童的口吃也并不太会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小孩子开始口吃时,由于年龄太小,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口吃,所以很少因此感到焦虑。

口吃是语言障碍,还是心理疾病?

只有成熟后,才会因为口吃造成的负面作用开始焦虑和自卑。另一说法认为,有些孩子学说话时,因为不断重复某些词或声音被父母指责,就开始口吃。雅依利认为,这也不大可能是儿童口吃的原因。儿童期的口吃多和儿童大脑语言区域的发育不完全有关,多数儿童长大后都能恢复。

人们普遍认为,口吃是心理问题,因为焦虑或紧张导致结巴。但科学家发现了某些基因和口吃的关联,说明口吃是由于基因变异,影响了大脑对声带肌肉的控制能力。

美国国家失聪暨其他沟通障碍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 on Deafnes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Disorders)的研究员德雷纳博士(Dennis Drayna)主持的研究发现,口吃者普遍存在 GNPTAB、GNPTG和 NAGPA三种基因上的变异。

这些基因多与负责控制声带肌肉的大脑区域发育有关,异常的基因突变会造成细胞死亡,导致言语机制的“故障”,最后导致口吃症状。

口吃是语言障碍,还是心理疾病?

由于这类生理性失调常发生在孩子开始学说话的阶段,因此,常让人误将口吃和能力差或智商低画上等号。这些基因同时还与两种严重的新陈代谢疾病——黏脂质症II 型和黏脂质症 III 型息息相关,它们会造成细胞内糖类和脂肪体聚积,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和严重学习障碍。其中,黏脂质症II 型患者会失去说话能力。

科学家认为,口吃并不是一种社交功能障碍,而是实实在在的生理疾病。这项发表于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最新研究颠覆了传统认知,有助于为药物治疗和基因疗法铺路,最终治愈口吃。


“重塑”大脑言语能力

为了更好地让人们摆脱口吃的困扰,科学家们从神经机制和训练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探索。

在近十年对口吃患者的神经学研究中,人们发现,口吃者与语言相关的大脑活动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模式。

得克萨斯健康中心的神经学家皮特·福克斯(Peter T. Fox)等人早在1996年就在《自然》杂志撰文指出,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手段能够发现口吃患者在言语过程中,左半球听觉皮层的反应较常人更弱,这可能反映出他们在言语过程中对听觉信息的自我监控有误。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韩裔科学家张秀恩(SooEun Chang)领导的一项对口吃患者的 fMRI 研究再次证明,口吃患者不仅在言语阶段,在对语言的知觉阶段,大脑的言语部分功能也不如正常人活跃。

口吃是语言障碍,还是心理疾病?

通过改变对口吃者言语的反馈时间、频率等信息,校正口吃患者大脑听觉反馈的不足,也能够减缓口吃的症状。除了针对听觉反馈的校正,科学家们还对以下问题感兴趣:为何有些儿童可以从口吃中恢复,而有些则不可以?张秀恩教授就着力于进行“发展性口吃”在儿童和成人间的比较。曾发表在《神经成像学》(Neuroimage)上的一篇文章中,她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 DTI)方法扫描了口吃儿童的大脑,发现了持续口吃的儿童和口吃康复儿童的大脑灰质体积、大脑白质纤维和连接通路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相对于正常儿童来说,两组口吃儿童都出现了语言区域灰质成分的减少。而持续口吃儿童在弓状纤维束(arcuate fasciculus)处的大脑连接则比其他儿童更弱——弓状纤维束是连接大脑中两个重要的语言功能区威尼卡区(Wernicke's area)和布洛卡区(Broca's area)的神经纤维束,威尼卡区负责语言理解,而布洛卡区负责“说话”,所以弓状纤维束起到把“想说的”传递为“说出来”的重要功能。

张秀恩认为,那些成年后口吃消退的儿童,其大脑与言语有关的脑区经过重新塑形变得与常人一样,而没有恢复正常的人,其大脑中仍保留着独特的神经结构。

此外,张秀恩和她的同事还对成年口吃患者的大脑结构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成年口吃患者的主要症结也在于弓状纤维束处的大脑连接。成年口吃患者的大脑右半球无论在言语过程中的活跃程度,还是结构的纤维连接方面都比一般人要强。这个结果却是口吃的儿童所没有的。

张秀恩认为,右半球的活动增强可能是大脑可塑性的一种体现,为了补偿左脑语言能力的减弱,口吃患者在成长过程中锻炼出了更加“强大”的右脑以便执行正常的语言功能。


言语训练需日复一日

口吃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达成的。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传播学系教授库克(Paul Cooke)本人就是一个口吃者。他从五六岁时就有口吃的症状,现在他用自我控制的方法尽量减少口吃的出现。“我到现在仍然承认我是一个口吃患者,但我也是一个能成功控制它的人。”库克说。

现代治疗口吃的方法一般就是采取一些基础训练:放松训练,深呼吸,唱歌,音乐治疗和舌头灵活性训练。这些治疗多多少少能有效果,也是治疗口吃的必经过程,但它们绝不是“万灵药”。想从口吃中恢复,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和检查。


作者:悠扬

来源:《不敢问希区柯克的,问S先生吧:论一部电影的科学修养》、百度百科

略有删改

图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