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1968年12月5日凌晨,寧靜的北京機場迎來了一架從青海返航的深夜航班,與塔臺溝通後,駕駛員一如既往調好定位準備降落。

然而就在離地四百米時,飛機突然失控,以迅雷之勢俯衝墜落,一路衝進了一公里外的玉米地,當場爆出一陣濃煙烈火。

工作人員驚惶萬分地衝入現場搜索施救,卻在焦糊的殘骸中看到了最令人心碎的一幕——緊急回京處理資料的航天九院副院長郭永懷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雙雙殉難。

當人們扳開兩人的屍體,一個公文包掉了出來……這震撼的死亡現場,恰是郭永懷為祖國鞠躬盡瘁一生的寫照。

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求學生涯——尋常子弟,超高天賦

1909年4月4日,郭永懷出生在山東省的一個農家,上有三個哥哥。郭永懷從小就表現出了極高的聰明才智,父母為了培養他送他進了學堂。

尋常出身的郭永懷有著不尋常的志向,他一路考到了南開大學,又因顧靜薇教授引薦進入北大,精修物理專業。

1938年是人才輩出的一年,21歲的郭永懷參加了庚子賠款基金組織留學考試。原本只打算招收一名學生的力學專業在這一年破格錄取了同分的三人——郭永強、錢偉長、林家翹。兩年後,郭永懷去往加拿大學習數學。

第二年,他轉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拜在馮卡門門下,成了錢學森的師弟,轉向流動力學研究。入學時,錢學森專門去接他,1945年畢業時,錢學森又專程送他離校,在校期間,兩人培養了深厚情誼。

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科研生涯——一炮而紅,穩紮穩打

1946年,郭永懷開始在康奈爾大學任教。他與錢學森一起專研“跨聲速飛行障礙”問題,他們提出的“上臨界馬赫數”成為了飛機提速的重要科學論據。

憑著這項研究,郭永懷成了當時熱手可熱的科學家,受到高校和科技學會的追捧。1949年,郭永懷在跨聲速氣動動力學研究中取得突破,提出了“奇異攝動理論”,解決了跨聲速涉問題中的計算難題,名聲再次提振。

除此之外,他還發表了《弱激波從沿平板的邊界層的反射》、《關於中等雷諾數下不可壓縮粘性流體繞平板的流動》等課題。

郭永懷的研究成果對於美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貢獻巨大,使得他得以躋身當時人才濟濟的美國物理界前沿。此間除了事業上的成就,郭永懷也迎娶了心愛的妻子——康奈爾大學中文講師——李佩。

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拳拳愛國之心,艱難回國之路

就在郭永懷推出“奇異攝動理論”那一年,新中國成立了,這讓他和師兄錢學森都夜不能寐——苦難的祖國終於結束了黑暗的戰爭,他們想回國參加建設。

郭永懷和錢學森馬上雙雙申請回國,卻遭到了美國阻撓。當時錢學森已有上校軍銜,還參與軍方重要項目,有資格出入五角大樓,美國不肯放他回去,還囚禁了他三年,郭永懷自然也沒被放行。

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錢學森和郭永懷沒有氣餒,他們不斷嘗試各種辦法聯絡回國渠道。美國航空機密項目邀請郭永懷參加,資格審核人詢問他是否願意加入美軍,他斷然回答“不願意!”審核人問他為什麼到美國,他回道“為報效祖國!

就這樣,執拗的郭永懷拒絕了美國拉攏,與旁人夢寐以求的頂級航空事業失之交臂,但他甘之如飴,因為他將祖國放在心裡最重要的位置。

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回國之路艱難重重,回國之日遙遙無期,身邊的人勸郭永懷:“中國現在很落後,你回去了什麼都做不了。”郭永懷怒斥道:“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無論什麼時候,我都不會放棄我的國家”。在他心裡,只有故鄉,才是他要紮根的地方,只有祖國,才能讓他甘心驅使。

在周總理的運作下,錢學森終於衝破重重阻礙,於1955年回到國內。第二年,郭永懷接到了錢學森的來信,他也終於可以準備動身回國了。

為了避免再受阻撓,郭永懷當眾燒掉了自己的科研資料,妻子李佩為他心疼,但為了登船回國遊輪,郭永懷已準備好不惜一切。1956年國慶前,郭永懷終於帶著家人踏上了祖國大地。

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報國艱辛,但看到那朵蘑菇雲綻放便值得

郭永懷回國之初擔任了中科院力學研究院副所長,並且出任了中科大出第一屆化學物理系主任。1959年,蘇聯援助專家突然撤走,中國核試驗陷入僵局。

中央決定依靠自己的科學人才繼續研究,郭永華成了排頭兵,被任命為最重要的九院的副院長。郭永懷瞞著家人,與近百名科學家一起走進高原大漠,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研究工作。

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郭永懷身上始終有著一種農人的樸實,在工作裡總是說的少做的多,凡事喜歡親力親為。基地裡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做實驗、親自拌料、整理數據和資料,他在高輻射的一線沒日沒夜地奮戰。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炸響時,科學家們沸騰了。郭永懷欣慰至極卻極為剋制,在悄然短暫的慶祝後,很快整隊繼續攻堅克難。

1965年,為了東方紅衛星研究,郭永懷不得不輾轉於新疆羅布泊核實驗基地和甘肅酒泉衛星基地。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炸響,馬不停蹄地奔忙了七八年的郭永懷在疲乏與激動中當場暈倒在地。

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墜機現場,見者傷心,聽者流淚

1968年12月初,郭永懷在試驗中取得重要線索,需要飛回北京。那一晚,他如往常一樣爭分奪秒,沒有等天明,連夜登上了飛機。

意外的是,該飛機在落地前突發故障,當場墜毀,全機組人員只有一人生還。現場人員驚惶搜救郭永懷,最終找到的卻只有兩具屍體——郭永懷與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只為保護裝著資料的公文包。

家貧國困,只能說是做兒子的不爭氣:這個中國人的死亡讓總理痛哭

生還者回憶,事發前有人倉促喊“我的公文包”。可以想見,郭永懷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想到的不是逃生也不是恐懼,而是那份可能承載著機遇和未來的重要資料。

他把自己的一生,連同59年的未竟生命,連同靈魂,連同最後的屍身,涓滴不剩都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中國航天事業。消息傳入中央時,正在接待外賓的周總理錯愕而泣。

今年是郭永懷誕辰111週年,他離開這個世界的第62年。無論時代怎樣變換,風雲怎樣翻湧,他的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不滅不朽的一簇長明燈火。

國人將所有的敬仰和感激裝在致敬航天人的歌聲中萬里傳揚,那首《祖國不會忘記》這樣唱:在征服宇宙的大軍裡,那默默奉獻的就是我。在輝煌事業的長河裡,那永遠奔騰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認識我,不需要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進,融進祖國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