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4月22日是香港導演杜琪峰——很多影迷心目中的杜Sir——65歲生日,生日快樂!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說到九七回歸後的香港電影,杜琪峰與他主導的銀河映像是絕對繞不開的話題,既有《孤男寡女》、《暗戰》、《向左走向右走》之類的商業化之作,更帶來了《槍火》、《大隻佬》、《柔道龍虎榜》、《黑社會》、《神探》等佳作。

杜Sir曾炮轟在香港拍電影時不夠自由,也不時地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困境(《槍火》便是在有限資金下完成的作品),後來他也跟隨著北上的大軍再度創作合拍片,只可惜除了《毒戰》之外,幾乎都是口碑平平,去年年底上映的《我的拳王男友》更是在豆瓣電影上取得4.6分的平均分。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當年《黑社會》杜琪峰帶領銀河團隊(26人左右)參加金馬獎

是影片的質量實在太差?還是影迷對於曾經喜歡的杜Sir的充滿期待後的失望(較之上一部作品《三人行》已經過去了三年)?答案其實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們這代影迷對於杜Sir的愛與恨,也是我們對於曾經喜歡過的香港電影的愛與恨!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成名之路:“我們這一代香港人”的縮影

“我們這批人不知道自己的運氣好到什麼地步,其實並不是因為我們怎麼聰明,而是因為有一個歷史的大環境在後面成就著我們……這一切加起來,換來香港當時的優勢。我們這批人開始以為自己有多厲害、多靈活、多有才華了。我們不管哪個行業都是很快就學會了、賺到了,認為及了不起了,又轉去做更賺錢的行當。”

“我並不是說我們不曾有過力氣,我想強調的是:這一代是名副其實的香港人,成功所在,也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所在。香港的好與壞,我們都負有絕大部分責任。”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生於1952年的香港文化人陳冠中,也即香港文化雜誌《號外》的創始人,時隔多年後更為冷靜的回顧了“我這一代香港人的成功與失誤”,從而得出了“成功所在,也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所在”的結論。

而生於1955年的杜琪峰,也自然是屬於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的人口在1945年二戰結束時僅約50萬,1949年時則增加了近80萬(主要是內地的外來人),隨後迎來了生育的高峰期:1953年時香港人口已經達到250萬,1956年時則超過260萬,這使得香港成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杜琪峰最初加入TVB時,是當一名辦公室的信差,後來受到鍾景輝(TVB的藝人訓練班的創始人之一)的提拔而入讀藝人訓練班,結束後跟隨著招振強拍攝《心有千千結》等劇集,他擔任助理編導。

1976年王天林執導大型武俠劇《書劍恩仇錄》時,因為是日播而幾乎要每天拍一集,人手嚴重不足,王天林就調來杜琪峰擔任他的副導演,負責現場的廠景與外景(林嶺東負責統籌)。拍完後因為王天林沒有讓他回招振強那邊劇組,而又帶著他製作了《陸小鳳》、《小李飛刀》等劇集。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杜琪峰與呂良偉合照

七十年代後期的香港電視臺為香港電影提供了眾多的人才,嚴浩、許鞍華、徐克等,從電視臺出走後也帶動了一波香港電影新浪潮,而杜琪峰也在1979年時離開了TVB,並在第二年時執導了合拍片《碧水寒山奪命金》,影片由當紅的劉松仁搭檔鐘楚紅主演,不過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於是杜琪峰又回到了TVB,代表作之一便是王天林導演、黃日華與翁美玲主演的武俠劇《射鵰英雄傳》(杜琪峰擔任執行導演,除了前面幾集由王天林親自執導之外,其它主要便是杜琪峰完成)。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拍攝《射鵰英雄傳》

八十年代中期時,一方面是香港電影的欣欣向榮,另一方面則是方逸華小姐宣佈邵氏影業將大幅度淡出,杜琪峰在林嶺東的介紹下為新藝城打工當導演,包括《開心鬼撞鬼》、《八星報喜》、《阿郎的故事》等,但這些作品主要折射出當時新藝城的創作傾向,杜琪峰更多是一位執行導演。

如《八星報喜》,當時的周潤發因為主演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而再度的成為巨星,《龍虎風雲》延續了他在《英雄本色》中的大男人的悲情,但當時處於香港電影的主流地位的還是喜劇電影,如何將周潤發這個明星與喜劇相融合也就成為了《八星報喜》的一個努力方向,而可喜的是,《八星報喜》並沒有讓人失望,並使得周潤發的形象並不僅僅是停留在悲情的英雄身上,而被觀眾發現了他所具有的喜劇的一面。《阿郎的故事》與《八星報喜》相比則反其道而行之,在羅大佑的悲歌《你的樣子》的嗚咽中,影像中是阿郎的悲情故事。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杜琪峰與發哥星爺合照

新藝城解散後杜琪峰依然創作了多部跟隨主流的商業化作品,如跟風《至尊無上》的《至尊無上2之永霸天下》、《審死官》、《赤腳小子》、《東方三俠》等。這些作品風格不一,且更多是當時主流商業片的痕跡,很少人會關注到這幕後的導演,杜琪峰。這點實際上也折射出陳冠中在剖析自己這一代香港人時所說的:

“我們的整個成長期教育最終讓我們記住的就是:沒什麼原則性的考慮、理想的包袱、歷史的壓力,不追求完美或很大很宏偉很長遠的東西。這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一種思想心態:我們自以為能隨機應變,什麼都能學能做,用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時間內過關交貨,以求哪怕不是最大也是最快的回報。”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拍攝《審死官》

銀河映像:成也風格,敗也風格

“以前導演對我來說,只是一個電影工種。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界定。1994年整整一年沒有拍電影之後,我意識到作為一個導演,應該要以自己的電影作品去跟人家比。不管電影是商業還是不商業,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電影本身應該帶有你的思想,你的看法。觀眾看完了電影以後,就會明確地評價這是哪個導演的風格或是哪個導演的意念。我覺得自己的電影風格要自成一個流派,這樣我的電影就能生存下去,電影生命力可能就比別人的要長一些,否則如果繼續走主流商業電影路線的話,時間拍的久了,可能自己就完全麻木了,可能還幹不下去。”

(張靜:《映畫:香港製造》)

在接受採訪時,杜琪峰將1994年作為自己導演生涯的重要分界線。而1995年的作品《無味神探》也就成為杜琪峰轉型的重要作品,一方面是他之前所走的那種主流電影的路線(警匪、槍戰),另一方面融入了很多個人的思考與風格,特別是黑色的影像風格,成為往後很多銀河映像出品的作品的重要風格。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杜琪峰與賈樟柯合照

1996年杜琪峰導演的《十萬火急》成為了銀河映像的開山之作,雖然這時候銀河映像公司還沒有正式的掛牌成立,但《十萬火急》集中了後來銀河映像中的重要創作人員,而被視為開山之作。因為,這部影片由杜琪峰、韋家輝共同擔任影片的監製,且杜琪峰導演,此外,游乃海擔任影片的編劇,遊達志則是執行導演,劉青雲主演,這樣的合作班底正是後來銀河映像成立時的基本班底(後來加入編劇司徒錦源、歐健兒等)。

而杜琪峰是銀河映像中的領袖、靈魂人物,在成立以來的將近四十部作品中,絕大部分作品都是由杜琪峰導演或者監製,並在影片中深深的融入自己的風格特點,如由別人擔任導演而杜琪峰只是監製的《暗花》、《非常突然》等,黑色的風格、宿命的悲情,都同樣的在影片中若隱若現,都可以明顯的看到杜琪峰的影子。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杜琪峰的採訪

而在杜琪峰的系列銀河映像作品中,明顯的分為兩大類別,一種是商業化製作,如《暗戰》、《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單身男女》、《單身男女2》等,而另一種則是杜琪峰的風格化的實驗之作,如《PTU》、《槍火》、《大塊頭有大智慧》、《柔道龍虎榜》、《神探》、《毒戰》等。杜琪峰也解釋過,需要拍攝一些商業化作品,才能維持公司,也才能更好的拍自己想要拍的類型片。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就以杜琪峰的充滿“作者化”的作品來說吧,敘事上的男性情義與影像裡的黑色宿命幾乎是相伴相隨,並時常夾雜了人物的走位、狹路相逢的混亂等。

低成本製作的《槍火》是眾多影迷心目中的經典,尤其是荃灣廣場的那場槍戰戲,可以看出導演杜琪峰的出色場面調度能力,而最後的餐館戲則是對男性情義的充分展示,結局看起來也有些輕鬆。

但這種輕鬆在《放·逐》裡得到了回應(某種程度上《放·逐》可以看成是《槍火》的續集),如影片中有三次的擲硬幣而決定下一步往哪個方向走的細節,每一次的擲硬幣的結果表面上看來都是一種偶然(硬幣有兩面,而他們可以因為結果的不同而選擇上不同甚至相反的道路),但實際上還是一種宿命,即使他們已經走了很遠,也似乎離開了城市的喧囂,但老大大飛哥的一個電話,讓他們不得不回頭來面對那份來自與阿和之間的情義的宿命,因為阿和的老婆孩子在大飛哥的手中;而大飛哥答應了除了阿火之外都讓他們走之後,他們還是選擇了跟大飛哥的同歸於盡,也是因為他們與阿火之間的情義……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放·逐》劇照

從1995到2007年是杜琪峰的厚積薄發的創作高峰期,很多影迷念念不忘的杜琪峰作品、或者某些場景,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這一時期,而隨後他再度跟隨著北上大軍拍片,儘管有些作品也能看到他想要有所改變的影子,但“念念不忘”的還是成熟期的風格。如警匪片《三人行》中,剛抓到悍匪鍾漢良不久,警察古天樂就帶著手下在醫院的走廊拐角站位,而把《槍火》、《PTU》等影片裡的類似場景重新演繹了一遍;高潮戲是醫院裡的室內槍戰戲,如果你記憶力好些則能想起《放·逐》、《鐵三角》甚至是《非常突然》、《毒戰》等,只不過的是,《三人行》中的悍匪謝天華等,在高潮戲前都還是有勇有謀的匪徒,結果到了生死關頭突然比林雪飾演的那個傻呆警察還要傻了。

至於最新的那部《我的拳王男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拿著《柔道龍虎榜》的劇本,套上拳擊手、網紅、網貸等當下元素就重拍了,後來根據首映禮上主創所說,才知道原來《我的拳王男友》並沒有完整的劇本,大概就是想到哪想起哪就拍哪,單場戲看的話很多熟口熟面,剪輯在一起後就變得面目可憎。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我的拳王男友》海報

縱觀杜琪峰的這段長達二十多年的創作期,儘管他沒有成為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旗幟手,但不可否認的是成為了九七後十多年香港電影的佼佼者,眾多的作品給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段創作軌跡,也是香港人、香港電影的九七前後變化的一種投射。

九十年代初隨著九七的漸近,很多港人都在焦慮著將會何去何從,香港電影人除了趕製更多作品想要賺快錢之外,有時也會將這種前九七的情意結融合到影片之中,最典型的便是失憶/失去的主題,陳可辛的《天涯海角》、陳木勝的《我是誰》、徐克的《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等,杜琪峰除了以《現代豪俠傳》、《東方三俠》的末世悲涼寄寓內心的焦慮之外,也奉獻出了積澱後的《無味神探》,劉青雲的失去味覺,背後的寓意油然躍出。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杜琪峰與張家輝、劉青雲合照

九七終將到來,又“什麼都沒有發生”(陳冠中的另一本小說名字),但有些矛盾畢竟存在著,直至2003年非典危機過後的爆發出來……就拿杜琪峰的三部代表作《槍火》、《PTU》及《放·逐》來說吧。

《槍火》裡始終帶有著前九七的焦慮不安,但片尾時他們依然能全身而退、較為輕鬆愉悅的離開;非典期間上映的《PTU》則將故事濃縮到一個晚上,雖然有些波折但畢竟黑夜始終都會過去,可以看出杜琪峰他們在這時期的創作心態;但《放·逐》時已經截然不同,主角們看似有多種選擇但始終殊途同歸,最後以同歸於盡收場,留下絲絲的希望、光亮給活下來的孤兒寡女。杜琪峰在這時期的作品備受好評,原因之一也在於他不斷的將對於香港的思慮融入到創作之中。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放·逐》劇照

但畢竟對於這一代香港人而言,“我們的整個成長期教育最終讓我們記住的就是:沒什麼原則性的考慮、理想的包袱、歷史的壓力,不追求完美或很大很宏偉很長遠的東西”,跟隨著主流大軍北上後的杜琪峰或者不斷的重複自我,或者在幕後金主的支持下放棄了正常的創作,於是,在《單身男女2》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可思議的一幕:高圓圓在無意中又看到花心大少古天樂後,在中環的高級寫字樓上打電話,鏡頭的焦點則是她身邊的某國產品牌飲料(滿冰箱全部都只有這一種飲料),且鏡頭持續了一兩分分鐘。這究竟是電影裡插入廣告,還是廣告裡插入愛情呢?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單身男女2》海報

結語:對杜Sir的愛恨也是我們影迷對港片的愛恨

“盡是過火,盡皆癲狂”。

美國電影研究學者大衛·波德維爾曾經在《娛樂的藝術——香港電影的秘密》一書中,將當年《紐約時報》批評港片的這句話放在了正文的開場,但他也將原意轉變為對於香港電影的提綱挈領式的讚美,而他在全書中論及的香港導演,吳宇森、王晶、徐克、王家衛等,幾乎也都是“我們這一代香港人”。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盡是過火,盡皆癲狂”,這本身可以是一句讚美或者客觀的評價。但如果創作者有意無意的去不斷突出渲染這種過火、癲狂時,則難免會走進了一個誤區。某種意義上,杜琪峰的作品也在過火、癲狂的路上一路狂奔,《單身男女2》、《我的拳王男友》等便是把自我重複進行到底,而《三人行》,主創在訪談時直言整部影片的創作主要是架構於最後那場醫院內槍戰戲。

在這場戲中,不僅是出現了鍾漢良等陷入癲狂的病人,主創更是不惜拋棄了前面樹立起來的人物形象(如謝天華他們的精明、林雪的笨拙),讓悍匪們站在沒有防護物的病房中間,與散落在各處的警察們槍戰……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杜琪峰與任達華合照

不僅是杜琪峰,還有後來的邱禮濤、陳木勝等,也常常秉持著“盡是過火,盡是癲狂”的創作心態。陳木勝算是杜琪峰帶出來的弟子,《掃毒》就一再的賣情懷,然後高潮時竟然是三個警察用手槍等,與一群荷槍實彈(包括手榴彈)的僱傭兵在酒店裡血拼,那時候的八面佛主要是想要殺了他們三個給兒子報仇,正常的槍戰應該是,僱傭兵們藉著居高臨下的優勢先扔一兩顆手榴彈給對方帶來傷害,再進行槍戰吧,但陳木勝偏偏不,就讓三個警察打手槍逐漸的解決了對手們。

邱禮濤在《掃毒2:天地對決》裡則進一步的渲染這種癲狂的態度:最後讓劉德華、古天樂開車進入了香港-中環(這裡是兩個地鐵站,不過可以不出站換乘),撞進地鐵運行軌道同歸於盡……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杜琪峰現場導戲

香港電影的主流類型片是喜劇片與動作片,動作片是如此過火的快節奏渲染癲狂,而喜劇片中類似的過火癲狂更是數不勝數,也就有了很多觀眾心目中的“爛片”印記。

有人說,杜琪峰拍《我的拳王男友》是為了還人情,也有人說,是為了準備《黑社會3》。還人情這點是真,畢竟在世紀之交的那幾年,銀河映像的作品常常是叫好不叫座,而與向華強合作一百年電影公司(還有後來羅守耀的加入),並拍攝了多部應景的都市愛情喜劇,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銀河映像的壓力。至於《黑社會3》,恐怕更多是影迷一廂情願的猜想了。這些也都可以看出影迷對杜琪峰、對港片的愛恨交織的複雜情愫。

如今,步向古稀之年的杜Sir也更多的走上了幕後支持之路,比如近年裡一直在努力推介新導演為主的“鮮·浪潮”,又如擔任《在清朝》的監製,也希望可以看到他提攜下的更多新人新作品,就如當年王天林提攜了他、林嶺東、林德祿等一般。

65歲的杜琪峰,40年的港片愛恨

杜琪峰的作品彙集

再次遙祝杜Sir生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