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遊牧民族為何能統一中原和草原地區?

十二十頁


過去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對於中國社會發展的這種王朝更替、政治更新總是以封建正統思想來看待,對“以夷變夏”有違正統的封建道德大加撻伐、橫加批判。而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這種狀況在中國歷史上屢屢發生,充分說明了它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要求、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的。在中原王朝腐朽、衰落之際,新興的草原民族將其推翻,代表的是進步的力量,是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因此,不能以夷、夏之屬來作為褒、毀的標準。

值得重視的是,草原民族建立中原王朝,極大地促進了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的交流,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草原民族的發展歷程,往往都有從弱小、貧困、落後的狀態追求進步、追求文明、追求繁榮昌盛的歷史進程,其間歷經曲折、坎坷,甚至幾起幾落,然而矢志不渝,不屈不撓,終於風雲際會,迅速崛起,甚至統一中國,也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

所以不能只看到草原民族的漢化,實際上是民族的融合,純粹的漢文化也在改變,我們看到的實際上是各民族融匯交流的中華文明。


春愁曉夢—V


我覺得大部分是中原統治中心的移動導致的。

周、漢、唐三代的統治中心都是長安,所以西邊的少數民族總是被長安的繁華和富裕吸引,不斷殺到長安。

後來,因為歷代定都,關中平原地力和環境長期消耗,水土流失非常嚴重,長安的地下水經過幾百年汙染,“水皆鹹鹵”,沒法吃了,已經不適合基本生活需要。因此中國的統治中心漸次移到了洛陽和開封。而洛陽和開封在地理上是沒有防禦能力的,這樣,正北的乃至東北的少數民族就被刺激動員起來,加入對中原財富的搶掠之中。

來自西北和正北方的匈奴人和突厥人一般滿足於掠奪和殺戮,並不想在內地建立自己的政權。但是來自東北的少數民族就不同了,他們對內地的征服越來越深入。一開始是鮮卑族統一了北方,建立了正式的王朝北魏,不過統治的時間不長。而同樣起自東北的遼和金就進行了更長期、更穩定的統治。接下來,元更史無前例地征服了全中國,當然最成功的還是後起的、奠定了今天版圖基礎的清。因此,魏晉之後的中國歷史,一半是被“東北人”主導的。

為什麼來自東北的少數民族能成功地統治內地,而來自西北的只滿足於劫掠或者當僱傭兵呢?

因為東北和西北的地理條件不同。西北草原地帶降水稀少,只能長草,不能長莊稼。所以西北少數民族只懂得遊牧一種生活方式。

今天的中國東北地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農業區,每年生產大量的糧食。也就是說,東北的降水量,足以支持農業生產。

因此,東北的遊牧民族不只會遊牧,還會種地。或者用學術語言說,他們兼遊牧、漁獵、農耕三種生活方式於一身。這樣的話,他們既懂得遊牧民族的生活特點,也瞭解定居的農耕民族的生活特點。

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來自東北的鮮卑人創建了一種二元結構,就是把遊牧民族的軍事體制和漢族的農耕社會結合起來,而不是對立起來。歷史上,來自我的老家,也就是今天遼寧朝陽一帶的慕容鮮卑,曾經建立了一個朝代叫前燕,這個朝代建立了兩種並行的行政體系,一種專門用來管漢人,一種專門用來管鮮卑人。這樣的國家在經濟上能成功,因為有漢人負責提供糧食和賦稅,有穩定的農耕為基礎,[6]經濟上已經漢化了。這樣的國家在軍事上也能成功,因為他們軍事上不漢化,保持了馬上民族的軍事能力,能“理解遊牧民族的聯盟如何構成以及他們的弱點在哪兒”。

純漢人政權建立的朝代,統治區域通常都侷限在胡煥庸線以南,或者說,通常只在農耕區內,無法對草原進行有效的控制。

但是,在二元結構下,可以同時對草原和中原進行有效控制。因此,前燕之後,同樣是鮮卑人建立的北魏,以及繼承了北魏遺產的隋唐和後來同樣起自東北的遼、金、元、清,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二元或者多元結構的朝代。


Crazy灬歷史


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又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漢人以其軍事、人口、人才、經濟等優勢長期佔據中原地區。

事事都有例外,也有少數民族入住中原的時候。像蒙古族南下建立元朝,滿清入關建立大清朝。

北方的少數民族有的以遊牧為生,有的以漁獵為計,他們之所以能夠一統中原,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今天以蒙古族滅宋建元為例。

忽必烈是他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託雷的兒子。和一般印象裡好勇鬥狠不同,忽必烈不僅志向遠大,而且眼界十分開闊,不為民族、地域限制,他重視漢文化,廣招人才,禮賢下士,身邊也聚集了一大幫漢人幕僚為他出謀劃策,組成了強大的智囊團。像大謀士姚樞、郝經、劉秉忠、廉希憲、張德輝等等,都為他建立了龐大的元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世間所長,皆為我用,這就是忽必烈成功的秘訣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