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綜合能源服務行業增供擴銷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助推綜合能源服務行業增供擴銷

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好轉和防控步入常態化,經濟社會生活正加快全面恢復。日前,作為國內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的重要行業組織,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創新發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正式對外發布《支持中小企業復產復工十條措施》,旨在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啟動針對中小綜合能源企業和重點項目的諸多幫扶計劃,加快推動綜合能源服務行業增供擴銷、共克時艱。

復工復產,亟需緩解

能源服務產業鏈資金壓力

“作為由國家電網發起的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的行業組織,聯盟在深度調研企業遇到的現實困難和問題後,切實推出了《支持中小企業復產復工十條舉措》。”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秘書長弓佔勇表示,綜合能源服務產業涉及的行業廣泛,中小企業眾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面臨產能下降、儲備項目難以推動、資金壓力大等諸多困難,亟需外界助力。

據介紹,聯盟將聯合投資機構、業主單位、諮詢設計機構,啟動針對中小綜合能源企業和重點項目的諸多幫扶計劃,對接資金達1000億元規模。全面扶持一批有技術、有產品、有渠道、有市場的中小型綜合能源服務企業,以及一批具有市場潛力的優質項目。

弓佔勇表示,受疫情影響,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普遍面臨資金緊張、原材料缺乏、供應鏈不暢等實際困難。“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第一步計劃在4月中旬正式啟動優質項目徵集,通過發揮聯盟產、投、研、用的優勢,在綜合能效服務、多能供應服務、清潔能源服務、新興用能服務四個領域,廣泛徵集優質項目,建立項目信息庫,為後續的企業賦能舉措提供重要載體和抓手。與此同時,我們也正在和國內一些大型投資機構展開積極溝通討論合作方案,對接資本,這兩項舉措將率先幫助企業度過眼下難關。”

互補互濟,打造跨界

融合能源供應和消費模式

綜合能源服務是涉及能源規劃設計、工程投資建設、多能源運營服務、投融資服務等各方面的跨界產業。如何保證為企業賦能的措施做到真正融合?弓佔勇認為,綜合能源服務作為以電為紐帶,聯結多能互補、節能減排、智慧能源等領域,融合基礎建設、智能製造、金融物流等多種業態的現代服務業平臺,產業涉及行業廣泛,是一種互補互濟、多系統協調優化的能源供應和消費模式。

為解決這一難題,綜合能源服務產業聯盟將聯合投資機構、業主單位、諮詢設計機構,啟動針對中小綜合能源企業和重點項目的線上路演計劃,推動有條件的地區進行線下路演,全面對接市場、資金和技術等各種需求。搭建資源和能力共享平臺,在重點領域實現設備共享、產能對接、生產協同,共同打造一批優質的綜合能源重大項目、重點工程。

與此同時,聯盟還將聯合地方引導基金、保險資金和產業資本等社會資本,發起成立上百億規模的綜合能源互助發展基金,重點投資一批有發展潛力的綜合能源服務企業和項目,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這些產業特點要求我們必須用創新思維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而產業轉型升級又需要在一定時間、空間背景下才能完成。” 弓佔勇表示,這種背景下,聯盟產、學、研、用的平臺優勢就體現出來了,我們有條件聯合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鏈上的領軍企業、優秀的研究機構和資深專家等力量,充分調動會員企業的優勢,合力完成我們推出的措施和賦能計劃。

共建共享,構建以電力

為核心的產業競合生態系統

業內專家表示,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目前處於探索起步階段,市場前景雖好,但競爭也尤為激烈。隨著電力與燃氣、熱力系統耦合日漸緊密,未來將形成以電力系統為核心的綜合能源系統。

“綜合能源服務是以滿足客戶多元化、個性化能源需求為中心,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客戶用能成本、促進新能源發展為目標的新業態。隨著能源行業市場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智能電網、新能源、終端用能電氣化等能源新技術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融合,綜合能源服務市場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實踐正不斷湧現。”弓佔勇強調。

弓佔勇認為,目前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規模和產業前景都十分廣闊。但與此同時,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尚未清晰,各市場主體之間尚未建立起合作共贏的競合關係。產業的參與者面臨的挑戰也同樣很大,任何一家企業想單打獨鬥都很難達到預期目標,所以需要打造合作共享的產業生態系統,共同做強、做優、做大這塊市場。

此外,聯盟在發佈支持中小企業復產復工“十條措施”後,還將推出“麒麟計劃”,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推動措施落地,為產業鏈及上下游企業全面賦能,有效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並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將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