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抗擊疫情丹東在行動#


馳騁於無煙之空,奮鬥在生死之間。經過52天的戰鬥,丹東市第三批援助武漢醫療隊成員、鳳城市中心醫院護士吳洋終於不辱使命,載譽凱旋。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2月19日,吳洋去了武漢。他是醫護界少之又少的男護士。

3月27日,吳洋莊嚴宣誓。他是抗疫一線烈火見真金的預備黨員。

4月14日,吳洋載譽凱旋。他是千里援鄂不辱使命的"最美鳳城人"。

作為一名男護士

吳洋是一名80後,2012年7月從遼寧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畢業後,就回到心心念唸的家鄉,成為鳳城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的第一名男護士。從業七年,一直奮鬥在臨床一線,春節期間,武漢的嚴峻疫情一直讓他牽掛,"科裡很多同事都遞交了支援武漢的請戰書,我很慶幸能被選中。"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吳洋覺得,自己是一名男護士,雖然沒有女護士細心、善解人意,但體能方面比較佔優勢,七年的重症護理工作經歷,讓他積累了大量的危重症患者護理經驗,能熟練使用各種搶救器材,有著豐富的急救經驗。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初到武漢,所有前來支援的醫護人員都需要接受一套更加嚴格、專業的培訓。當時,吳洋所在的團隊是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控中心教授吳安華博士為他們講解醫療隊駐地感染防控與個人防護,病區感控專員培訓了全套防護衣的穿脫方法。經檢查合格後,吳洋等人正式開啟了高強度、高風險工作模式。

吳洋工作的地方是在雷神山醫院A3病區,和他一樣的男護士一共有3位,除了正常的護理工作外,男護士承擔更多的主要是體力勞動,比如發放轉送餐食。工作時4人一班,患者最多時有34名。因為是輕症感染病區,患者也都是輕症患者,所以他們的工作內容更多是對患者在生活起居方面的照顧。例如打開水,這也是重複率最高的工作,患者滿員時候,一天大概需要打水30次。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在當地,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物資是有保障的,而且武漢對省市兄弟前來的醫務人員在調配、食宿等方面都進行了精心的安排。至於防護方面,所有醫務人員都按照嚴格的防護措施穿戴。雖然帶上防護口罩和護目鏡後,感覺透氣性稍微差點,額頭和臉部也受到很重的擠壓,但大家面對分秒必爭醫護救治的神聖職責,大家都能克服困難、全力以赴地去救治患者。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有一天,在下班前2小時,病區新收進4名患者,其中還有一名93歲奶奶。把新來的患者都安頓好後,那天下班就感覺特別累,真有點身心俱疲。累是累,但一想到能為這些患者提供救治服務,心裡就挺有成就感的。"吳洋說。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聲聲莊嚴響亮的誓言,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再次響起,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的第一線高高飄揚。在武漢市雷神山醫院,在鮮紅的黨旗下,吳洋同另外一名護士鄭重宣誓,火線入黨,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在雷神山醫院工作期間,吳洋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黨員在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也被很多共產黨員勇往直前、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感染。於是,他積極主動向黨組織靠攏。按照組織程序,吳洋光榮的成為一名預備黨員。對於他來說,這一天是難忘的一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天。當他舉起右拳,面對黨旗進行莊嚴宣誓,震撼、激動、喜悅、驕傲、自豪……吳洋用了許多詞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與考驗,我一定會在疫情防控主戰場上錘鍊自己,用生命守護人民健康,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定信念。"同時,神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油然而生。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這場戰役,沒有硝煙,卻危險重重,每一步都是負重前行。從寫下抗疫請戰書,到寫下入黨申請書,再到寫下入黨志願書……每一個字的背後都記錄了吳洋盡職盡責、不辱使命、在戰疫"火線"成長的歷程。

作為一家頂樑柱

那段日子,吳洋每一天都在緊張忙碌中度過,生活方式其實很單調乏味,每天都是醫院與賓館兩點一線。但是,他的適應能力很強,很快適應了疫區工作生活,絲毫沒有出現水土不服等狀態。

大男人也有思念家人的時候。 這段時間,吳洋也經常抽空跟家裡聯繫,但是每次他聽到的都是"家裡一切都好"" 照顧好自己"" 保護好自己"。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吳洋的愛人羅苑和他是同事,也是工作在一線的重症護士,他們有共同的職業理想和信仰。疫情爆發,夫妻倆誰也沒有退縮,一起向醫院遞交了支援武漢的請戰書。雖然沒能獲准和丈夫一起共赴前線,有點小遺憾,但羅苑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併發出了"你去保武漢,我來守家鄉"的豪言壯語。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羅苑是一名90後,是重症醫學科護士中的佼佼者,工作認真負責,有點較真,滿腔熱忱,擔任科室護理小組的小組長。羅苑和吳洋結婚才一年多,二人世界很甜蜜,還沒來得及孕育一個可愛的孩子,確切地說,她自己還是個孩子。而在吳洋支援武漢不久,岳父要做肺部手術,這也讓吳洋十分掛念。

是的,吳洋在武漢的工作的確很安心。而他的安心,來自家鄉全市上下對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他想感謝市委市政府各位領導,想感謝衛健局各位領導,中心醫院各位領導,還想感謝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對家人的關心、照顧、慰問。這些幫助讓他很欣慰、很感動,同時也備受鼓舞,讓他更加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大家帶著對武漢的依依不捨,帶著對親人的無比思念,撤離湖北,踏上返程之路。從武漢回來後,吳洋與他的"戰友"們經過在丹東隔離休整後,受到鳳城市委市政府和父老鄉親最高禮遇的迎接,備受感動,也格外激動,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目前,吳洋正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盡情享受幸福美好時光。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援鄂英雄故事】吳洋:火線成長 勇於擔當

吳洋並沒有思考太多,他覺得"這段時間主要是平復心情,工作和生活都還要繼續。"

Be myself,是他對自己的定位。

"胖了",是他對自己變化的概括。


文:鄧曉晶

圖:吳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