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韓國電影《請尋找我》是韓國影后李英愛在在睽違14年之後迴歸大熒幕的作品,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一位找尋失蹤兒子的母親正妍,一路波折,但始終相信能找到自己的兒子,最終沿著線索踏入一個漁村,這個漁村的村民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因為一個孩子的竊竊私語,找到了極似自己兒子的民秀,剛剛相認卻被潮水沖走,瀕臨絕望的正妍奮起反抗,對冷血的小漁村村民進行復仇的故事。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這部電影將一個母親置為電影的敘事主體,在觀眾熟悉的失孤現實下,有別於傳統母親比較弱勢、受保護的人物形象塑造,讓母親進化為暴力的掌控者,用女性復仇敘事讓電影得到情緒釋放,對現實進行控訴和批評。

女性復仇宣洩情緒,引觀眾共鳴

所謂復仇,是一些電影塑造女性形象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導演最容易傾訴人文關懷的表達主題,極大地方便表達情緒,更是讓觀眾能夠看“爽”的一個必要元素。

同樣關注兒童為關注點的《熔爐》和《素媛》,要麼是著重描述殘酷現實和壞人們的描繪與兒童們的無力述,要麼就是深情刻畫父親和母親的保護和呵護,這兩種情感爆發都能夠得到觀眾的共鳴。

而《請尋找我》偏重於“尋找”,著眼於現實中兒子失蹤的家庭狀態。母親尋找兒子的寫實情節非常平緩,沒有動態起伏,那麼這個故事顯然是不太受更廣大群眾的喜愛的。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大眾更需要一個好看的故事和情緒的宣洩,那麼“復仇”便是這部電影平衡商業性和藝術性的重要元素。

在電影中,正妍大篇幅地描繪尋找兒子的過程,屬於“構建感情”的部分,鋪墊正妍尋找兒子的痛苦,電影敘事平靜,節奏彷彿失控一般,正如筆者前文所說,情節發展緩慢。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於是在最後,導演選擇將“復仇”一戲安排上,極大地緩解了節奏把控的問題,畢竟“以暴制暴”的戲份對於韓國導演來說是非常拿手的。

正妍尋找6年無果,在漁村找到了一個非常相似的男孩,可是還沒來得及相認,就被潮水沖走,於是開始決定復仇,尤其是在看到兒子戴著腳銬寫下的自己名字,知道了孩子不僅遭受了奴役,可能還遭受到了強暴,悲上加悲,於是拿起手中的刀,去平復自己內心的憤恨。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用一句不太好聽的話來形容,就是“狗急跳牆”,正妍大殺四方,上演暴力戲份。這種瘋狂情緒的宣洩,更能夠大快人心,讓觀眾不再覺得無味,也更能感受正妍在社會下的無力,對她們產生共鳴。

遺憾的是,由於對前面部分描繪過大,篇幅較長,直到小漁村之後才注重戲份的緊張感和衝突,讓“復仇”戲份變得過於簡短,讓電影不夠有力。

母性是女性最堅韌的復仇力量

這部電影的主角李英愛在14年前曾參與拍攝樸贊鬱導演的《親切的金子》,在其中同樣飾演的是復仇的母親。因為被丈夫陷害,自己遭受了十三年牢獄之災,對不能在女兒身邊陪伴孩子成長而感到愧疚,於是處心積慮為自己鳴不平,展開復仇。

而14年後,李英愛在有了自己孩子之後,拍攝《請尋找我》更加感同身受,將表演的重點放在了自己在走失兒子的心境上。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母親有著脆弱的一面。自己的丈夫辭掉工作,打印了尋人啟事,卻因為一群惡作劇撒謊的孩子而出了交通事故,喪失性命。正妍一度想要自殺,最終因為一定要找到兒子而活下來。在一次發傳單時,因為被毫不在乎的漁民丟進海里,她慢慢打撈出來,內心充滿了苦楚。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正妍一面堅持工作,一面找孩子,跑遍了兒子曾經出現過的地方,足足找了6年之久,也沒有放棄。而帶孩子回家的決心到底有多大?看似外表如同往常一樣,不施粉黛,但是內心憔悴不已。在瀕臨絕望時,擁有不同一般的爆發力。面對自己兒子被衝入大海,她崩潰不已,不惜鋌而走險,進行復仇。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所謂“為母則剛”,每個母親都是凡人,但為了孩子,她可以變成神。善良美好的正妍遭受“失去兒子”的苦難,爆發之後,用極端誇張的復仇來大喊不公,狠勁十足,李英愛的表演也更加入木三分。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女性個體式的悲劇性復仇

和暴力結合在一起的角色,也許是李英愛選擇這個角色的原因。導演為了能夠讓觀眾能夠更加深刻認同影片中表達的思想內核,

在渲染著復仇情緒的同時,大加批判整個社會現實的冷漠。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女性完成了個體式的悲劇性復仇,消解了“漁村”這個小社會,但是整個社會的冷漠仍然在不時上演。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漁村村民們都比較冷淡,甚至想法設法地趕她走,警長老是愛拿“我就是警察”的身份自居,讓她芳心,但是這裡面他卻是犯罪的最大頭目。而對孩子有一點點同情心的班長,並不會像往常戲劇發展一樣,改過自新,而是聽到正妍要告發,第一個選擇出手打人,哭著喊著自己還有孩子要供上學,而胖子更加冷漠,不單猥褻兒童,更想要強暴正妍。漁場的老闆兩耳不聞窗外事,更是自私自利。這個漁村,簡直就是失去了人性的“動物園”。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可是,在漁村外,搞惡作劇的那些孩子呢?因為一個訊息,讓正妍丈夫著急趕去現場,進而發生了交通意外,還有以孩子失蹤線索來索取丈夫保險金的小叔子等等,仍然大行其道。這是最讓觀眾感到無力的部分。

即使復仇的母親展現出了戰勝一切的力量,可是她仍然無力改變這個社會,改變整個社會,也許需要每個人拋棄冷漠,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寫在最後

李英愛:

“這部電影雖然是驚悚片,也是溫情片,有善良的人,也有支離破碎的人間百態,而這就是現實,電影會留給我們回首自己過去的餘韻。”

這部電影這麼著力地刻畫犯罪者的冷漠,就是為了讓我們自己不再冷漠,而“復仇”的安排,更是傳達出不放棄的精神,最後的母親看到孩子的屍體,即使不是自己的兒子也將他擁入懷中,讓我們感受著母性光輝。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也許,我們會認為,這樣的事情只會發生在熒幕之上,其實不然。在我國,也有《親愛的》和《失孤》的電影作品,孩子被拐、失蹤的問題也不時在上演。

“不要忘了我們,不要放棄我們,一定要找到我們。”

韓影《請尋找我》:女性復仇敘事下的情緒迸發和現實批評

電影的最後意圖非常明顯,在正妍進入漁場之後,連綿下雨,潮漲潮落,隱喻著社會的黑暗和不堪,在復仇之後,陽光普照,美景美不勝收,暗示著正妍找兒子的前路光明,也希望熒幕外的觀眾們也能夠正視這些問題,對失孤問題表示應有的關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